文 / 圖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劉駿嬌
經濟全球化,為全球企業的成長帶來無數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可回避的挑戰。通過競爭,企業才能超越自我、取得成功,為此,貴州西南工具(集團)有限公司始終堅定培育創新這片沃土。
你可曾想過,格力、美的、松下等知名品牌家用空調,壓縮機里的精密零部件,有一部分是來自貴州西南工具(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南工具)。
一片小巧的空調壓縮機葉片,從貴陽出廠,走向國內知名電器廠商和日本、美國、德國等國際市場。目前,西南工具空調壓縮機葉片的全球市場份額達40%左右。
5月23日,西南工具上榜我國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專攻現代高效刀具、空調壓縮機精密零部件的西南工具,憑借53 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向實現更精湛、高標準的行業目標而努力著。
1966 年,在國家“三線”建設浪潮中,從各大航空主機企業抽調的業務骨干,積極響應號召,分別在清鎮設立了以精密刀具、精密量具、精密夾具為主產品的三家軍工企業。1991 年后,原國營清平刃具廠、國營清化量具廠、國營清陽夾具廠三家企業,搬遷至貴陽市小河經濟技術開發區,合并成立為現在的西南工具。
6 月26 日,記者走進西南工具辦公大樓。大廳里的玻璃展示柜里,排滿了大大小小的器具。高速鋼立銑刀、航空發動機拉刀、卡尺、空調壓縮機葉片等產品,無一不在向外界訴說著西南工具取得的成績。
“我們起始于精密器具的研制,從建廠開始就一直專注于做好、做細這個活兒。”西南工具副總經理史彪告訴記者,企業研制出了眾多出口產品,并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過去,以高速鋼材料為主的立銑刀,是企業最主要的刀具產品,廣泛應用于一般傳統機械加工。隨著現代制造業的快速發展,航空、航天、汽車、磨具加工等工業制造行業,對高強度鋼、鈦合金、復合材料等難加工材料需求增加。如何突破高效切削技術,成為擺在西南工具面前的難題。
“那個時候,在企業,高效切削技術是個熱話題,一幫技術人員幾乎每天輪班工作,對刀具角度、如何切削、排削系列問題進行優化設計、反復試驗,保證產品有較好的加工精度和質量。”史彪說。
正是這股對刀具做工精益求精的干勁,讓產品性能逐步提升,西南工具的刀具產品在國內工業制造行業占據了一席之地,也走出了國門。在高效切削技術的鉆研中,西南工具開拓創新取得20 多項專利技術。
同樣,作為西南工具產品名片之一的空調壓縮機配套產品,也面臨著市場的高要求。面對空調壓縮機向變頻、小體積、低噪聲、無級調速方向轉變,西南工具也隨之研制出高硅鋁合金滑片、渦旋壓縮機動靜渦旋盤等新產品。以品質和鉆研取勝,西南工具獲得了格力、松下、美的等知名企業的青睞。
西南工具的加工車間,嗡嗡的機械聲此起彼伏,新的訂單正催促著工人們加快生產。在這繁忙的車間里,有兩條截然不同的生產線十分搶眼。
車間的一邊,幾乎是全手工操作的舊式生產線技藝嫻熟的技術人員在各自的工作臺前,忙著加工手中的空調壓縮機葉片;車間的另一邊,則是全機械化操作,每名工人往返在多臺機器間,有序地加工和檢測機器上的零件。
2015 年,乘著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東風,西南工具以智能裝備和產品制造關鍵技術結合為中心,從生產技術到質量管理進行了智能化生產線改造,大大縮短了產品生產制造的周期。

西南工具以智能裝備和產品制造關鍵技術結合為中心,從生產技術到質量管理進行了智能化改造。圖為空調壓縮機葉片新生產線一角。
“以前,一條舊式生產線需要工人50 多人,現在,新的生產線只需要10 人就可以完成同樣的工作量,有效提升了產品的生產效率。”西南工具信息中心主任張立紅說。
在西南工具工作近30 年的張立紅,對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感觸頗深。就拿盤點庫房來說,在過去,這一直是讓張立紅頭疼的難題,每次盤點貨物,總是需要好幾個部門一起盤點,即使拼盡全力,貨物的準確率也只能達到95%。
在庫房智能化的改造中,西南工具采用RFID(無線射頻技術)進行管理,并在每盒產品包裝袋上安裝電子芯片。“現在,盤點庫房只需一個人便可完成,準確率達到100%。”張立紅一邊介紹,一邊拿著機器掃描貨物,短短幾秒鐘,幾千盒產品的規格、所在貨架、數量等信息全部顯示出來。
隨著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目前,西南工具的空調壓縮機葉片年產量達到了7000 萬片,活塞年產量達1000 萬件,轉向泵葉片年產量達4000 萬件。
在西南工具廠的車間和辦公樓里,隨處可見“變革、創新、快速、領先”的標語。簡短的字詞詮釋著西南工具的企業精神。這種精神激勵著工人們在變革中不斷成長、超越。
“經濟全球化,為所有企業的成長帶來無數機遇,但也帶來不可回避的挑戰。通過競爭,企業才能超越自我、取得成功,因此,西南工具堅定培育創新這片沃土。”史彪說。
向內,西南工具選擇加強員工技術能力培訓,時常在員工內部開展一些“小發明、小設計、小建議”活動,并給予一定的技術創新成果獎勵,激發員工的創新熱情。
向外,西南工具努力汲取外部資源,以產學研合作的形式,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貴州大學、貴州師范大學、安徽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吸納先進技術。
在空調壓縮機精密零部件以及難加工材料刀具設計制造水平上,西南工具經過不斷試錯、不斷改進、不斷創新,研制出的工藝技術,已經走在了國際的前列。
對于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以及省、市、區的科研項目,西南工具從來不會缺席。截至目前,西南工具廠獲得有效的授權專利有128 項,其中,發明專利30 項,實用新型專利96 項,外觀設計專利2 項。
“接下來,我們會緊跟我國現代化制造業發展的步伐,提高制造業的生產效率,讓產品的質量再上一個臺階,員工們正朝著‘替代進口’的目標而努力。”史彪介紹說,到2020 年,西南工具的轉型升級將會取得實質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