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王一丁
生態文明理念已充分融入觀山湖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大生態格局在觀山湖區正逐漸形成。
近年來,貴陽市觀山湖區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立區之本,嚴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為目標,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解決群眾關心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開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和鞏固提升,經濟社會各項事業保持快速發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在貴陽市生態環境局觀山湖分局一間會議室的LED 大屏上,伴隨各種數據的同步展示,觀山湖區地圖以一種極具科技感的形式展現在記者眼前。
“生態損益管理指的是管理主體通過會計核算準則及經濟量化分析方法,對生態環境及自然資源進行價值化、精確化、系統化管理?!辟F陽市生態環境局觀山湖分局綜合科科長文中正一邊向記者科普“生態損益管理”概念,一邊熟練地在“觀山湖區域生態損益管理體系平臺”系統上操作演示,只見他任意框定了觀山湖地圖上的一個區域并輸入指令,系統隨即就計算出這片區域的自然資本總資產、總負債、凈資產以及生態損益狀況,一份該區域的生態損益報告就此形成。
“立足科技、對標國際、應用創新、服務生態,這是我們探索建設生態損益管理體系平臺的初衷?!蔽闹姓f,生態損益大數據平臺的應用,對于摸清觀山湖區自然資源家底,以及政府對于自然資源管理、生態環境影響分析、生態紅線管控、自然災害預警等有著積極實踐意義,這是自然與大數據的融合、科技與應用的融合、發展與生態的融合。
據悉,“觀山湖區域生態損益管理平臺”于2017 年3 月正式啟動,國際國內專家團隊和觀山湖區政府經過14 個月的共同努力,順利完成預期建設目標。目前,正積極開展平臺系統持續運行檢測和調試,完成域名申報、專網和服務器等配套設施建設,并對相關建設成果探索開展第三方機構專業技術評估,確保項目實施效果??梢灶A見,未來該平臺將為觀山湖區地區生態補償制度創新與項目可持續發展評估提供有力的數據和科學支撐,為貴陽市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提供相應理論依據。
在“觀山湖區生態文明建設微信群”里,全區所有“政府河長”與“民間河長”、第三方監督組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員、環保志愿者及地方媒體齊聚,圍繞生態環保這一主題,大家提問題、提建議、提方案、提思路……對綠水青山的憧憬滿溢屏幕。
“政府河長+民間河長”的“雙河長”聯動機制,由觀山湖區首創推行。
2016 年4 月,觀山湖區引進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作為第三方監督組,參與全區生態文明建設和環保監督工作,同時積極探索環境治理改革模式,推出“雙河長”聯動機制。近年來,“民間河長”和“政府河長”雙管齊下,對觀山湖區境內主要河流生態保護情況定期開展監督和巡查,強力推動全區河流生態保護綜合治理工作。
此外,“民間河長”可根據認領的河流和水體,組建由轄區居民、環保領域專家等構成的環保志愿者隊伍,積極引導和鼓勵觀山湖區公眾投身河流保護監督工作,促進全區河流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截至2019 年5 月,觀山湖區納入市級考核的9 個監測斷面平均水質達標7 個,達標率78%;達到優良水質標準斷面8 個,優良率88%。與2018 年同期相比,全區地表水質量明顯好轉,達標率和優良率同比均提高22%。

生態美、環境優、發展快,具有觀山湖特色的大生態格局正逐漸形成。圖為觀山湖公園晨景。(史開榮 / 攝)
以“雙河長”聯動機制為契機,觀山湖區近年來持續深入推進公眾生態環保監督力度,不斷拓展監督范圍、創新工作方法,全面開展水環境、大氣環境、轄區企業、固體廢物等事關公眾環境權益的監督工作。公眾監督發現的生態環境問題,采取“派單制”納入全區生態環保督察整改工作,以此加強生態環境問題整治監督、督查和考核力度,確保生態環境問題得到及時有效整治,并將工作成效及考核情況作為區委、區政府考核領導干部履行生態保護職責的重要依據,形成長效管理機制,持續鞏固整治成果。
開展第三方參與全區生態環保監督、推出“雙河長”聯動機制、建設區域生態損益管理體系平臺等工作,是觀山湖區創新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的縮影。
“生態文明建設是觀山湖區的立區之本、發展之基、民生之需?!庇^山湖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何小麗表示,全區始終堅持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重點突出打好水、氣、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抓好生態保護、風險管控等各項工作,全力推進大生態戰略行動,堅定不移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總體發展思路,科學制定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找準工作切入點和突破口,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新路,以此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可持續發展。
目前,生態文明理念已充分融入觀山湖區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成為全區上下的發展共識,全區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初步形成“半城山水滿城花”的生態城市格局,具有觀山湖特色的大生態格局正逐漸成型。
“到2020 年,觀山湖區將力爭實現森林覆蓋率51.42%,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7%,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在100%,地表水質優良率(達到或優于Ⅲ類)大于93%,百花湖水質持續穩定在Ⅲ類水質以內,取水口穩定在Ⅱ類,空氣質量優良率穩定在97%以上,人均綠地擁有率排在貴陽市各區(市、縣)的前列?!闭劦轿磥恚涡←愋判氖恪?/p>
何小麗表示,觀山湖區將以獲批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為契機,通過創新運用城鄉“三變”改革,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不斷優化生態空間布局、發展綠色產業、營造生態文化氛圍及健全生態制度,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改善兩促進、雙豐收,努力走出一條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的綠色發展新路。加快建成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先行區,力爭成為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展示區。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生態文明的征程上,為貴陽市作出觀山湖貢獻,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最為亮麗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