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順

根據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我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需達到59.1萬噸/日,預計行業規模將達到374億元,年復合增速高達20%,可以說垃圾焚燒發電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黃金階段。
根據券商研報及上市公司公布的信息,我們對7家垃圾焚燒發電上市公司進行比較。這7家上市公司各有所長,其中,在盈利方面,粵豐環保噸上網費用最高,上海環境則是噸處理費用第一,在未來成長力方面,中國天楹在建項目占比最高,但在項目質量上,上海環境及偉明環保也是不錯的標的,環保項目運營需要有大規模的現金流支撐,這方面瀚藍環境做得是最好的,其次是上海環境和綠色動力。綜合來看,建議重點關注上海環境、綠色動力和偉明環保。
粵豐盈利突出 偉明成本最低
按市占率排序,A股具備規模的垃圾焚燒個股有6只,分別是上海環境、瀚藍環境、中國天楹、旺能環境、偉明環保、綠色動力。另外,考慮到港股的粵豐環保披露數據較全,這里主要以這7只標的來做對比。
由于垃圾焚燒具有一定的區域性,各地的收費標準又不同,可能同樣的營收規模,背后投入的資金規模都大不相同,而且,垃圾焚燒既屬于重資產的公共事業,又是資本消耗型行業,一有新項目需要投建,對資金的需求也頗大,但一旦建成又會形成持續穩定高的現金流。因此,結合賣方的一些思路,將觀察的運營指標列為以下幾個:1)反映盈利能力:單噸垃圾處理費用和上網電量;2)反映成本端:項目單噸投資額;3)反映未來成長動能:新訂單總產能;4)反映變現能力:已投運產能規模、應收賬款/垃圾處理量。
從項目的盈利能力看,上海環境單噸垃圾處理費最高,但噸上網電量最高的企業則是粵豐環保。垃圾焚燒企業的盈利主要來自垃圾處理費和發電上網費。根據平安證券的整理,7家垃圾焚燒發電上市公司的垃圾處理費用各不相同,其中上海環境的垃圾處理費用最高,達到107元/噸,中國天楹最低,只有57元/噸,其他幾家公司的垃圾處理費用差距不大。按在建和投運產能劃分,上海環境目前投運的項目單噸處理均價最高,不過在建和籌建項目則與其他公司不相上下。在上網電量方面,粵豐環保則保持較高水平,噸發電量高達338度,其次是綠色動力,為330度,上海環境是321度,處于中上水平,偉明環保的噸發電量和上網電量都中規中矩。
成本方面,單噸投資額最高的旺能環境,偉明環保最低。由于粵豐環保沒有公布單噸投資額,成本方面暫不納入對比范圍。平安證券數據顯示,單噸投資額最高的旺能環境,57萬元/噸,最低的是偉明環保,只有40萬元/噸,主要原因是偉明環保將前期工程建設外包出去,留下運營環節,這一塊從偉明全行業最高的毛利率也可以看出來。上海環境的單噸投資額達到56.01萬元/噸,僅次于旺能環境,顯示出較高的成本壓力。不過高成本的項目基本上已經投運,在建和籌建項目的單噸成本在50萬元/噸附近,實際上未來成本壓力反而會下來。而在建和籌建項目中,最低的反而是綠色動力。綠色動力、中國天楹及瀚藍環境的單噸投資額都差不多,在42-43萬元左右。
天楹在建占比高瀚藍造血能力強
從項目儲備看,在可對比的7家公司中,中國天楹的在建和籌建規模占比最高,其次是綠色動力,占當前投運規模的比例分別高達230%和170%左右,上海環境大概在100%的位置,與旺能環境、偉明環境和瀚藍環境基本相當。
不過,項目的質量方面,上海環境是最好的。公司的項目位居一二線的居多,雖然初期投資額高,但建成后垃圾處理費收取也大,偉明環保的主陣地雖然在二三線城市,但其60%以上的毛利率令其他企業望塵莫及,這兩家公司都值得重點關注。另外,瀚藍環境主要儲備項目也集中在二線以下城市,綠色動力屬于北京國資委,新增項目遍布全國,項目多達40多個,所以一線占比其實被拉低了。中國天楹有一部分項目在一線,不過占比不到10%,旺能環境的項目則全部在二線以下城市。
現金流方面,投運規模越大,回款規模也越大。上海環境的垃圾焚燒投運規模在7家可比上市公司中是最高的,達到1.68萬噸/日。同樣屬于國資委的瀚藍環境和綠色動力則分別只有1.43和1.05,民營企業加杠桿擴張較強,但目前投運規模大不如國企,比如偉明環保和旺能環境,只有1.05和1.2,這可能與這個行業公共事業屬性有關。瀚藍環境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最好,過去三年都是10億級別,主要是旗下還有燃氣和水處理業務,其中燃氣的營收占比與垃圾焚燒基本持平。上海環境僅次于瀚藍環境,偉明環保、旺能環境和中國天楹分列第三到第五位,綠色動力排名墊底,2017和2018年還連續兩年為負值,可能與公司的在建項目數量過多有關。
從應收賬款角度看,隨著投運規模擴大,各家公司應收賬款規模也逐步增加,2018年7家公司的應收賬款規模與處理垃圾量比例兩項數值整體都在提升,其中上海環境最高,達到148元/噸,顯示出較大的回款壓力,不過還好下游欠款主要是政府的各級事業單位以及可再生能源基金,應收賬款壞賬率較低,無非是欠多久的問題,這點不用過度擔憂。當然對新項目的開工肯定有一定影響,2018年整整一年,新投運的項目也就兩個,現金流這一點上,上海環境通過發行21億元的可轉債,短期可解決。粵豐環保和綠色動力的回款能力較好,只有54元/噸和47元/噸。<\\192.168.1.40\tu\13年固定彩圖\結束符.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