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干干凈凈干事,就是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穩得住心神、經得住考驗,嚴守黨紀國法,自覺做到秉公用權、不以權謀私,依法用權、不假公濟私,廉潔用權、不貪污腐敗;就是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為工作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忘我奉獻,真正做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這里既指出了干凈與干事的統一性,又深刻闡述了干部干凈的內涵與實質。概括起來說,領導干部干干凈凈干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秉公用權,不以權謀私。秉公用權,不以權謀私,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也是衡量一個好干部的重要標準。要想做一名好干部,只有做到“權為民所用”,才能真正地代表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我們的權力是誰給的?是人民給的。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是一切權力的所有者,黨員干部是被人民推選、受人民重托、代表人民來行使權力的。作為黨員干部必須明確,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權力的運用必須體現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所有的領導干部只能掌權為民,絕不能以權謀私。
權力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造福群眾,用得不好則會傷害群眾,也會讓自己“傷痕累累”。黨員干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任何時候都不可把手中的權力作為謀取個人私利、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特殊工具”。鄧小平同志早就告誡過我們:我們拿到這個權以后,就要謹慎。不要以為有了權就好辦事,有了權就可以為所欲為,那樣就非弄壞事情不可。
領導干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權力,身處各種人情世故的交匯處和各種賄賂犯罪的指向點,如果不能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不能理性面對各種利益,思想稍有放松和懈怠,就可能在人情世故的糾纏、形形色色的誘惑和糖衣炮彈的進攻下喪失原則,沾上污垢,滑向腐敗的泥潭。縱觀一些黨員干部的違法犯罪行為,就是沒有正確認識和處理“權”,把權力當作自肥的工具,如此畸形的權力關系,必然會導致其一步步走向罪惡的深淵。
由此可見,權力就像火一樣,失控的權力、沒有監督的權力,有如烈火,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災難性后果。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對各級領導干部來說,權力就是責任,權力越大責任也越大。好干部一定要牢記,掌握的權力是公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為人民服務的。堅持秉公用權、按程序用權,決不能恃權自重,以權謀私,忘乎所以。
因此,作為一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應該把黨的政策視為“生命線”,把黨紀國法視為“高壓線”,把黨風廉政建設規定視為“警戒線”,切實增強權力就是烈火的敬畏感,行使權力時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牢記宗旨,謹慎用權。要從大處著眼,從小事抓起,從細微著手,加強自我約束,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不為感情所擾,不為圈套所困。堅持廉潔自律的道德操守,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才能堅守為官之德,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干干凈凈干事、清白公正為官。
干凈干事,一心為公,干部才能立得住;兩袖清風,一心為民,干事才能干得好。權力是一把“雙刃劍”,權為民用,可以造福人民;以權謀私,就會禍害百姓。廣大黨員干部應當嚴于律己,慎用權,善用權,用好權,與黨和人民同心同德,保持人民公仆本色,真正為人民多做好事和實事。
其次,依法用權,不假公濟私。眾所周知,火車的運行離不開軌道的束縛,大樹的生長離不開樹根的束縛,世上萬物都遵循著“無規矩不成方圓”的運行規律。與之相類似,領導干部手中公權力的運行,也不能脫離法律的制約,需要關在制度的籠子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少數”,“要正確行使權力、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必須以憲法法律和黨內法規為準繩,始終堅持依法用權,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關鍵,需要全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領導干部是我們黨執政的骨干力量、中堅力量,因此,必須時刻繃緊“依法用權”這根弦,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
依法用權,首先要正確認識權力。權力是有邊界的,用權必須受到制約。列寧曾說過:“不受制約的權力,必然導致不受節制的墮落。”沒有制約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沒有邊界的權力必然導致濫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這就告誡各級黨員干部,必須對權力保持敬畏之心,時刻恪守權力的邊界,嚴格按規定的程序和制度辦事,嚴防權力越位、缺位、錯位。
依法用權,必須尊崇法治。目無黨紀國法,信奉權大于法,擅權妄為,最終只能是身敗名裂。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法治觀念,時刻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警醒對待權力,以畏天恤民、膝行而進的恭敬使用權力,堅決杜絕權力尋租、權錢交易,堅決反對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真正實現心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
依法用權,必須學習掌握法律。學法懂法是依法用權的前提。領導干部要系統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深刻理解法律對于權力本質的闡述,理解權力來自人民、源自法授,姓“公”而不姓“私”,弄明白法律規定我們怎么用權,心中高懸法律的明鏡,手中緊握法律的戒尺,知曉為官做事的尺度,決不違背法治的精神。領導干部心中要時刻有盞“紅綠燈”,用法律約束自己、警醒他人。
依法用權,還必須遵紀守法、捍衛法治。領導干部要把對法治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轉化成思維方式和自覺行動,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帶頭遵守法律、執行法律,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對各種危害法治、破壞法治、踐踏法治的行為,要挺身而出、敢于亮劍、堅決斗爭。要主動接受監督,讓手中的權力始終在陽光下運行。
總之,領導干部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是依法用權的生動體現。權力法定,濫用就會越軌。法治的核心是管住權力,全面依法治國的核心就是要把權力納入法治的軌道。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任何一項權力的行使,該遵循什么程序、該遵守什么規矩、該遵從什么制度,都應該嚴格遵守,不能越界、越軌。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自覺把權力置于陽光下,放在籠子里,確保用權于法有據,杜絕假公濟私。
最后,廉潔用權,不貪污腐敗。“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這句話說的就是為官從政者必須廉潔用權,不貪污腐敗。其中,“勤政”指的是為官從政者的責任與使命,“廉政”指的則是為官從政者的內在品質與個人修養。廉者自重,人不可犯;不廉者自輕,人皆得而侮之。正所謂“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從這個意義上說,領導干部干干凈凈干事,關乎黨的形象,關乎人心向背。
古往今來,人們稱頌的好官,無不是重公義而輕私利。明朝于謙“要留清白在人間”。海瑞清廉為政,深得百姓擁戴,他死后,為其發喪之日,市民送者夾岸,酪酒而哭者百里不絕,被百姓呼為“海青天”。清朝有名的清官張伯行歷任福建巡撫、江蘇巡撫、禮部尚書,為謝絕各方饋贈,專門寫了一篇《禁止饋送檄》,其中說道:“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云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張伯行篤守廉潔,被康熙帝譽為“天下清官第一”。這些古代廉吏,至今仍為百姓稱頌。在我們黨的隊伍中,周恩來總理就是廉潔用權、干凈干事的典范。他一生公私分明,在工作和生活上從不搞特殊化,凡要求黨員和群眾做到的他首先做到,凡要求黨員和群眾不做的他堅決不做,在廉潔問題上一塵不染、始終如一。
領導干部廉潔用權、干凈干事,既是我們黨始終如一的一貫要求,也是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重大問題。這關系黨的前途、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前途和人民的福祉。尤其當前面臨極為復雜的國際環境,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這就更需要廣大黨員領導干部時刻保持清醒頭腦,踐行干凈做人、踏實做事的優良作風,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切實做到敬畏權力、管好權力、慎用權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防蝕的政治本色。
領導干部廉潔用權,首先需要旗幟鮮明反對特權思想和官僚主義思想,也需要提高警惕防范溫水煮青蛙式的“圍獵”。一方面,當官做領導,手中握有一定權力,享有比一般工作人員更好的工作條件和更高的生活待遇,自己容易產生高高在上、居高臨下的感覺,認為享受一些特殊的工作保障和生活特權理所應當,不知不覺中就會滋生貪圖享受的心理、養成鋪張奢華的生活習氣,很容易突破生活標準和道德法紀底線,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上出問題、犯錯誤。另一方面,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天然地會受到趨利者的腐蝕,其慣用之方則是利用人之常情的名義給予領導干部一些禮品、禮金或者安排一些高檔宴請、娛樂消費甚至低俗的享樂方式,逐步使其放松思想警惕、沾染不良生活習氣,從小節消解到大節失控,以便于對其進一步控制。記得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曾勸誡大臣:“人情得足,苦于放縱,快須臾之欲,忘慎罰之義。”意思就是人的欲望一旦在某方面得到滿足,就會變本加厲,肆意驕縱,只顧貪圖一時的快樂,而對國家的刑罰無所顧忌。縱觀近年來落馬貪官的墮落軌跡,他們也并非生而貪婪,有的甚至兢兢業業了多半輩子,但問題就出在“人情往來”上,第一次“收禮”時未能斷然拒絕,于是便打開了一個“小缺口”,逐步防線崩潰,不可收拾,對國家的刑罰無所顧忌,最終落得身敗名裂。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思想的口子一旦打開,就可能一瀉千里。現實中,許多陷入貪腐泥潭的領導干部最先都是從工作和生活的細微處出問題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勝的敵人也是自己。一個人戰勝不了自己,制度設計得再縝密,也會“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事實確實如此,現實生活中,一些干部對不義之財“看得破,忍不過”。有的心理失衡,盲目攀比;有的錯把公權當私權;還有的認為法不責眾。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各級領導干部要從中汲取深刻教訓,用好手中權,把好廉潔關,切切實實做到公私分明、志趣高潔。古語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有堅持廉潔自律的道德操守,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才能堅守為官之德,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才能干干凈凈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廉潔公正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