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
《西游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座不朽的藝術豐碑。毛澤東是《西游記》的忠實讀者,他在長期革命生涯中,對這部書作了不少精辟的評述。毛澤東運用這些寓教于樂的方式,使人們從中悟出更多道理。
唐僧的百折不撓
毛澤東經常用《西游記》中的話激勵自己和同仁。毛澤東認為,唐僧的決心和堅韌,是超過常人的,他用“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來形容唐僧的毅力。他認為,唐僧取經的精神是滲透整部《西游記》的一條主脈,其內涵是:認定一個目標,就以百折不回的毅力朝著這個目標行進,雖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依然執著如初。
在艱難困苦的革命歲月中,毛澤東多次談到《西游記》。在中央蘇區,毛澤東經常同紅軍干部談起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堅定信念,他把這種對事業的執著信念引申到革命實踐中來。他鼓勵紅軍干部戰士,要有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長征時,毛澤東曾經用唐僧取經的故事鼓勵紅軍戰士要有認準目標、不怕艱險、堅定向前的奮斗精神。在延安時期,他說過:“唐僧這個人,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經,遭受了九九八十一難,百折不回,他的方向是堅定不移的?!笨谷諔馉巹倮?,爭取國內和平困難重重。毛澤東告訴同盟者和同志們:“唐僧去西天取經,還要經受九九八十一難;我們要爭取和平,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得來,也需要唐僧那種百折不回、堅定不移的信念。”
大翻譯家唐僧
唐僧雖然是《西游記》中虛構的人物,但其原型是參照歷史中的玄奘法師所刻畫的,對于這個人物為中外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毛澤東一直持贊賞的態度。他曾經說:“中國歷史上也有翻譯,如唐僧取經,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回來,唐僧就是一個大翻譯家,取經回來后就設翻譯館,就翻譯佛經。唐僧不是第一個留學生也是第二個留學生?!?/p>
1945年5月31日,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結論》中談到重視翻譯工作的問題。他指出:“不要輕視搞翻譯的同志,如果不搞一點外國的東西,中國哪曉得什么是馬列主義?中國歷史上也有翻譯工作,唐僧就是一個大翻譯家。”
孫悟空的戰斗精神
1927年夏,大革命處于低潮,中共中央已經決定武裝反抗國民黨的屠殺。毛澤東從漢口到湖南板倉楊家,準備告別妻子楊開慧和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三個兒子,去領導秋收起義。此一去,前途兇險,生死未卜,但毛澤東卻顯得十分樂觀、輕松,對革命的前途充滿著信心。在難得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里,毛澤東給孩子們講起了《西游記》中“孫猴子大鬧天宮的故事”。一直以來,毛澤東都非常欣賞孫悟空這個神話人物的性格,從童年到中年,孫悟空都對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所以,在他的領導下,中國共產黨在反動當局的高壓和迫害之下,也像孫悟空一樣敢于大鬧天宮,拿起武器把舊世界砸爛。
《西游記》中人物,毛澤東提到孫悟空最多,十分推崇孫悟空的戰斗精神。毛澤東率領紅軍上井岡山后,面對“敵軍圍困萬千重”,毛澤東想到了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他說:“我們要學習孫悟空的本領,上天入地,變化多端,大鬧天宮,推翻反動統治和整個舊社會?!?/p>
1957年2月8日,毛澤東同文藝界的同志談話說:孫悟空這個人自然有蠻厲害的個人英雄主義,自我評價是“齊天大圣”,而且傲來國的群眾——猴子們都擁護他。玉皇大帝不公平,只封孫悟空做“弼馬溫”,所以他就鬧天宮,反官僚主義。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盡管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但作為新中國第一代領導核心的毛澤東,卻始終反對任何個人英雄主義傾向。1957年5月,毛澤東對外賓說:中國也有上帝,就是玉皇大帝。他的官僚主義很厲害。兩千年前,有個最革命的孫猴子反對過他專制。這個猴王雖發生不少困難,像列寧被抓去了一樣被玉皇大帝抓了去,后來他又逃了出來,大鬧一番。一直以來,毛澤東把孫悟空看作代表光明和正義的力量,世界上有了這種力量,就有了公道和正義。這種力量,就是人民的力量。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