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美玲
20世紀30年代,葉圣陶負責初等小學國語課本的文字編輯。在《開明國語課本》中,葉圣陶創作了一篇短文《月亮船》。完成之后,葉圣陶總感覺意猶未盡,心想:能不能為小朋友寫一首關于月亮船的小詩呢?于是,他冥思苦想,無奈寫出來的詩句總不滿意。
1955年的一個夜晚,已是教育部副部長的葉圣陶仍在伏案寫作,筆下文章中的幾組疊字令他豁然開朗:倘若用疊詞來描寫景物的形狀和色彩,是不是更符合兒童的語言習慣?想到這里,葉圣陶疾筆寫下三十七個字: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這首兒童詩《小小的船》于當年編入小學低年級語文課本,被成千上萬名兒童誦讀。
綠森林摘自作者博客
(十年磨一劍,礪得梅花香。葉圣陶先生無愧于“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號。本文適用于治學態度方面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