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控股在中國香港上市,百度、阿里巴巴與京東在美國上市,對沒有美股賬戶、港股賬戶的投資者來說,真的沒有辦法投資了嗎?通過中概互聯50ETF指數基金,可以曲線買BATJ 。
基金重倉BATJ
中概互聯50ETF指數基金跟蹤的是中國互聯網50指數,該指數選取海外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作為樣本股,大家耳熟能詳的互聯網公司都在該指數里面,于是中概互聯50ETF指數基金配置的都是知名互聯網公司的股票。
其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百度、京東、美團點評、攜程、網易、騰訊音樂、好未來與拼多多,其中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百度、京東持倉合計為58.27%。
今年6月,中國互聯網50指數將進行成分股調整,調整后阿里巴巴與騰訊控股的權重將由各自20%提升至各自30%,40%的權重由剩余的互聯網公司分享,如此一來,中概互聯50ETF指數基金將被動增加阿里巴巴與騰訊控股的持倉比例。
估值合理
換而言之,買中概互聯50ETF指數基金就等于買了互聯網頭部公司,這些公司的護城河寬廣,值得長期持有。
譬如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金融科技領域等大放異彩,而騰訊控股在社交領域、游戲領域獨占鰲頭,它們的成長令人矚目。
此外,還不斷拓展新領域,尋找新的增長點。
以云計算領域為例,2015財年阿里巴巴首次披露云計算業務,營業收入為12.71億元,到了2019財年(編者注:非自然年,而是2018年4月-2019年3月)財報,云計算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47億元,4年時間增長約19.43倍,年平均增速約為485.84%,冠絕A股,而在美股中這個成長速度也不多見。
騰訊也不遜色,騰訊云在中國云計算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為3147個,授權量達到1105件,申請量和授權量均排名第一,而云計算的基礎為服務器,騰訊全網服務器總量已經超過100萬臺,是中國首家服務器總量超過百萬的公司,也是全球五家服務器數量過百萬的公司之一,帶寬峰值也突破100T,是中國第一家達到100T的公司。
當前,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百度、京東股價回落不少,中概互聯50ETF指數基金回到2018年底的估值水平,估值合理。
匯率風險
中概互聯50ETF指數基金雖然用人民幣計價,但其投資的公司在中國香港、美國上市,有一個換匯過程,如此一來就存在匯率風險,匯率短期波動將對基金有較大的影響,這個風險不能忽視。
因此,如果想一次性買頭部互聯網公司,最好定投參與,可以平攤風險。只要頭部互聯網公司保持成長,就會有收獲的時節。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跟本報無關。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作參考,實際盈虧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