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華社發布了一個關于5G的重磅消息,稱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于近期發放5G商用牌照。
新華社這條只有一句話的推送讓網友沸騰了,有網友感嘆:字越少,事越大。
目前,工信部還無法確認此次牌照發放的具體時間和牌照數量,但此前,業內預計的牌照發放時間是10月初,這說明5G商用早于預期。
更有業內權威人士分析,牌照可能于本周發放,這預示著中國的5G正式商用提速。同時兩個月后將出臺5G資費套餐,價格不高于4G套餐,但5G用戶數量的爆發則要等到明年。
之前工信部多次表示,在5G產業鏈成熟情況下,將適時發布5G牌照。此次確定5G牌照發放,表明我國目前5G技術和產品日趨成熟,包括系統、芯片、終端等產業鏈主要環節已基本達到商用水平,具備了商用部署的條件。
對于這個消息,有不愿具名的運營商內部人士表示,按照這個內容,國內可能會跳過試商用階段,直接進入5G正式商用。
為何會提前發放5G牌照呢?實際上,全球不少國家都對5G發展寄予厚望,爭相進入5G第一波商用。
中國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解釋說,當一國發放5G牌照,產業界就會投入該國市場,滿足其市場的需求,為其開發產品,形成產業上的優勢,進而形成商業應用上的優勢。因此,各國都希望通過發放牌照來聚集產業資源。激烈競爭下,全球5G發展提速。中國適應全球5G發展形勢,順勢而為,提前發放5G牌照,意在搶占5G先機。
另外還有通信專家指出,中國在5G技術、標準、產業初步建立了競爭優勢。根據德國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發布的最新5G專利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4月,中國企業申請的5G通信系統SEPs(標準關鍵專利)件數占全球34%,傲居全球第一。其中,華為更是擁有15%的SEPs,為世界5G專利龍頭。
此外,據不完整統計,截至目前,中國已有廣東、北京、上海、四川、河南、安徽、福建、河北、海南、浙江、山東、貴州、廣西、甘肅、云南、內蒙古、寧夏、湖南、山西、重慶、陜西等近30個省市區撥通了首個5G電話。其中廣東、浙江、上海、天津、重慶、武漢、成都、太原等城市也發布了5G基站規劃。
上述多地紛紛打通了首個5G電話,實現了不換卡不換號場景下5G手機間的通話,而不換卡不換號正是實現用戶從4G向5G順利遷移的必備工作。這表明大三運營商已具備將4G用戶轉化為5G用戶的技術能力,5G建設進入新的階段,商用步伐正加速。
在發牌消息公布之后,中興通訊當晚即表態稱已經做好了全面商用準備。
中興提到,“中興通訊將5G作為公司發展核心戰略,多年持續投入,不斷創新,具備完整的5G端到端解決方案的能力,在無線、核心網、承載、芯片、終端和行業應用等方面已做好全面商用準備。中興通訊將積極參與中國5G網絡的商用部署和建設,與行業合作伙伴緊密合作,積極推動5G業務應用和實踐,助力垂直行業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