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鵬飛
摘要:近年以來,我國的電力事業取得迅猛發展,由此也帶來了變電站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智能變電站主要優點是:自動化程度高、可靠性高,節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文中試根據我國當前在經濟建設方面的實際情況,簡要介紹了智能變電站在技術方面的主要特點,并針對如何維護智能變電站加以分析和探討。變電站主要的工作方式是通過繼電器變壓實現人為的變壓控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依靠信息處理軟件以及智能變壓設備的智能變電站也逐漸投入到了電力系統的使用中。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調試;防誤技術
中圖分類號:TM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487(2019)01-0113-02
0引言
在電力企業的發展和運行過程中,變電站運行系統是電力企業賴以生存的電力處理系統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電力企業的工作效率,并且有效防范了電力網絡調控中出現的問題。繼電保護裝置是電力系統中負責電力調控運行的主要裝置,其是通過繼電器進行人工操作到實際電力調控設備的傳輸,從而完成電力的調控運行過程。
1智能變電站主要技術特點
智能變電站比傳統的變電站,主要優勢在于它可能實現智能化操作。它的運行主要包括智能高壓設備和軟件信息處理兩個部分。從其整體而言,可分為軟件管理及硬件設備這兩個主要部分。軟件信息處理系統通過網絡通信實現與智能高壓設備之間的信號傳輸。
1.1智能變電站內部呈現出明顯的層次性結構
(1)過程層次。包括各種智能零件及各類一次性使用的各類設備。智能零件中,主要包括:智能設備器材、智能設備單元、終端控制器。這些結構,可以對智能變電站進行內部工作的分配以及它的傳輸工作,還可以在變電站內部,有效完成一些器材或者工作過程的針對性保護工作以及測量任務”。
(2)間隔層次。實際而言,是一種通信工具,主要功能在于有效實現輸入及輸出,實現對一些程序進行控制運行和通信流程。
(3)站控層次。其組成部分是三個系統,分別是:通信系統、對視系統、控制系統。從站控這一層次來說,它可以有效實現對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控制,避免出現太大的意外或者太大的偏差,而且它還具有數據收集記錄功能,可以為以后查驗提供更多的方便。
2智能變電站具備的主要功能
2.1控制功能
智能變電站經過精心設計和長期發展,具有多重優點,其中,能夠有效的實施控制功能和實施有效的檢測功能,就是這些優點中較為重要的,同時,它也是智能變電站所迫切需要的基本性要求。正因為如此,在進行智能變電站的管理時,更應該科學規范地做好智能變電站的檢查和科學控制[2]。
2.2檢測功能
對于工作進程進行檢測,是智能變電站的另一項必需要性功能。這些檢測內容,既包括監測的進度狀態,也包括檢測控制工作質量。要對檢測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化反應,找出解決方法,力爭損失降低最小值,避免再次出現各種失誤。
3傳統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存在的問題
3.1倒閘操作票易出錯
倒閘操作票詳細記載了在傳統變電站運行維護過程中的維護記錄以及變電設備的各項數據信息,倒閘操作票是隨著變電系統運行維護的時長而不斷豐富的,通過倒閘操作票的查詢,可以使變電運維人員對于目前變電設備的運行質量以及故障發生的概率有大致的判斷依據,從而全面把握變電系統的運行維護狀況。在實際的倒閘操作票的記載中,由于運維人員的記錄或者保存不當使得倒閘操作票所記載的數據出現一定的錯誤或者偏差,除了會給目前的變電運行維護措施有影響之外,在之后的變電運維中,也會因為此次的記載失誤使得變電運維出現質量降低的情況,通常來說,在較為大型的變電故障發生之前,倒閘操作票的記載失誤很難查明。傳統變電站的倒閘操作票記錄均為人力所記錄,難免會產生差錯,這使得繼電保護工作,人員的工作安全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脅。
3.2繼電保護裝置易出錯
傳統變電站中的繼電保護裝置容易因為高負荷的工作狀態產生不定期的故障,這是在日常的變電運行維護中所觀測不到的,因傳統變電站的繼電保護管理是人力操作的,當繼電保護裝置出現故障時,會對操作人員的安全產生威脅。另外,由于繼電保護裝置的故障,使得其無法產生正確的回饋信息,使得變電運行管理人員的決策出現失誤。
4智能化變電站在繼電保護工作中的可靠性
4.1繼電保護工作的過程管理得到了加強
智能化變電站中繼電保護系統的過程管理主要是將繼電保護系統在運行管理過程中發生的動態形式進行充分的認識、控制以及總結的過程。做好繼電保護系統運行中的過程管理可以充分利用資源,最大化的調動不同管理單位的積極性。在繼電保護系統的過程管理中,可以將不同調控階段中的設備數據變化整合進入過程管理數據庫,在不斷的調控運行過程中積累數據以便為往后的控制過程提供數據以及管理經驗支持。在智能化變電站的繼電保護工作中,可以通過變電運維系統中故障數據庫的記載來協助判斷故障類型。變電運維系統數據庫是將變電設備在運行管理過程中發生的故障形式進行數據化總結后再存儲進變電系統中,在不斷的故障控制過程中積累數據以便為往后的控制過程提供數據以及管理經驗支持。在繼電保護工作中,可以將不同故障類型中的設備數據變化與變電系統故障數據庫進行對比,從而快速的獲得故障發生類型以及位置,使得設備檢修人員可以立即采取防御措施[3]。
4.2提高繼電保護過程中的安全性
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方式和傳統變電站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傳統變電站的繼電保護設備較為簡單,運行方式相較于智能變電站也較為單一,而智能變電站最不同于傳統變電站的是其所擁有的軟件信息處理系統,智能變電站的硬件設備依賴于軟件信息處理系統的網絡指令,在進行繼電保護工作時,一般是通過軟件信息系統向智能設備進行操作指令下發,然后智能設備完成繼電保護工作,全程遵守智能化變電站的工作條例,大大降低了繼電保護工作中安全事故發生率。
5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維防誤技術
5.1要實現以制度去管理
為做到這一點,需要在智能變電站內部牢固樹立以制度去管理的管理理念。要在建立和健全內部嚴格制度制度的基礎上,堅持以中心管理領導的先進的管理模式。這樣,可以使各級領導通過中心監控室,很方便地掌握了解現場情況,使他們可以對智能變電站工作狀態做到隨時性準確掌握,同時,也可通過中心監控室,向工作人員下達明確指令,讓他們迅速落實和執行。
5.2要確保管理手段的有效性
這一點主要是針對于監控過程而言,在這方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證監控畫面的清晰度,避免一些問題被遺漏,同時也可避免出現因視線不清造成各類錯誤的出現,或者看錯一些問題。
5.3要突出內部的痕跡化管理
所謂的痕跡化管理,實際上也是制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進行智能變電站內部管理中,應該突出痕跡化要求,主要可以采取設立工作票制度,并把這些工作票管理作為智能化變電站管理的重要任務之一。近年來,我國的智能變電站不斷引進先進的智能化設備。這些設備價值昂貴,同時由于其精度度高,必須要做到精心使用和維護。針對這一實現,應該堅持各項管理留有痕跡,使每一名工作人員嚴格執行,以避免因管理過程中的疏忽,造成重要信息丟失,造成誤操作而帶來嚴重損失。此外,還要做好智能變電站常用的軟壓板的專項管理工作,做到分類明確化,命名標準化,以有效區分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為日常使用提供更多的方便。
6結束語
相較于傳統變電站,智能化變電站在實際的繼電保護工作中更加高效和安全,傳統變電站的繼電保護工作一般由人力執行,在相關工作例如倒閘操作票的編制上容易出現疏漏,增加安全事故發生率,同時,傳統變電站也容易因為人力更替發生工作質量降低的現象。智能化變電站多數繼電保護操作都是在軟件信息系統以及智能設備的控制下進行的,在工作中大大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時,也因為智能化管理模式的原因,使得繼電保護工作中誤操作的發生次數大大降低。智能變電站是世界各國高度重視能源節源工作后的一個必然性產物,作為一項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新事物,它的管理方面必須要注重堅持不斷開拓創新,同時,還要繼續加強維護工作,以真正使智能化變電站更好地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服好務,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浩.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24):24
[2]錢世偉.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6(18):35-36
3]付洪偉.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6(2):18
[4]王同文,謝民,孫月琴,等.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分析[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5(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