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 費文婷 樂娜 王林元 王淳 張建軍

摘要? 目的:分析外來植物藥蔓越莓研究文獻,依據中醫藥理論探討蔓越莓的中藥藥性,為蔓越莓與中藥配伍的臨床合理使用及產品開發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選取Web of Science(WoS)及pubmed數據庫中外來藥物蔓越莓的相關英文文獻,對196篇臨床實驗,140篇活性成分文獻進行研究與分析,并結合中醫理論對蔓越莓的中藥藥性進行初步探討。結果:蔓越莓的中藥藥性為性味歸經為酸、甘,涼;歸腎、膀胱、脾經。功效主治為清熱通淋,化脂降濁,健脾益氣。用于濕熱淋證,高脂血癥,脾氣虛弱,倦怠無力。結論:概括歸納蔓越莓的性味歸經、功效主治及用法用量,賦予其中藥藥性,使其成為新“外來中藥”,可以為蔓越莓與中藥的配伍及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能更好地在醫療保健行業中推廣應用,研發新產品。
關鍵詞? 蔓越莓;外來植物藥;臨床實驗;活性成分;中藥藥性;性味歸經;功效主治;應用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roperties of Cranberry
Zhou Xue,Fei Wenting,Yue Na,Wang Linyuan,Wang Chun,Zhang Jianju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oreign plant medicine cranberry science research literature,to further explore the Chinese medicine properties of cranberry,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use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of cranberry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Methods: By searching English literature of cranberry in the Web of Science (WoS) and PubMed database,a total of 196 articles of clinical experiments and 140 articles of active components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the Chinese medicine properties of cranberry were discussed. Results: The Chinese medicine property of cranberry is cool,with sour and sweet flavor.Its channel tropisms are kidney,bladder and spleen.The major functions of cranberry are clearing heat and freeing strangury,lipid lowering and turbidity reduction,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and replenishing qi.Therefore,cranberry is suitable for treating damp-heat stranguria,hyperlipemia,deficiency of spleen qi,lassitude and asthenia. Conclusion: By summarizing the property and flavor,channel tropism,major functions,dosage and administration of cranberry,this paper provided the Chinese medicine properties of cranberry,which makes it become a new “foreign Chinese medicine”.This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mpatibility of cranberr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clinical application,to better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cranberry in the healthcare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Key Words? Cranberry; Foreign plant medicine; Clinical experiments; Active components; Chinese medicine properties; Flavor and meridian tropism; Function;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R282;R284 文獻標識碼:A?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19.02.025
蔓越莓(Cranberry)是一種起源于北美洲的有益健康的水果,它最初是在寒冷的濕地培育的[1],是北美傳統的三大水果之一。蔓越莓的果實為卵圓形漿果,成熟后整個果實呈鮮紅色,食用時有酸甜的口感,是一種低熱量水果[2]。蔓越莓因具有獨特的保健和藥用功效而成為研究熱點。它的藥用價值首次在北美洲發現,早在1800年,蔓越莓就被用來治療航海員的壞血病。在美國,蔓越莓制劑已成為預防尿道感染的首選保健藥物[3]。蔓越莓具有預防尿道感染、抗幽門螺旋桿菌、抗氧化、抗腫瘤、預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4]。已有蔓越莓與淡竹葉、白茅根、玫瑰茄等配伍使用的保健產品上市,將蔓越莓與中藥配伍使用,可以更好地推廣其在我國的應用,但其配伍的合理性值得深入思考與研究。
中國歷來對外來醫藥持開放態度,凡是對健康有益,對療疾有效的藥物及方法均能為我所用。但是,我們對于這種吸納與運用要辨證地對待,必須經過充分的消化與吸收,長期反復的認識與實踐,才能使之“本土化”,與傳統中藥融為一體,加入中藥大家族,拓寬中藥資源,造福人類[5]。有學者提出了通過“文獻研究、理論探討、藥性驗證、臨床實踐”路徑研究外來藥物性能的研究模式[6]。我們通過分析總結蔓越莓在原產地的傳統藥用記載及在中國的應用現狀,結合現代化學成分、生物活性及臨床應用報道,運用中醫藥傳統的哲學思維歸納總結出蔓越莓的中藥藥性、用法用量,探討其功效主治,以期為其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的應用奠定理論基礎。
1 資料與方法
1.1 文獻來源
選取科學期刊文獻數據庫Web of Science和Pubmed進行檢索,檢索時間為自建庫有記錄至2017年12月31日。以cranberry為檢索詞進行檢索,檢得文獻共計3 526篇。
1.2 檢索策略
對科學期刊文獻數據庫Web of science和pubmed進行檢索,以“cranberry”為檢索詞進行檢索,通過閱讀文獻題目和摘要,篩除明顯不相關文獻,排除重復文獻,納入與臨床試驗相關文獻196篇,活性成分相關文獻140篇。
1.3 納入標準
通過閱讀文獻題目和摘要,納入以蔓越莓的活性成分、臨床實驗、藥理作用、安全性評價以及綜述研究為主題的相關文獻。
1.4 排除標準
文中涉及蔓越莓等詞語但與蔓越莓研究內容無關的文獻;重復文獻,以最早發表的為準;文章信息不全的文獻。
1.5 數據的規范與數據庫的建立
1.5.1 數據庫的建立 由2名檢索員獨立檢索文獻題目和摘要,逐條納入符合標準的文獻(如有分歧則協商一致),將檢索所得數據導出通過軟件Note Express(3.2.0.6941)建立蔓越莓文獻數據庫。
1.5.2 數據庫的規范 通過深讀文獻摘要,根據排除標準對文獻進行再次篩選,根據內容把文獻分為蔓越莓的活性成分、臨床實驗、藥理作用、安全性評價以及綜述研究等5類主題的文獻。
1.6 數據分析
對整理所得的5類主題文獻依據具體的臨床研究內容和藥理作用等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蔓越莓的基本情況
蔓越莓(Cranberry)又名蔓越橘、小紅莓,是杜鵑花科越橘屬(Vacinium macrocarpon)的常綠小灌木矮蔓藤植物。主要生長在寒冷的北半球,僅限于美國北部的馬薩諸塞州、威斯康辛州等和加拿大的魁北克州、哥倫比亞州,以及南美的智利和歐洲的東北部一小片區域[5]。
2.2 蔓越莓的應用
蔓越莓在北美大陸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印第安土著部落最早食用蔓越莓。15世紀,歐洲殖民者初次登上北美大陸,蔓越莓的保健功效對他們的健康恢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移民的熱烈喜愛,移民便將蔓越莓作為貢品獻給歐洲的貴族。300年前,蔓越莓作為預防壞血病的食品而備受矚目[7]。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在馬薩諸塞州出現了商業栽培蔓越莓的最早記錄[8]。此后的200年間,隨著種植技術的發展和對蔓越莓保健功效的挖掘,蔓越莓的保健功效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種植規模和產量也在持續增加。蔓越莓通常以冷凍果或加工產品形式如果干、罐頭、果醬和果汁等進行銷售[8]。蔓越莓野生種分布在我國黑龍江省、吉林省山區,但只有少量的人工栽培尚未達到規?;a,僅有少量相關研究報道涉及引種馴化[9]。隨著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國內的一些科研單位也開始進行蔓越莓的選種、引種和育種工作[10]。吉林農業大學開展蔓越莓引種馴化的相關研究較早,早在2000年便從波蘭引進了40個蔓越莓品種,開展蔓越莓引種篩選研究,從中篩選出4個適宜于吉林省栽培的優良蔓越莓品種[11]。
2.3 蔓越莓的化學成分的研究及文獻分布
蔓越莓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質有原花青素,黃酮醇類,酚酸及花青苷等[2]。蔓越莓中原花青素含量極高,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清除人體內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劑,不同于其他漿果的是,蔓越莓中的原青花素含有一個或多個A型的黃烷鍵[2],因此具有一些獨特的生物活性。主要的黃酮醇類物質為3,5,7,3′,4′-五羥基黃酮(槲皮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酚酸物質主要包括羥基肉桂酸和水楊酸,花青苷作為蔓越莓中深紅色色素的象征,可作為其重要的質量標志;此外,蔓越莓還含有許多具有潛在營養價值和保健功效的其他成分[4]。蔓越莓還具有低熱量,高纖維,多維生素和多礦物質的特點[7]。其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11]、鉀8 mg/100 g、磷、鈣、鎂、鈉2 mg/100 g,這表明蔓越莓是一種高鉀低鈉的水果,此類食物具有降血壓和保護心血管的功效。此外,還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3、維生素B6、維生素B9、維生素A、維生素E等多種維生素。蔓越莓所含的天然維生素C量,是普通水果的8倍;天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量是普通水果的400倍[12],可見蔓越莓具有明顯的抗氧化作用。
2.4 蔓越莓的臨床研究進展及文獻分布
通過檢索數據庫,納入與臨床研究相關文獻196篇,可分為預防尿道感染、保護心血管系統、抗細菌黏附及抑菌、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抗幽門螺旋桿菌、保護口腔和牙齒、抗腫瘤及其他10個方面。各個方面檢得文獻數量及分布情況見表1。
從文獻分布情況可以看出,通過抗細菌黏附及抑菌來預防尿道感染是蔓越莓最獨特的功效。蔓越莓中的原花青素含有連接結構十分獨特的A型的黃烷鍵,能抵觸細菌纖毛的外源性凝結素。因此,細菌不能與細胞受體結合,通過競爭性抑制,它們能發揮有效的抗細菌黏附特性,可以抑制大腸桿菌吸附于泌尿道壁,保持泌尿道的健康,從而預防尿道感染[1]。
2.5 蔓越莓的生物活性的研究進展及文獻分布
通過檢索數據庫,納入藥理作用相關實驗研究文獻442篇,可分為預防尿道感染、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預防心血管疾病、抗炎、增強免疫、降血糖、降血脂、抗幽門螺旋桿菌、保護口腔、抗腫瘤及其他12種作用。各種作用檢得文獻數量及分布情況見表2。
不論是蔓越莓的臨床試驗研究還是其生物活性實驗研究,都主要是圍繞預防尿道感染、保護心血管系統、抗細菌黏附及抑菌、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等方面進行。蔓越莓具有這些功效,是因為含有一些相應獨特的結構與成分,即物質基礎決定功效。
3 討論
3.1 蔓越莓的中藥藥性探討
3.1.1 蔓越莓功效主治的探討 蔓越莓能預防尿道感染,并能降低膿尿癥復發的危險。這是蔓越莓最獨特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功效。尿道感染是指泌尿系統受到細菌的感染從而引起炎性反應,多好發于女性??赡艹霈F的癥狀有尿頻、尿急、尿痛,小腹脹痛,尿道灼熱,甚至還可能有血尿,若是腎臟感染,還可能出現腰痛、寒戰、發熱、頭痛等癥狀。與尿道感染病癥相似的是中醫的淋證。淋證是指因飲食勞倦、濕熱侵襲而致的以腎虛,膀胱濕熱,氣化失司為主要病機,以小便頻急,尿道澀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病癥。通過分析蔓越莓的臨床研究文獻發現,其中,135篇文獻均與其預防尿道感染的功效有關。Foxman等[13]進行了一次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以研究蔓越莓汁膠囊預防術后尿路感染的療效。研究發現在接受選擇性導尿術的良性婦科手術患者中,術后使用蔓越莓提取物可減少一半的尿路感染發生率。
對蔓越莓活性的現代研究既有人體試驗研究又有動物實驗研究。研究表明,蔓越莓有降糖、降脂作用。糖尿病的中醫證名為消渴,多由陰津虧損,氣陰不足,燥熱偏盛所致。中醫中無“血脂”及“高脂血證”的病名,但有關于“膏”和“脂”的記載說“膏者多氣,多氣者熱”。Lee等[14]研究探討攝取蔓越莓對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藥后血脂的影響,發現蔓越莓提取物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總膽固醇水平,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藥物后的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比值。
中醫認為消渴證及高脂血證等多與正氣虧虛密切相關,消渴癥病機多為陰津虧損、氣陰不足,故對消渴證的治療應以益氣養陰為主。一般而言,脾胃虛弱,健運失司多為膏、脂生化之源。脾胃虛弱又稱脾氣虛,主要表現為食少納呆,肢體倦怠,少氣懶言,面色萎黃等。因蔓越莓富含膳食纖維、植物化學素和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故食用后可提供營養物質及能量,補充體力。Nantz等[15]的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發現,在每天食用含有蔓越莓植物化學物質的飲料后能改變免疫能力,可提高γδ-t細胞的增殖反應,可能對NK細胞的增殖反應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以臨床研究為主,活性成分為輔,結合中醫藥理論,經過綜合、歸納、分析,得出蔓越莓的功效為:清熱通淋,化脂降濁,健脾益氣。用于濕熱淋證,高脂血癥,脾氣虛弱,倦怠無力等。
3.1.2 蔓越莓歸經的探討 歸經是指藥物作用于機體后,對某些部位的選擇性作用,是藥物作用的定位概念,是以所治療的具體病證為依據而確定的。由于臨床研究證實蔓越莓可預防尿道感染,尿道感染與淋證的證候相似,故病變部位在腎和膀胱。研究表明蔓越莓有降糖、降脂作用,可治療消渴癥和高脂血癥,高脂血癥成因多為脾失健運,水谷津微失于輸布,聚濕成痰,痰瘀互結,故病變部位在脾。且食用蔓越莓可提供能量,補充體力,還可提高免疫力。又因蔓越莓口嘗味酸、甘,中醫理論認為,味甘入脾經,從蔓越莓的味這一外觀性狀推測,又結合蔓越莓的功效主治,聯系其相關病證的病變部位,故推測蔓越莓的歸經主要為“腎、膀胱、脾經”。
3.1.3 蔓越莓味的探討 所謂五味,是指藥物具有酸、苦、甘、辛、咸5種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療作用。中醫理論認為確定中藥的藥味應考慮這2個方面,一為口嘗的真實滋味,二為藥物發揮的作用。此外,其中所含的化學成分也可佐證。
口嘗蔓越莓的直觀味覺是重酸微甜的滋味。根據中藥五味的藥性理論,味酸“能收能澀”,即酸味藥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斂肺止咳等類的中藥多具酸味,化學成分以有機酸、鞣質為主,如五味子、訶子、烏梅、金櫻子、山茱萸等果實類中藥。蔓越莓含有酚酸、果膠、鞣花酸等與酸味有關的成分。且酸味中藥多能生津止渴,蔓越莓可用于陰津虧損、氣陰不足的消渴證,這與酸味中藥的生津止渴作用相吻合。味甘“能補能緩能和”,即甘味藥具有補益、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作用。現代研究表明,甘味藥的化學成分主要為糖類、蛋白質、氨基酸、苷類等人體代謝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如大棗、枸杞子、女貞子、桑葚、龍眼肉等果實類中藥。體內、體外實驗均表明,蔓越莓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Villarreal等[16]研究發現蔓越莓能提高血漿中的抗氧化能力,從而保護紅細胞抗溶血和細胞抗氧化活性。毛光明等[17]實驗結果表明,蔓越莓對自然衰老和輻照模型小鼠均有改善機體抗氧化能力,這些活性與所含的黃酮醇和原花青素等物質有關,且食用蔓越莓有補充體力、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這與中醫表述的甘味藥具有補益強壯作用吻合。因此,依據蔓越莓口嘗之味,并且結合蔓越莓的功效,參考其化學成分,可推斷出蔓越莓的味為“酸、甘”。
3.1.4 蔓越莓的性(氣)的探討 所謂四性,是指藥物有寒、熱、溫、涼4種屬性,是中藥性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的中藥藥性理論和中醫基本理論,能減輕或消除熱證的藥物,藥性屬寒涼;能減輕或消除寒證的藥物,藥性屬溫熱。即“入腹則知性”,中藥的藥性正是通過藥物作用于人體所產生的不同反應和所獲得的不同療效總結而來,是與所治療疾病的性質相對的。因蔓越莓能有效預防尿道感染,而尿道感染屬濕熱或熱毒等熱證,且研究表明蔓越莓具有降糖、降脂作用。消渴證(為陰津虧損,虛熱內生)、高脂血癥均屬于熱證范疇。蔓越莓可療熱證,故藥性應為涼。而蔓越莓作為常用保健水果,可大量長期食用,這類食物的性味一般不具備大寒、大熱、寒性或熱性偏性較大的性質??傊?,故推斷蔓越莓藥性為涼。
3.1.5 蔓越莓用法用量的探討 隨著對蔓越莓藥用傳統的深入了解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開發,其保健食品種類也越來越多,如果汁濃縮物、果凍干粉、雞尾酒式調和飲料、片劑、粉劑、膠囊劑等。目前世界各地圍繞蔓越莓藥理活性研究大多選擇使用果粉來進行人體、動物以及體外實驗。
Vostalova等[18]研究測試蔓越莓果汁粉(原花青素含量0.56%),針對182例在去年有2次或多次復發性尿路感染的婦女,能否防止其泌尿道感染發作。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蔓越莓或安慰劑組,患者接受500 mg/d蔓越莓果汁粉持續6個月。分析顯示,蔓越莓組的尿路感染明顯減少。Student等[19]進行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研究評估在前列腺癌根治術前服用蔓越莓對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值和其他標志物的影響。蔓越莓組接受平均30 d的1 500 mg蔓越莓提取物果粉,結果表明蔓越莓組血清PSA顯著下降22.5%,證明每日食用蔓越莓可降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Skarpańska-Stejnborn等[20]研究分析補充蔓越莓對力竭運動賽艇運動員體內炎性反應遞質、促鐵蛋白及鐵代謝的影響。這項雙盲研究包括16名波蘭劃艇隊成員。補充組服用720 mg膠囊,其中含有高濃度的蔓越莓提取物,相當于服用了8 640 mg的蔓越莓果實。研究發現補充蔓越莓提取物有助于顯著增強機體在劇烈運動中的抗氧化能力。1 g冷凍干燥粉相當于5 g的蔓越莓鮮果[21]。由于查閱文獻中有關蔓越莓確切用量的記載較少,故將蔓越莓的日常用量暫定為果粉1~3 g。
3.2 蔓越莓的基原和中藥性能總結
按照我國藥典對中藥基原、性能的表述方式,蔓越莓的基原和中藥性能如下。
蔓越莓(Cranberry)為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蔓越莓 Vaccinium macrocarpon 的果實。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果實成熟時采收。
【性味歸經】酸、甘,涼;歸腎、膀胱、脾經。
【功效主治】清熱通淋,化脂降濁,補脾益氣。用于濕熱淋證,高脂血癥,脾氣虛弱,倦怠無力。
【用法用量】蔓越莓鮮果用量為5~15 g,制成果粉服,1~3 g。
蔓越莓是近年來北美洲最受關注的天然藥食兩用植物,因其獨特的保健和藥用功效而成為研究熱點。對蔓越莓的種植、應用、化學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尤其是把蔓越莓中藥化、賦予其中藥藥性,對于蔓越莓與中藥的恰當配伍、合理推廣應用,以及對于探索外來藥用資源的研究方法和規律,擴大中藥來源,為人類健康事業服務,具有重大的意義。蔓越莓的藥性研究尚處于探索性階段,此研究以期為蔓越莓中醫臨床標準的制定及蔓越莓的中藥化奠定理論基礎,還有待進一步動物實驗及臨床實踐的檢驗與驗證,制定完善的蔓越莓中醫臨床標準尚有許多工作有待開展[22]。
參考文獻
[1] Foo LY,Lu Y,Howell AB,et al.The structure of cranberry proanthocyanidins which inhibit adherence of uropathogenic P-fimbriated Escherichia coli in vitro[J].Phytochemistry,2000,54(2):173-181.
[2]魏燕,詹子逸,章宇.蔓越莓生物活性物質及主要生理功能研究進展[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7,38(10):219-224.
[3]Gunther S,Patterson RE,Kristal AR,et al.Demographic and health-related correlates of herbal and specialty supplement use[J].J Am Diet Assoc,2004,104(1):27-34.
[4]鄒宇,胡文忠,姜愛麗,等.蔓越橘中生物活性物質及其功能特性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3,34(19):396-399.
[5]張建軍,陳紹紅,朱映黎,等.南美草藥阿薩伊的中藥性能與功用探析[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11):2258-2264.
[6]張建軍,王淳,費文婷,等.外來藥物“中藥化”的研究思路與策略[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7,32(4):1425-1430.
[7]郭佳,丁慶波.蔓越莓的營養與功能特性概述[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1,28(5):100-104.
[8]王梓貞.我國蔓越橘產業發展現狀和展望[J].河北果樹,2014,26(5):1,6.
[9]楊靜慧,李建科,楊恩芹,等.蔓越莓栽培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J].天津農學院學報,2009,16(3):44-46.
[10] 姜晶,吳林.4個蔓越桔品種引種表現初報[J].中國果樹,2006,18(4):28-30,圖版2.
[11]尹喜玲,段雪英,肖穎.蔓越莓的營養與保健作用[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3,9(7):42-43.
[12]姚立君,李赫宇,李許偉,等.蔓越莓營養與保健功能研究進展[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3,34(8):120-123.
[13]Foxman B,Cronenwett AE,Spino C,et al.Cranberry juice capsules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fter surgery:results of a randomized trial[J].Am J Obstet Gynecol,2015,213(2):194.e1-8.
[14]Lee IT,Chan YC,Lin CW,et al.Effect of cranberry extracts on lipid profiles in subjects with Type 2 diabetes[J].Diabet Med,2008,25(12):1473-1477.
[15]Nantz MP,Rowe CA,Muller C,et al.Consumption of cranberry polyphenols enhances human γδ-T cell proliferation and reduces the number of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colds and influenza:a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intervention study[J].Nutr J,2013,12:161.
[16]Villarreal A,Stoecker BJ,Garcia C,et al.Cranberry juice improved antioxidant status without affecting bone quality in orchidectomized male rats[J].Phytomedicine,2007,14(12):815-820.
[17]毛光明,陳江,夏勇,等.蔓越莓對衰老小鼠和輻照小鼠抗氧化功能的影響[J].浙江預防醫學,2007,19(5):10-12.
[18]Vostalova J,Vidlar A,Simanek V,et al.Are High Proanthocyanidins Key to Cranberry Efficacy in the Prevention of 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J].Phytother Res,2015,29(10):1559-1567.
[19]Student V,Vidlar A,Bouchal J,et al.Cranber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prior to radical prostatectomy.Clinical,pathological and laboratory findings[J].Biomed Pap Med Fac Univ Palacky Olomouc Czech Repub,2016,160(4):559-565.
[20]Skarpańska-Stejnborn A,Basta P,Trzeciak J,et al.Effects of cranberry(Vaccinum macrocarpon)supplementation on iron status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rowers[J].J Int Soc Sports Nutr,2017,14:7.
[21]毛光明,陳玉滿,鹿偉,等.蔓越莓對免疫系統的影響及胃黏膜保護作用的研究[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7,17(12):2179-2181.
[22]王淳,張建軍,王佳,等.瑪咖的臨床文獻研究及其中藥性能探討[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7,32(12):5569-5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