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怪自己的18歲過得太累太苦太孤單,相反我覺得很溫暖,就像在最后一天我們流著淚唱《再見》,往后的歲月里,這些經歷就變成了一曲悠揚的歌,余音繞梁,讓我不再感到漆黑永夜,長路漫漫。
我18歲那年的6月,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并以慘敗告終。還好當年的我沒有放棄,在第二年,又用一次不理想的高考成績上了一所普通的院校,也算走上了我想走的路。
我到現在還記得高三的我一心把重點大學當成是生命的追求,所有的時間我都用來看書,只為能夠在那個驕陽似火的6月金榜題名,一鳴驚人。只怪那時我太年幼,哪里懂得天意總愛將人捉弄。
高考當天,我有點腸胃不適,考語文時差點沒寫完800字的作文,中午回到家蜷縮在被子里,我竟難過得流不出一滴眼淚。下午去考數學,我以20分鐘的速度做完所有選擇填空,后面全斷了思路。考完回家的路上,我趴在垃圾桶邊吐得天昏地暗。第二天接著去考文綜和英語,腦海里依舊一片空白,夕陽西下,走出考場的那一刻,我唯有難受到哭泣。
22日成績出來的那晚,我在媽媽懷里哭了很久,也只有她才會耐心地聽完我的所有心碎與不甘。我忘了后半夜是怎樣睡著的,我迷迷糊糊地夢見了我向往的傳媒院校,一切都是如此美好,待夢被悶熱的深夜驚醒后,巨大的悲哀籠罩了我的所有思緒。
第二天,我起很早去給一家店里做促銷,我不記得我是怎樣回避別人問我成績的問題。那段時間,我只是話很少地埋頭苦干手中的活兒,開始接觸各式各樣的人,站在門口宣傳的時候,看著來來往往的人,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疲倦,川流不息的車輛,形形色色的人生筑成車水馬龍的世界。我也想過燈紅酒綠的世間或許少有溫情,每一條大街燈火輝煌,可惜照亮的不是我。萬家燈火中,總有人孤獨地吃著飯,看世人笑靨如花。
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想選個專科一走了之,可是親朋好友的勸說加之自己的不甘心,我最終選擇了復讀,鼓起勇氣從頭再來。
萬萬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因為成績低的緣故,培育我6年的母校拒我千里之外。無論我找校長還是找領導,跑遍了整個校園和家屬院,得到的回復無疑都是高考分數不夠,就算平時測試成績再好,也起不了任何作用。
那段時間里,我以為我的學生時代真的到此結束了,看著爸媽操勞的背影,我無顏以對。
還好經過半個多月的漫長等待與煎熬,終于有個復讀班肯收留我。于是在同學們已經開學一個月后,我甩掉所有的眼淚與辛酸,踏上了新的征程。
9月,我孤身一人往去離家100多公里的一所私立學校復讀,以并不優雅的姿態度過了200多天的時光。復讀這一年讓后來的我最難以忘懷,每天從早上6點起床到晚上12點,我像個陀螺一樣不停地轉動,當我熬不下去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快結束了,再堅持一下,可是就連這份堅持,我也撐得體無完膚。
所有的公式定理記不住,所有的古文鑒賞背不會,在所有的模擬考試中,我最好的一次考了班級第8名,其余的考試中,我都穩穩地位居中下游。數學好像是我天生的仇家,六七十分讓我曾無數次懷疑我不適合學習這條道路。我也曾無數次想另辟蹊徑,可一到周末,爸媽在電話那頭的牽掛卻讓我始終不甘心放棄。
我開始失眠,早晨起來很早去教室卻提不起一點興趣背書,也開始厭食,吃一點點就胃疼。不知有多少次,我站在教學樓的窗前眺望遠方,我都覺得我曾自以為是的天賦與能力一文不值。
18歲生日的那天,我獨自一人爬上宿舍樓頂坐了很久,從未料到我的成人禮竟然過得如此凄涼,只能悄無聲息地在黑夜里舔舐傷口。我在心里默默祈求未來能夠如我所愿,可那時的我并不懂得一生太短,少有圓滿。
我的18歲,除了堅強,一無所有。
開班會時班主任說過,人生逃不出命運。我竟也把自己的不努力歸結為命中注定,好在后來的我還算堅定,每天對著密密麻麻的筆記復習,做完一套又一套習題。就這樣,我不停地寫,不停地練,枯燥無味的日子也漸漸豐腴起來,看著黑板上倒計時的數字慢慢變小,我竟失去了從前的焦慮,對那間并不大的教室充滿了眷戀。
6月7日依舊下著細雨,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場景。我看見許多愛心送考車停在道路兩旁,一切仿佛還留在2017年。我突然就釋懷了,安安靜靜地做完我中學的最后一套試卷,蓋上筆蓋的那一瞬間,真有種徹底解脫的感覺。
可惜天意總不能隨人愿,不然明天怎會有數不勝數的意外。
查出成績的時候我笑不出來,因為赴湯蹈火的我又以7分的差距與心儀大學失之交臂,命運真是可笑得讓我無力反駁。隨后我去了西北散心,只為了擺脫周圍親戚朋友無休止的詢問,以及父母小心翼翼的噓寒問暖。
好在我被第一志愿錄取,學了喜歡的專業,盡管我知道這條少有人走的路上荊棘叢生,風雪酷行,但我還是許下諾言,會更深更遠也更純粹地走下去。
大一的我終于可以徹底開始新的生活,在一個天寒地凍的日子里整理舊物,從書房里找到以前寫的日記、信、隨筆,種種情懷,我又拿出來重溫了一遍。我不怪自己的18歲過得太累太苦太孤單,相反我覺得很溫暖,就像在最后一天我們流著淚唱《再見》,往后的歲月里,這些經歷就變成了一曲悠揚的歌,余音繞梁,讓我不再感到漆黑永夜,長路漫漫。
高考是一座海拔千萬米的山峰,復讀生們不回頭地去走了一遍,無論哪天它突然崩塌,我都無所畏懼, 我不過用我最美好的四年跟夢與自由對賭了一場,我愿賭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