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的恐怖襲擊事件重創南亞國家斯里蘭卡,同時也為國際反恐事業再次敲響警鐘。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斯里蘭卡的本土恐怖分子與外部極端勢力的交集愈發清晰;而這種趨勢令不少媒體質疑,某些西方國家此前宣稱的“反恐戰爭勝利”未免過于樂觀。有專家提醒,“伊斯蘭國”(IS)可能從未真正被“擊敗”,它只是在某種程度上發生了轉型與變種。
英國廣播公司(BBC)5月5日報道稱,恐襲事件過后兩周,斯里蘭卡政府一直致力于提升國內安保強度。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政府再次頒布新規,敦促公眾在指定日期內上繳各類武器危險品。尺寸較大的刀具、劍具,以及仿冒的警服和軍用迷彩服等物品均在管控范圍以內,持有這些物品的民眾需要將它們送到最近的警局進行處理。日常生活所用的廚具、五金器件不在收繳范圍。不過,對于主動上繳危險品的人士是予以寬赦還是追責,該國警方尚未明確表態。在恐怖襲擊過后,警方已經繳獲了數百件武器。
斯里蘭卡總統西里塞納5月4日表示,接連兩周的調查工作成效顯著,當局已掌握全部在逃人員的動向,抓他們歸案只是個“時間問題”。目前,共有8國情報機構正在對斯里蘭卡的調查工作提供協助,在逃嫌犯的人數約為25至30人。
在恐襲事件爆發之初,斯里蘭卡當局將這起惡行歸咎于本土的伊斯蘭極端組織。而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線索直接指向了陰魂不散的中東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據美國《紐約時報》稱,根據調查,一名自殺式襲擊者曾遠赴敘利亞,另一名襲擊者曾在土耳其接受訓練。在警方目前控制的嫌疑人當中,有人常年在斯里蘭卡和敘利亞兩國間游走,其角色很可能就是IS和本土極端勢力間的“聯絡人”。
據印度《經濟時報》稱,斯里蘭卡陸軍司令森納那亞克日前首度對媒體證實,部分襲擊者曾前往印度喀拉拉邦等地“接受培訓”、或與國外一些極端組織進行接觸。西里塞納也表示,他相信這場恐怖襲擊事件的幕后元兇就是IS。
有媒體透露,IS其實早已滲入斯里蘭卡國內,只不過先前并未引起當局的足夠重視。2016年11月,時任司法部長拉賈帕克薩在議會陳詞,稱數十名斯里蘭卡人加入了IS,這一嚴重問題應引起重視;2017年,該國溫和派穆斯林人士向警方遞交了本土極端分子的相關資料,其中就包括此次襲擊事件的元兇扎哈蘭,當時舉報者就已經將他定性為“駐斯里蘭卡的IS頭目”。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報道稱,相對于早年的恐怖襲擊活動,當今的恐怖組織早已進入全球聯網的“3.0時代”,“伊斯蘭國”就是典型代表。即便西方國家引領的“反IS”戰爭令該組織逐漸失去了領地,但這些打擊并未妨礙IS通過互聯網繼續實施詭詐惡行以及在全球發展“下線”。截至去年,IS在全球29個國家一共發起過140多次襲擊,猖獗程度遠遠超過惡名昭彰的“基地”組織。
(摘自《環球時報》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