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初中語文課程的價值是多元化的。就“語文”而言,是指語言和文字,然而文字卻包含著文化和文學這些內容,同時文學又將音樂、繪畫、雕塑等非文字藝術融合其中,也就是從一篇課文中可以了解到一定背景下的文化特色、風土人情等。同時,從文本中也可以提升教師和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獲得一些有價值的歷史內容。所以,本文將圍繞這個問題,談談作者本人的一些粗淺看法。
關鍵詞:價值 ; 初中語文課程
一、初中語文課程的文學價值
在現行的中學語文教學中,文學教育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以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為基礎,加以教師的指導和引領,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同時文學教育還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文學作品中深層次的精髓,并大力發展弘揚世界優秀的文化傳統,進而加強對于學生的文學欣賞等綜合能力與素質的提升。
比如《范進中舉》一文,我們欣賞范進中舉前的胡屠戶,他罵他的女婿是“現世寶”“無用的人”還不夠,甚至破口大罵他的女婿是“尖嘴猴腮,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這些尖酸刻薄的語言書寫得淋漓盡致,然而當范進中了舉人以后,胡屠戶馬上換了副嘴臉,稱他的女婿是“賢婿”“老爺”“天上的星宿”等,讓我們從文本中胡屠戶的語言和動作欣賞到他的那種卑劣勢利的小市民形象。
又如《皇帝的新衣》這篇文章,通過皇帝和官員、大臣一系列心理活動的描寫,讓我們欣賞到了由于當時統治者的昏庸和愚蠢,但為了維護他們的統治,還佯裝著穿新衣,試新衣,甚至還舉行游行大典這么一個可笑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這就充分說明在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中可以欣賞到人物的鮮明的形象。
二、初中語文課程的審美價值:
實踐證明,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不僅可以從中欣賞到優秀的文學形象,更可以提高我們的欣賞能力,既而提升我們的審美情趣,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這就需要利用文本的內容進行審美滲透。比如領略文中的自然美,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朱自清《春》就是一篇很好的案例,先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感知嫩綠的青草,溫柔的春風,濕潤的春雨,燦爛的春花等,使學生感悟到春天的美。再閉目想象課文中的五幅圖景:春草圖、春花圖、春雨圖、春風圖、迎春圖,同時還讓學生進一步結合身邊春的美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將頭腦中的五幅圖描繪出來,最終同學們一幅幅個性精彩的圖案呈現在課堂上,令人驚訝。學生能夠從文本中體驗美,創造美,這種實踐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陶冶學生的高尚的審美情操。
除了這些美的教育,還可以從文本中沐浴人情美,進行道德情操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比如教學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時,就可以讓學生充分感知文中的父子情深,想想當時朱自清父親的困厄,遭遇雙重災禍,祖母死了差事也交卸了,喪母的悲痛加上生存的危機,父親陷入了困窘,在謀事與送行之間最終選擇了親自為兒子送行,可見父親把兒子的路途平安看
得更重,這種父親對兒子的疼愛之情,真是情真意切。尤其文中父親在翻月臺,為兒子買橘子的場面更是令人潸然淚下?!八脙墒峙手厦?,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現出努力的樣子”,父親這樣吃力的過鐵道,買橘子,愛子之心令人震撼。父愛的偉大頓時躍然紙上,學生的良心被激活,面對自己父母的愛,不再無動于衷。懂得了要有一顆感恩之心。這種人情美,滲透在教學中,學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受到感染和熏陶。
可見美學與語文是分不開的,利用審美滲透來完成語文課的思想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每一篇課文中美的因素,才能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從而獲得審美教育。
三、初中語文課程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紀念“五四”青年節座談會上,發表了題為《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講話。習總書記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與語文教學密不可分,如《禮記》中的“敬業樂群”之說,正是這些價值觀的體現,從小傾注孩子的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修養,將來他們走向社會才能夠為國家、社會服務,才能承擔起社會賦予他們的重任。尤其初中階段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語文教學在傳授語言知識與能力的同時,也通過教材中的經典語句向學生滲透著正確的價值觀念。老師在教學中就要善于利用現有的課本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滲透教育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
再如教學《陳太丘與友期行》一文時,元方對父親的友人不守信用的直言不諱,讓學生明白做事應該守信用。由于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自古以來都看重誠信,所以有“一諾千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千古訓言??涩F實生活中,有少數孩子的家長不講誠信,對孩子的人格和品行形成過程中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誠信教育,應該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
綜上所述,語文課不同于政治課,語文教學中的價值觀教育,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教師在閱讀教學、作文教學中通過字、詞、句對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價值觀教育滲透于心,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真正熱愛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油然生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正是語文課程的價值體現。
參考文獻:
[1]七、八、九年級語文教學用書(上) [M]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王秋容: ?《淺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語文教學的策略淺談審美教育》[J]. 《時代教育 》 2015.2期
[3]陳社教:《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