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瑩
1999年是一個神奇的年度,互聯網的嫩芽在春風中含苞待放。
那一年,中國網民人數突破890萬人,位列世界第八。
那一年,72小時網絡生存實驗成為輿論焦點。
那一年,馬化騰推出QQ的前身 OICQ,聊天不再依靠伊妹兒。
那一年,搜狐張朝陽成為胡潤富豪榜唯一的互聯網大佬,風光無限好。
那一年,劉強東懷揣夢想在“京東多媒體”柜臺前制作VCD。
那一年,丁磊預言未來將出現語音輸入、便攜設備。
那一年,李彥宏于圣誕節離別硅谷回京欲大干一場。
那一年,馬云創立了阿里巴巴。
那一年,李國慶創立了當當。
那一年,陳天橋創立了盛大。
……
生于1999年的互聯網公司已到加冠之年,有的曇花一現,有的扶搖直上,有的風光不再,有的華麗轉身,還有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唯獨阿里巴巴一枝獨秀。
同一起跑線 名聲有高下
1999年,阿里巴巴、中華網、當當、攜程、盛大、易趣、天涯社區、ChinaRen、8848、紅袖添香、億唐網,這11家互聯網公司站于同一起跑線。
朋友圈、微博流傳一個廣為人知的視頻,視頻拍攝于1999年2月20日西湖邊湖畔花園16幢1單元202室,馬云立于阿里巴巴十八羅漢中央,滔滔不絕地描繪著阿里巴巴的未來:“我們所有的競爭對手不在中國,而在美國的硅谷?!?/p>
無數網友感嘆若能早聽到這番演講,早就跟著馬云干、登上人生巔峰了,假如時間能倒流,又不開上帝視角,真會選擇阿里巴巴的馬云嗎?
將時針撥回1999年,這一年誕生的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名聲并不是最大的。
風頭最勁的為中華網,也是第一只中概股,掀起中國互聯網公司持續20年的赴美上市浪潮,而更早創業的新浪、網易與搜狐都是2000年4-7月上市。
名氣最大的為8848,8848為中國最早電商網站,由電商領域“開山祖師”王峻濤創辦,當時的網絡地位宛如后來的淘寶網。
手頭最闊綽的為億唐網,初入美國端盤子、賣鞋子的唐海松出人頭地后回國創業,拉來5000萬美元巨額融資。
至于陳天橋的盛大、梁建章的攜程、李國慶的當當、邢明的天涯……當年名聲不顯。
生于1999年的互聯網公司,既要相互競爭,又要同互聯網賽道上更早的創業公司競爭,激烈、殘酷不言而喻,最終紛紛止步于創業四大難關。
難關1:被收購交出命運主宰權
多數互聯網公司要面對一個誘惑的選擇,是接受大公司遞來的橄欖枝從此過上“上面有人”的生活,還是繼續披荊斬棘。
在初創期,ChinaRen創始人周云帆、易趣創始人邵亦波選擇了接受大公司遞來的橄欖枝,前者將公司賣予搜狐,后者將易趣賣予美國eBay。
ChinaRen在搜狐手中并未發揚光大,反而日落西山最終被關閉,而周云帆進入搜狐后失落感撲面而來,內心的躁動不是錢能解決的,其于2002年3月離開搜狐,再度創業成立空中網,專注彩信業務,并于2004年納斯達克上市,如今的空中網已轉型為網絡游戲研發商和運營商,且于2017年完成私有化退市。
易趣歸屬eBay后,馬云趁機創辦了淘寶涉足C2C,雙方展開正面廝殺,2005年易趣敗下陣來,讓出C2C龍頭寶座,從此淘寶成為電商的“旗幟”飄揚于互聯網天空,而易趣如今猶在但已邊緣化了。
至于邵亦波,2003年賣了公司之后沒過多久就舉家搬去美國硅谷,3年之后離開eBay加入經緯美國,從事創投工作。
ChinaRen與易趣失敗歸根結底于失去靈魂人物。
拿破侖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一頭雄獅率領著的一群綿羊,會戰勝一只綿羊率領的一群獅子?!?/p>
互聯網公司缺失了指揮棒就如一盤散沙,幾番折騰就會退出賽道這也不足為奇。
這點騰訊就做得很棒,側重股權投資,不干涉被收購公司的日常運營與方向,只要整體適應騰訊生態體系即可。
譬如2007年紅袖添香就被盛大文學收購,后者又被騰訊旗下閱文集團收購,日子過得逍遙,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依然為文學網站的主要玩家之一。
難關2:戰略失誤導致全盤皆輸
創業最怕的是什么?必須是戰略失誤。戰術失誤不傷筋動骨,戰略失誤則可能導致全盤皆輸,碰到一流的想法、二流的戰略、三流的執行那就沒戲了。
2003年盛大憑借《傳奇》游戲達到人生巔峰,凈利率高達43.13%,這個凈利率水平即使今日也超過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僅次于貴州茅臺(47.81%)和長江電力(45.88%),可與互聯網三巨頭BAT盈利能力一決高下。
陳天橋在接受采訪時感嘆過:“我用兩年時間,賺到了我認為可以用最奢侈的生活過一輩子都夠了的錢,用4年時間,成為了中國首富,但是我花了15年才艱難地學會了如何花錢?!?/p>
2005年富得流油的盛大開啟了戰略轉型之路,試圖由網游公司轉為家庭數字娛樂公司,重點為盛大盒子,寄望將新聞、游戲、電影、電視、網絡小說等娛樂項目集合一體,從而獨掌互聯網入口。
如今電視盒子很常見,可當時卻是在無人區試水,終被監管層叫停成為先驅,后又謀劃轉為泛娛樂公司,成立了盛大文學、收購了酷6網……
顯然盛大低估了泛娛樂戰略的燒錢速度,游戲收入賺的錢都快覆蓋不了新業務的開拓成本,特別是酷6網與優酷等頭部視頻網站的博弈已白熱化。
獨木難支的盛大放棄了競爭,酷6網退出一線領域逐漸邊緣化,至于嘗試盛大手機、盛大電子書等都不了了之。
2010年陳天橋因身體原因退出盛大后,盛大每況愈下,更是錯失手游時代先機,等盛大再發力時,市場已是騰訊和網易的天下了。
中華網、億唐網、天涯社區也是此類。
譬如天涯社區就是論壇時代的“微博”,而等到真正的微博(2009年8月)誕生后,地位急轉直下、流量慘遭流失。
更糟的是移動互聯網興起,天涯社區一成不變的論壇設計體驗再遭拋棄,錯失了流量重分配的機會,而天涯社區的重心也變成嘗試游戲、區塊鏈等新業務探索。
邢明曾在接受采訪時感慨:“假如我把這些精力、資金、資源圍繞原創內容社區展開,包括用戶體驗維護、產品提升、移動端轉型等,天涯肯定不是現在這樣?!?/p>
未堅持主業、未深耕主業、攤子鋪得太大、燒錢速度過快,這是所有創業者的大忌,一旦觸犯輕者掉隊,重則消亡。
難關3:格局狹隘誤終身
人生如夢、月華流轉,除了癡男怨女的情眸亙古不變,還有道不盡的格局狹隘。
李國慶的當當抵住了收購的誘惑,也堅守了電商主業未盲目多元化,也曾風光一時好,為何最終還是掉隊了呢?
究其原因為格局狹隘。
2011年1月,李國慶迎來人生巔峰,頂著“B2C第一股”光環、2010年12月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當當股價創下35.65美元的歷史紀錄,對應市值27.77億美元,李國慶夫婦持有13.89億美元,遠遠多于2004年憧憬的三四億美元。
然而好景不長,2012年8月15日劉強東打響行業價格戰,競爭對手紛紛應戰,李國慶卻隔空喊話完全不認同價格戰:“你的資金最多只能撐到10月!”
一葉障目,令李國慶未看清京東的真實意圖,價格戰其實就打了5天,京東賺足了眼球與流量,敲響了當當的喪鐘。
當當不是沒有翻身機會,2013年百度、2014年騰訊先后提出入股,兩次合作失敗的關鍵都是股權問題,因為李國慶舍不得控制權。
譬如騰訊要求占股33%,而李國慶只愿意給25%,于是騰訊轉身就與京東一拍即合,并附送了拍拍網、易迅網。
到了2016年,京東圖書市場份額超越當當,位居行業第一,須知圖書為當當的核心業務,而對京東來說卻是無關輕重的小業務。
戀權,令李國慶喪失了雄心壯志,與機遇失之交臂。
創立當當20年后,李國慶不得不被迫離開:“在經歷過無數人生巔峰之后,步入互聯網的中場戰事,我決定又一次啟程,去再度追夢?!?/p>
王峻濤創辦的8848也是大股東格局狹隘,內部傾軋迫使其離開,從而令8848走向衰弱,僅一年多公司就銷聲匿跡了,8848如同劃過夜晚靜謐天空的流星,耀眼卻又一閃而過。
難關4:來自巨頭的跨界競爭
攜程平穩度過前三關,卻又面臨賽道上巨頭的跨界打擊。
2007年攜程就成為在線旅游市場的“一哥”,長期雄踞該寶座,卻無法成為互聯網賽道上的巨頭之一,究其原因為常年與巨頭掰手腕消耗了大量精力與資源。
此前,攜程最大的競爭對手為去哪兒網,后者投靠百度后與之分庭抗禮,藝龍也奮起直追,三方拼力廝殺,攜程的營業收入增速也被迫放慢,2012年更是五年內首次跌破20%。
早已離開的梁建章不得不回歸攜程,對內整頓風氣、對外主動出擊。
經過3年艱辛博弈迎來了勝利曙光,攜程從百度手中收購去哪兒網,百度成為攜程第一大股東,又成功投資藝龍,后者不久與同程合并后,攜程一躍成為同程藝龍第二大股東,僅次于騰訊,也與騰訊結了善緣。
原本以為可松一口氣了,沒曾想阿里巴巴重點打造、扶持飛豬。
與之前模仿自己商業模式的對手不同,飛豬玩的是平臺模式,背靠互聯網流量入口,成長速度很快、創新迭代很快。
譬如已躍升為行業第二的飛豬,不斷挖掘在線旅游市場的潛力,推出了針對出境游客的“全球購”,瞄準的是旅游導購市場,試圖將該業務做到千億級規模,從而謀求彎道超車。
而百度的重心不再是在線旅游市場,與攜程的關系主要體現在股權上,好處是攜程保持了獨立性、自主性,弊端為百度提供的支持不會超過預期。
最終攜程還是沒有擺脫與巨頭博弈的局面。
互聯網細分領域“一哥”再進取一步,就能成為互聯網頭部玩家,可多少公司都止步于此,令人惋惜。
可換個角度看,攜程又比生于1999年的另外9家公司成功得多,僅次于阿里巴巴。
在正確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阿里巴巴的成功之路世人皆曉:先做B2B(阿里巴巴網站),后做C2C(淘寶網),再做B2C(天貓),一直堅守電商主業、深耕電商主業。
戰略轉型對內選擇的是金融科技領域,對外選擇的是生態體系建設。
支付寶起初為自家消費者服務,后演變為金融行業顛覆者的螞蟻金服,螞蟻金服也成為估值上萬億元人民幣的超級獨角獸。
通過一系列股權投資、流量開放、內容互聯等操作,構建了龐大的阿里巴巴帝國,形成了商業模式的閉環。
當然,其也經歷了跨界而來的競爭,最終篳路藍縷鑄就了今日的輝煌,與百度、騰訊、京東并稱為BATJ,為互聯網賽道上第一梯隊,這其中京東誕生于1998年6月、騰訊誕生于1998年11月、百度誕生于2000年1月。
馬云成功封神,化身為網民的精神偶像,阿里巴巴也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
當然,要想成為偉大的公司,僅僅著眼于一畝三分地是不行的,還需承擔社會責任與創新責任,馬云的阿里巴巴都做到了。
2010年起,馬云將阿里巴巴營業收入的0.3%用于公益活動:“把公益的基因注入到商業的模式中,把商業和公益能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于是“馬云鄉村教師計劃”為優秀鄉村教師提供獎金資助,鼓勵更多鄉村教師堅守希望;“螞蟻森林”讓梭梭樹扎根阿拉善荒漠,防風固沙為生態環境改良做出貢獻;“團圓系統”為失蹤孩子指明回家之路;“魔豆媽媽”幫助困難女性脫貧……
而欲耗資1000億元成立負責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的“達摩院”,主攻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和嵌入式系統等方向,這其中芯片技術、嵌入式系統等多數都為我國迫切需要追趕的技術、彎道超車的技術。
一名阿里巴巴內部人士接受鋅刻度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阿里巴巴的目標是到2036年,我們要服務20億消費者。中國現在14億人口,不可能到2036年生出20億人來,所以我們必須全球化——阿里巴巴應該是全國第一家同時推出中文和英文版本的互聯網公司,1999年中英文版本同時上線。到2036年,我們要創造1億就業機會,為1000萬家企業帶來盈利。阿里巴巴未來要不斷相信年輕人,為未來而做,為未來建企業,為市場、為客戶需求而做,那就不會落后。不沉迷昨天,不得意于今天,不恐慌于未來,這樣的話公司不會差到哪里去?!?/p>
櫛風沐雨二十年:榮耀與磨難并存
20年后,昔日互聯網逐夢人各有歸宿。
2018年9月10日上午9點10分,馬云正式宣布激流勇退,將阿里巴巴托付于張勇,投身教育與公益。
陳天橋改信佛陀,盛大借殼世紀華通上市已獲得批準。
王峻濤在微博為自家6688商城代言,吆喝著農副產品。
邵亦波淡出經緯中國,專心經營慈善基金。
李國慶重新創業,方向為區塊鏈。
梁建章穩守攜程。
邢明押注區塊鏈。
周云帆已成科學技術部信息中心主任。
……
20年,一名嬰兒長大成人,而對互聯網公司來說絕大多數活不過20年,互聯網每個細分領域都曾涌現成千上萬家公司,成功率不足千分之一,譬如團購興起時,高峰期有超過5000家公司,如今成功的也就是二三家。
生于1999年的又何止11家互聯網公司,但經過歷史洗滌尚能追憶的就只剩下它們,而經過了榮耀與磨難,化繭成蝶也就阿里巴巴,可見互聯網創業之艱辛與坎坷。
搜狐20歲時,張朝陽總結了互聯網公司生存經驗:“一、管理好董事會,保證你在CEO的位置上;二、不要進行過多的戰略重組,很多公司都是被兼并收購毀掉的;三、保證現金流,不要讓公司陷入沒錢的困境;四、商業模式上不要盲目追風口,判斷業務要從基本面出發。”
上述感悟,值得每個互聯網公司謹記,從而最大程度避開創業難關,邁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