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輝
【摘要】?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個基礎的學習領域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本人以“圖片信息的加工”教學為例進行了如下總結。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實踐活動 合作交流
【中圖分類號】? G633.67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8-177-01
信息技術課實踐活動有著較大的自主操作性,因此必須與一般文化課探究活動相區別。信息技術實踐操作課不是忽視課程知識的學習,而是注重了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自主建構過程。探究式實踐活動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產生學習的需要,并通過學習合作成員之間的互動、交流、協作完成,憑借學生主動探索、親身體驗,同時實現學生操作技能技巧的提高。
一、實踐活動課課堂結構
信息技術實踐活動,是以學生自主探究操作為主的一種課型,可以把課堂結構分為四個階段:操作要求目標、嘗試練習、綜合練習、目標評價。這種課堂結構與文化知識課傳授是不同的。以“圖片信息的加工”為例,簡要說明實踐活動課的基本環節。教師先簡單介紹本節課教學目標:能使用魔棒工具進行簡單的摳圖處理,能使用文字工具在圖片上添加文字,能使用自由變換工具調整圖像。目標達成度:通過摳圖能合成圖像,添加適當的文字效果,通過圖形的進一步加工處理制作構思精巧、富有創意的作品。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了解操作任務、目標,指導學生閱讀導學案上的操作步驟,通過打開圖像處理軟件,自己進行嘗試練習操作,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最后完成綜合練習操作。根據目標達在度組內學生自評、互評,對照優秀的作品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找出自己操作方法的不同點,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二、實踐活動課的備課
學生課堂上的實踐操作活動需要通過教師課堂教學設計來實現,教師預先設計目標問題,并提供給學生適當的素材,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最終解決問題、形成認識。教師對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有所思考和估計,在活動中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和幫助。教學策略既包括教師的教又包含學生的學,而教師方面專指的策略是屬于教學設計的有機部分,教師對實踐操作課,要針對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制定詳細的上課操作方案,同時更要注意實踐操作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如:課前要提前準備好學生操作所用的電腦及其外部設備。將學生操作所用的圖片素材、導學案等材料提前分發到學生電腦硬盤里面。對學生操作的素材教師要提前精心準備,一是多準備幾套素材學生有選擇的余地,另一個方面是根據不同的操作內容要選用不同的素材、難易搭配,圖片信息的加工操作課,教師選擇的圖片素材盡量在顏色對比上區分明顯,便于學生利用魔棒工具選擇。
三、實踐活動課的上課
備課僅僅是教師課前的個人準備,上課卻涉及到學生、教師、教材、教學進度等多方面的關系,上好實踐操作活動課課堂上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操作任務明確、過程清晰
上課前教師布置操作任務,作簡單的示范,講清楚操作要求、要領。教師上課采用“任務驅動”的小組合作形式,小組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完成教學內容,這樣可充分調動小組內每個成員的積極性,讓他們體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從而促進合作意識的增強和操作能力的提高。布置“圖片信息的加工”這個任務時,學生先通過閱讀導學案第一個部分“如何打開多個文件”的幫助,能同時打開“馬”的圖片文件以及“草原”的圖片文件,并學會在不同的文件間操作。導學案第二個部分合成圖片,學生關鍵要探究操作的內容:如何將兩幅圖片合成一幅圖片(即制作成馬在草原奔跑的圖片)。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究操作總結出使用最簡單的復制、粘貼命令,把“馬”的圖片復制到“草原”的圖片上,實現摳圖處理。第三個部分添加文字,學生最感興趣也是容易上手操作的地方,完全由學生自主探究操作完成,制作后保存文件,操作技巧熟練的學生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并指導和帶動其它同學的操作。然后老師適當總結,布置后面的操作,接下來學生進一步綜合操作提高,圖片的加工完成應盡量調動小組內每個學生的作用,豐富的素材,精美的圖片,讓學生展開想象。作品的內容可以多種多樣,同樣是在小組合作探究下,教師適當提示,經過多次練習,大部分同學都能選擇不同的素材進行綜合操作,制作屬于自己的創新作品。
(二)適時調控指導
學生在操作的過程必須強調小組內交流、合作、探究,操作過程中產生的問題由小組長匯總,在組內探討,最后不能解決的由組長得到老師的幫助,解決問題。小組長是一位工作負責,操作能力強的同學,可以指導組內的同學,同時在操作的過程中要做好對每一位同學現場記錄,包括個人表現情況、遵守操作紀律情況,完成作業情況等。教師要善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把控進程,巡視指導,重點對各組組長以及個別學生進行指導,老師也可以加入到學生的討論交流中,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發現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并予以調整。在實踐操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放開,但不能一味地放任學生自由操作,有操作任務時間規定,在規定的時間內要及時收壟,針對學生普遍突出的問題重點講解。
四、實踐活動課的課堂評價
評價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提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圖片信息的加工”第一個部分圖片的合成,是屬于探究性的基本操作,較易完成,作為學生自評部分,教師只作點評。點評的目的是為了進入到綜合性實踐操作,難度大,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探究創新精神,在規定的操作時間內完成操作后,教師要及時作好課堂評價,小組之間開展互評,對表現優秀的個人和小組,教師給予適當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在評價標準上本人從以下幾方面考慮:學習行為習慣、課堂表現、作品完成質量等。互評活動作課堂結尾,先由組長指定的同學上臺展示他們的作品,并比較其它同學的作品后提出自己作品的優點及不足之處,最后教師對整個班級的作品在全班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