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下稱“新《公務員法》”)將正式施行。其中,根據新《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工作滿30年,就可以申請提前退休。公務員提前退休將產生哪些影響?是否跟延遲退休的大趨勢相悖離?
?新《公務員法》第九十三條提出,公務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請,經任免機關批準,可以提前退休:一是工作年限滿30年;二是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滿20年;三是符合國家規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
?“這并不是一條新的規定。”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教學研究會執行副會長沈榮華說,新《公務員法》為相關年齡段的公務員提供了更多選擇。如果符合條件或接近符合條件的人員,出于自身適應工作情況、經濟收入、身體狀況、多陪家人、新的職業謀劃等各種考慮,可選擇提前退休。
?關于公務員提前退休,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原主任許耀桐教授分析,我國規定公務員工作年限滿30年可以提前退休,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福利性的制度安排。
?“這是一個保障制度,鼓勵公務員在盡職盡責工作30年之后,如果不愿意繼續工作,可以選擇提前退休,另作自己的安排,雖然享受到的退休金會有所減少,但是如果有其他專長,還可以實現再就業,又會多一份收入。” 許耀桐說。
?在許耀桐看來,公務員想提前退休很正常,“公務員工資基本上是處于中等收入水平,有的公務員想早點退休,有別的興趣愛好,不僅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還能再拿一份工資來補貼家用;還有的公務員干滿30年了,可能覺得身心比較疲憊,想安享晚年”。
(摘自《中國經濟周刊》2019年第7期 王紅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