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華容 汪渝



從1974年成立時的4名消防干部,1輛老解放牌水罐消防車,再到現400余名消防指戰員,91輛滅火、登高、防化洗消等各類型消防車輛。
從上個世紀80年代縱橫式通訊接警機,到現在“119”火警調度指揮中心接警。
……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成立的第一年。70年來,中華大地滄桑巨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消防救援支隊,從1974年建隊至今,45年來,這支消防救援隊伍也經歷了“傳統消防”逐步向“現代消防”翻天覆地的變化。
鳥槍換炮? 各種消防設備應有盡有
今年78歲的哈美德老人上個世紀70年代成為一名消防員,回憶起消防事業的發展變化,他提及最多的就是想都不敢想,真是鳥槍換炮的大變化。
回憶起剛進消防隊的情形,哈美德還記憶猶新:“當時,我是根據組織安排,成為了一名消防兵,那時候阿克蘇地區消防救援支隊還是由公安部門的治安科負責。1980年2月,阿克蘇地區公安處單設公安消防科。當時,全地區8縣1市,僅有這支消防隊和庫車縣消防股兩支隊伍6個人。”哈美德說,消防車也僅有一臺老解放牌消防水罐車,出警的時候,消防員則是站在車廂或者車頭兩側。
“我們1997年入伍學駕照,盡管已經有了帶有助力器的東風牌消防車,但是已經淘汰兩年的‘老解放’卻成為了我們的教練車,換擋需要聽發動機的轉速,力氣小了轉彎時要站起來搬方向盤,現在的駕駛員根本開不走!”同樣作為老消防員的現任阿克蘇地區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處處長李輝說,現在的消防車比以前的消防車功能齊全不說,更是好開百倍不止。
哈美德說,那個時候,不僅消防隊的裝備滯后,就連消防隊員的個人防護也沒有。“清一色的老式軍裝,帶口袋那種。出警的時候有一套戰斗服,就一層布,沾水就濕,外加一雙膠鞋,哪像現在的救援服,隔熱又防水。”
據了解,如今阿克蘇地區包含54米登高平臺消防車、21噸重型水罐車、防化洗消車、移動供氣車等在內,共有91輛執勤消防車;從最初只能靠經驗或者嗅覺判斷現場有毒氣體,人員埋壓時只能靠肩扛手挖,到現在161余種、2.6萬余件(套)裝備器材。
阿克蘇地區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牛東偉表示,上世紀90年代,隨著地區各縣市經濟飛速發展,地委行署也審時度勢加大對消防車輛器材裝備、隊站建設投入力度。1994年,阿瓦提縣消防大隊成立。2010年,拜城縣消防大隊成立。2012年,沙雅縣消防大隊成立。隨著時代發展的需要,上個世紀20年代,烏什縣、溫宿縣等八縣沒有公安現役消防力量的縣市都組建消防隊。同時,阿克蘇地區根據經濟發展需要,由目前的13個消防站將增加到18個消防站。目前,庫車縣城北消防站已建成,阿克蘇市健康路消防站、阿克蘇市姑墨消防站、阿克蘇市東城消防站、庫車縣老城消防站4個消防站執勤樓及附屬設施建設項目專項資金已全部到位,4個新建消防站已進入審圖和建設項目招標階段。全地區基本形成了“城區5分鐘、鄉鎮半小時”的滅火救援圈。
加碼訓練? 滅火救援能力明顯提升
“三、二、一,開始架梯……”9月25日,在阿克蘇地區消防救援支隊特勤中隊訓練基地訓練場上,消防指戰員們排成兩列,為攀登二節拉梯操練做好準備。隨著一聲號令,兩名皮膚黝黑的消防員在隊友們的注視下相互合作,搬梯、架梯一氣呵成,迅速爬上梯子竄進二樓,動作非常熟練。
“在火災救援現場,如果沒有充足的體力和頑強的意志,不僅無法救人,自身安全也難以保證。為此,我們每天還要進行大量的體能和耐力訓練。”牛東偉介紹說。
楊文康是今年通過消防員招錄剛到阿克蘇市水韻中隊的一名新消防員,見到他時,他正在訓練場上慢走,汗水濕透了整個衣襟。“沒有經驗,有太多事情需要去克服和適應,頭一天訓練了,第二天再練時,常常連胳膊都抬不起來,但也得咬牙忍著疼痛堅持。”楊文康說,雖然自己是個新人,但經過5個月的訓練,他的雙手弧口處已經磨得發白,手掌變得粗糙,雙腿早就布滿了新傷舊傷。
訓練是每個時期消防員不變的工作任務。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消防隊并沒有獨立、專門的訓練場地。“那時候所謂的‘營房’也就是兩間平房,日常起居都在此,滅火戰術、技能訓練也沒現在正規復雜,只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滅火救援有了更多多樣性和復雜性,戰術技能也隨之不斷完善,在裝備變精銳的同時,實戰化訓練成為能打勝仗的必要條件。”牛東偉說。
2017年5月6日,阿克蘇地區庫車縣中國石化塔河煉化有限責任公司1#焦化裝置區發生火災,裝置區油罐突沸爆燃,導致大量重污油泄露燃燒和部分鋼結構坍塌。全體消防指戰員聯合中石化塔河煉化有限責任公司企業專職隊、西北油田、機場專職消防隊等專兼力量趕赴現場施救。指戰員冒著罐體隨時爆炸的危險,經過4個小時的浴血奮戰,使災害事故得到有效處置,消防指戰員無一人傷亡,成功地保住了1#焦化裝置區、臨近儲罐區、四周車間和廠區內生產管線的安全,保護價值上億元,有效避免了次生災害。
“這個可是大火,也就是滅火裝備好,消防隊員訓練有素,不然后果不堪設想。”哈美德說,1984年一家食用油銷售倉庫著火,因為裝備跟不上,倉庫周邊兩公里以內的居民全部撤離了,消防員能用的就是水槍、水桶等工具,滅火救援能力說白了就是“人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一切的戰法都必須經過真刀真槍的檢驗!”牛偉東說,經過一系列訓練和演練,近年來阿克蘇地區所有類型的火災都得到了很好處置,這讓阿克蘇地區消防救援支隊不斷書寫著消防特有的榮譽和輝煌,用實際行動證明著這是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隊伍。
全民助力? 當好主人翁共建新時代
9月25日上午,在阿克蘇地區消防救援支隊作戰指揮中心,正在指揮中心值班的消防員臺新強正在觀察4G單兵圖傳時,突然傳來了一陣警報聲,只見大屏顯示,阿克蘇市明華大酒店因水系統壓力不足,導致滅火系統不能正常使用。
臺新強發現情況后,當即聯系了阿克蘇市明華大酒店負責人,讓他們立即整改,確保消防滅火系統都能正常使用。
李輝說,阿克蘇市明華大酒店的火災隱患能及時消除,得益于消防指揮中心搭建的“消防物聯網平臺”。“以前,所有的火災隱患都靠我們消防參謀分片區自行檢查,要想把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就得不停地在人員聚集場所或“九小”場所轉,有了消防物聯網云平臺,就可以將企業的消防系統和消防監控系統相連,云平臺對所有設備終端進行實時工作狀態監控,確保第一時間消除火災隱患。
在通過信息化手段長效監管的同時,阿克蘇地區突破現役警力不足的瓶頸,依靠群眾力量,大力發展義務消防員作用,構建全面的“防火監督網”。
9月23日12時15分,阿克蘇市天百時尚購物中心“微型消防站”舉行的實戰演練,在接到火災報警后,僅用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消防救援隊員就趕到了現場。
在該“微型消防站”內看見,滅火毯、救援服、滅火器、水槍、水帶、消防斧、遠程控制器及很多的相關制度職責、監控設備等一應俱全,如果真的發生火災,微型消防站值班室的隊員可以迅速出動,利用滅火器材進行第一時間救援。
李輝說,阿克蘇地區消防救援工作,一直堅持著“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政策。近年來,阿克蘇地區消防救援支隊突破消防人力不足的瓶頸,依靠群眾力量參與火災防控,構建全面的“防火監督網”,通過“火災隱患拍客團”、義務消防隊、微型消防站等消防基層力量,營造了全社會關心消防工作、共同參與消防安全良好氛圍。截至目前,阿克蘇地區共成立消防管理組織603個、志愿消防隊449個、義務消防隊761個,微信消防站1112個。
牛東偉說,45年來,消防硬件設施、警營文化、飲食起居都和以往有著天差地別,唯獨“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隊風沒有變。轉制改隸后的阿克蘇地區消防救援支隊的全體指戰員們將繼續堅定信念,竭誠為民,恪盡職守,守護一方平安。
(單位:新疆阿克蘇地區消防救援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