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青峰 馬文瑞 宋學義
摘要:提升員工幸福指數是企業的一項重要課題,對于穩定隊伍、激發企業活力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從加強感恩奉獻教育的重要意義入手,探索提出了加強感恩奉獻教育的具體措施,以提升企業員工的幸福指數。
關鍵詞:感恩奉獻;幸福指數;企業
一、緒論
國企和民營企業以及外商投資的企業相比較,國有企業就顯得有比較多的特別的地方。比如說,國企在運營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經濟效益,還要具有一定的公益特性;在經營的過程中要特別重視政策的存在,嚴格依照政策去執行生產任務;通常來說國企的內部組織結構都是比較穩定的,不容易發生改變,還有就是進行決策的人員來源各個部門,而不是僅僅取決于股東。就國企的性質來說,它是帶著使社會發展更加穩定的任務進行運營的,所以它在進行裁員的決策的時候就要考慮比較多的因素。因此人們都更愿意在國企中工作,競爭壓力會相對比較小一些。
二、加強感恩奉獻教育的意義
1.有利于夯實企業文化基礎
員工是企業得到興盛發展的根本,以“德”的核心觀念來治理企業是企業發展文化的靈魂。企業要想得到一個更好的發展使用比較殘暴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增加對員工的感恩奉獻教育,讓員工內心的中華美好傳統美德得到激發,在得到企業的照顧以后使用努力為企業工作的方式來回報企業對他們的恩惠,讓他們以銘記初心,努力回報社會為自身價值實現的方式,這樣可以有效的激起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使得企業成員的團隊精神更加穩固,一心為企業謀發展,打造企業內部和諧的工作氛圍。
2.有利于企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增加感恩奉獻教育,能夠打造企業內部和諧相處的工作環境,培養員工之間和睦相處,提高對企業的忠誠度,形成競爭合作以及一心向企的工作理念,從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使得企業往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提升企業整體的文化素養,全企人員擰成一股繩,一心一意為企業謀發展,也可以達到留住企業現有的優秀員工并且吸引社會上的優秀人才加入企業。
3.有利于培養員工的健康心態
一個在思想上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團隊會擁有更強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凝聚力。增強感恩奉獻教育就可以培養團隊的健康心理。其外在表現就是員工做事擁有較強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工作熱情,對同事以笑臉相待,幫助他人,形成一種主動承擔責任,健康的價值觀,傳播正能量。
4.有利于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
增強感恩風險教育,可以讓員工思想積極向上,能夠催發員工為企業奉獻自己的堅定的意志,如此便能增強員工的思想道德素養,主動學習專業知識,主動創新,利用更加先進現代化的知識為企業謀求健康發展。
5.有利于培養員工的責任感
采用感恩奉獻教育的方式是增強員工承擔責任的積極性的一個有效的辦法。經過感恩培養教育的員工能夠更積極的去承擔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并且基于責任感會對自己的工作付出更多的精力,積極完成企業下達的任務。增加對員工的感恩奉獻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員工自覺承擔責任、獨立自主、團隊協作以及健康心理的養成,而不只是要讓他們為企業奉獻自己。
三、主要措施
1.注重領導帶頭,強化組織保證
要從管理層人員下手來增強感恩奉獻教育。在一個組織當中,管理層人員能夠起到比較強的帶頭示范作用。首先要完善體制。不斷的對組織領導方式進行升級,做出比較有效的對整體進行規劃的決策,最終目標是要得出一個擅于發動、調節以及組織的頂尖機制,完善相關規定和制度,對責任進行一個更清晰的劃分,要形成一種領導起領頭羊的作用、各個部分推動發展、以員工為執行主體,積極參加的工作氛圍。其次是要言傳身教,只有經歷過實踐的才更有話語權,每一層的管理人員要做好言傳身教的作用,通過自身的實際經驗向員工進行感恩奉獻的培訓,將感恩奉獻的理念融入到員工的思想中去,還要將其作為企業績效考核的一部分,讓員工在平時工作的時候就以感恩奉獻為工作的原則,懷揣這一顆要報答企業的恩惠的心去為企業工作。
2.加大輿論宣傳,積極營造氛圍
將感恩奉獻教育進行一個轟炸式的宣傳,將感恩奉獻教育進行到底,無處不在,深入人心,將這種理念融入到員工的工作理念中去,變成員工的行動準則。可以利用網絡、微信公眾號、新聞媒體、學習分享以及宣傳櫥窗等方式進行感恩奉獻教育的宣傳,讓員工身處這種氛圍中去,潛移默化,將這種感恩回報的理念融入到員工的價值觀中去,引領員工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去對待物質與精神,形成良好,積極樂觀三觀,經歷由強制到自覺的過程來形成感恩奉獻的觀念,自發的將企業利益、國家發展以及民族振興作為自身努力的最終目標,養成自發的社會責任意識,將愛護企業、報恩企業、回報社會、對企業忠誠、為企業效力作為內在驅動力,作為行動的引領方向,踏踏實實的完成自己的任務。
3.搭建活動平臺,將感恩奉獻教育落到實處
文化是具有無形性,它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人的精神,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文化能夠間接影響的的行為方式,積極樂觀的精神能夠讓人感到身心愉悅,更加的享受生活的積極的一面。以感恩奉獻為主題展開系列活動,收集并對合理的員工意見進行采納,幫助員工處理問題,盡量讓員工感受到企業對他們的關信與照顧,讓員工可以放心的依賴,從而增強員工的核心凝聚力,讓員工對自己有信心,增強工作的積極性【3】。
4.完善相關制度,營造公平合理的工作環境
企業首先要把效率以及公平作為收入分配的兩個重要前提,盡量讓收入分配體系達到合情合理、科學公正,按勞分配,不能以工作時間作為薪資的主要評判標準,根據實際情況,從有利于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方面來不斷改進企業的收入分配體制,進而激勵各個部門、工作人員為企業效力的積極性,鼓勵員工創新完善自己,鼓勵業績較高的員工,恪盡職守的員工,發現獎勵真正一心為企業的員工,積極實現按勞分配。企業對員工的職業生涯進行一個參考性的規劃可以有效地幫助員工找到奮斗的目標,提高工作的積極性,當員工的自我價值得到實現的時候,他會有一種成就感與自豪感,會更加的自信,幸福指數容易快速的得到提升,然后就會更加熱情的完成工作,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梁峰.加強感恩奉獻教育 提升員工幸福指數[J].東方企業文化,2015(21):181.
[2] 吳婷瓊.以提升職工幸福觀為目標的企業文化建設———江橋批發市場的探索 [J].上海商業,2013(6).
[3]牛星鋼.企業文化建設視域下的工作幸福指數提升研究[J].管理觀察,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