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磊 吳志鋒 程國慶
摘要:技術創新體系需要知識產權公共政策作為支撐,任何科技變革都需要穩定、開放、多元的政策環境,才能夠為其提供創新發展的土壤。國家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不斷發展就會形成體系,當其成為具有主導力量的產業后,就需要相應的公共政策進行管理和支持。本文從科技創新體系、政策、制度完善視角入手,對知識產權公正政策體系進行完善,以期能夠達到預期的研究目標。
關鍵詞:科技;創新;政策;體制
所謂的技術創新是指企業應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模式,推動產品生產及開發,占據市場并實現市場價值的過程。但由于國內知識產權公共政策處于發展階段,很多制度機制和實踐流程需要不斷完善,形成符合發展需求的支持系統。為全面提升技術創新效率,我國需要構建知識產權公正政策服務體系,為技術創新提供環境支持。
一、科技創新體系、制度和政策完善
(一)建立企業科技創新組織與運行機制
在我國,科技創新人員不足對企業科技創新有著極大的影響,現有的創新研發體系也存在運轉效率低下問題,沒有建立起符合企業發展的科技創新模式,是國內企業創新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隨著國內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大中型國有企業的技術儲備、隊伍建設及創新機制發展反而呈現出弱化趨勢,如企業選擇減員增效發展策略,往往會選擇將研發部門優先消減,原因在于研發部門成果產出及轉化率較低,無法達到企業的發展需求,不如直接購買來的直接和高效。另外,企業出于規避風險訴求,認為科技創新本身具有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等特征,企業一般不愿意進行大量的投入與創新,而是熱衷于直接購買設備和技術,盡快實現產業升級換代。其結果是:隨著技術升級換代加速,在產業技術、儀器、設備等方面逐漸受制于人,國內同類產業都略滯后于技術引進國,使得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始終無法達到極致,必然對體系發展產生極大的制約效果。從長遠發展來看,可能會對經濟持續發展和安全產生影響,不利于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目標。因此,建立與科技創新匹配的運行機制是重中之重,以市場發展趨勢及方向為牽引,以研發中心、創新中心、工程中心等為具體表現形式;從科技創新機制來看,必須要建立擁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開發及應用的體系,全面實現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目標。以創新組織為依托,大力加強優秀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推動產業發展的內在聯系,建立相互作用系統。
(二)持續優化國內科技管理體制
科技創新并非無序發展狀態,而是應當建立在嚴格管理基礎上的發展體系。在科技管理系統支持,不斷強化企業在創新格局中的地位。一方面,轉變科技管理體制。以往科學管理將關注點放在成果轉化上,出現“重結果,輕過程”的問題,而從實踐特征來看,90%的創新都是失敗的,導致很多企業開始降低創新熱忱。因此,必須要將知識產權管理與科學管理融合在一起,以創新目標為牽引,通過有效的知識產權管理保證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加強科技管理體系改革,必須要全面提升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地位優勢,真正將其作為科技創新主體去看待。一是建立創新人才流動機制。依托項目牽引、定向培訓等方式,對科技創新人才的流動進行引導,讓企業發揮出最大限度的人才吸附功能,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二是建立激勵體系。企業應當加強激勵體系建設,為推動領域創新提供支持。激勵不僅僅要關注結果和轉化,更應當關注創新的過程,才能夠調動人員創新的積極性。三是完善科技創新政策。將科技創新與政策掛鉤,依托公共政策構建良好的創新環境,確保科技管理、政策機制、知識產權有效結合,達到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目標。四是讓企業成為創新主體。在國家科技中長期計劃、國家科技創新計劃當中,必須要樹立企業主體思維,誰研發、誰轉化、誰發展,讓研發主體成為直接得利者,才能夠最大限度調動他們的研發熱情。
二、知識產權公共政策的完善
知識產權戰略的發展離不開公共政策環境的支持,必須要從戰略視角解讀兩者之間的有關系,以便于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技術創新的意義。從實踐地位分析,知識產權戰略是公共政策法治化和法治體系政策化的完美結合,對于推動知識產權發展作用重大。與此同時,知識產權政策也是實現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保障,能夠對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目標、重點、內容等要素進行規范和優化。基于此,國內學者認為應當從“三個統籌”入手,以期能夠實現預期的研究目標:一是統籌知識產權領域公共政策。要確保將所相關的政策融合一體,消除法律制度、管理制度及其它制度體系間的沖突及矛盾,為科技創新提供有效的支持。二是統籌知識產權及其它政策體系。建立知識產權制度與創新、貿易、市場競爭及公共衛生等領域的政策,充分發揮知識產權的積極作用,讓所有關聯體系都能夠良性對接。三是統籌國內外知識產權政策。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全面發展,對外貿易總量必然會迅速提升,通過將國內國外知識產權政策進行對接,能夠更好的讓國內科技創新成果走向世界。通過“三方面統籌”,能夠讓知識產權政策更好的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真正實現“知識產權強國”之目標。
三、結論
綜上所述,構建完善的知識產權公共策略對于推動知識產權戰略與技術創新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目前國內知識產權政策還存在體系不夠完善、內容不夠協調、執行不夠到位、反饋不夠及時等特點,對于國內科技創新產業有著一定的制約和影響。因此,需要通過持續提升公共政策水平,完善相關政策內容,以促進我國技術創新產業的全面發展,有效提升我國科技創新提供有效支持,爭取在更多的領域獲得重大突破,成為知識產權強國。
參考文獻:
[1]李超.我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中的政府支出責任研究[D].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2016.
[2]馮曉青.科技創新體制與我國知識產權公共政策的完善[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4(02):53-57.
作者簡介:
1.陸磊(出生年月:1996.10.02)性別:男民族:壯族籍貫(精確到市):廣西南寧;學歷:本科;研究方向:;
2.吳志鋒(出生年月:1997.01.18)民族:漢族;籍貫:江西省上饒市;
3.程國慶(出生年月1997.10.01)性別:男? 民族:漢族;籍貫:重慶市南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