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萍 王鳳蓮 楊帆
摘 ? 要:主要論述天保工程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占據的獨特地位,以及其給林業發展帶來的前景。秉持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將天保工程與時代進步相結合,闡述了天保工程在林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獨特意義,并得出了只有實施天保工程才能夠保持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結論,從而更深層次地認識到要想做好林業工程建設,需要實施天保工程這一重要意義。
關鍵詞:天保工程;林業可持續發展;必然選擇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們逐漸將目光聚焦于科學合理發展的理念上,使林業實現了在資源環境及經濟等方面的協調發展。秉持著生態文明理念,做好林業工程的建設,在林業工程發展過程中實施科學發展觀,并從理論及實踐的角度出發,考慮到林業發展的主要實質、內涵及要求等,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1]。在林業發展中,通過禁止伐木及植樹造林,減少各行各業中木材的使用量,有計劃、有條理地尋找林業產物的代替物,從而保證天然森林進一步休養生息。通過大量的植樹造林、種樹種草,進一步恢復林業生長,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
1 ? 在林業中實施天保工程的重要意義
大量的森林不僅能夠防風固沙,形成一道天然的防線,還能很好地涵養水源。正因為綠色森林儲藏的水源能夠保證糧食生產,并且在干旱地區降水量較少的條件之下,還能夠通過樹林良好的防風固沙及儲水能力,幫助干旱地區維持其生態環境穩定。如果這一綠色屏障遭到破壞,要想對林業進行恢復或者再次復制,就要面臨極大的挑戰,想要恢復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就要求人們將目光聚焦于環保上,在樹木的使用方面秉承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2]。
2 ? 在林業當中實施天保工程取得良好的成效
在林業中實施天保工程,是指在林業建設的過程中,將建設方向從主要生產木材到保護生態環境方向轉變。而之所以要在林業工程中實施天保工程,主要是因為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踐行了科學發展觀。自天保工程實施以來,不僅保證了木材的產量,使其滿足人們生產需求,還做好了森林的保護以及森林資源的合理配置。通過合理的分流,實現了工程區的轉移及更好地調整產業鏈,以上幾個階段的成果進一步證實了實施天保工程的積極意義[3-4]。
自從天保工程實施以來,森林資源在不斷增加,森林面積也在不斷擴大,森林的總體質量及林地的生態環境等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與此同時,綠色植物的不斷生長使得當地的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生態結構不斷優化,生物多樣性得到了有效保護[5]。
3 ? 林業的發展方向發生了改變
實施天保工程以來,林業產業逐漸向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發展。在林業產業發展的同時,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及建設,打破了傳統的經營理念,將發展方向從木材生產轉變為生態環境保護。通過與科技的完美結合,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投入到林業建設,實現了企業產量及生態環境保護二者的平衡,使林業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擺脫過度砍伐的局面。同時,也改變了行業的發展方向,將林業發展重心轉移到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需求、服從并服務于構建和諧社會目標、生態建設。
4 ? 天保工程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要求
自天保工程實施以來,一直秉承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保持經營模式向著可持續發展方向前進。不斷地將林業企業生產和保護生態環境有機結合,保持森林生態系統穩定發展,使生物多樣性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在天保工程實施過程中,通過天然林禁伐,大幅減少商品木材產量,加強封山育林,既減緩了對森林資源的過度利用,又解決了我國天然林的休養生息和恢復發展問題。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實現了資源的快速增長。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促進林業的發展,還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樹木培育[6]。
5 ? 結束語
總之,天然林保護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中森林經營的體制必須逐步完善,建立可持續發展道路,這樣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生態系統,幫助林業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 1 ] 劉曉蓉.實施天保工程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J].現代園藝,2018,372(24):145-146.
[ 2 ] 馬學忠.實施天保工程實現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淺談[J].農家參謀,2017(12):36.
[ 3 ] 陸敢.探討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營林造林工作舉措[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9(9):40,42.
[ 4 ] 肖江輝,黃代維.林業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現代園藝,2019(18):226-227.
[ 5 ] 肖婧儀,薛永基,王明天.農林業區域創業可持續發展系統動力學建模與分析——以福建省永安市為例[J].林業經濟,2019,41(9):112-117.
[ 6 ] 盧小剛,曹永輝.林木苗圃育苗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9(18):87-89.
(收稿日期: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