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雪成
摘 ? 要:目前,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現代農業裝備和科學得到了有效融合,促進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然而,新時期隨著我國國策對農業技術推廣事業的傾斜,有效地提升了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效率。基于此,主要分析了新時期農業新技術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問題;對策
農業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利用農業技術可以有效地開發土地資源的潛能,確保農業生產活動的有效實施。在新時期,農業新技術推廣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在解決過程中需要各個部門加強配合,從實踐過程中找到科學的解決辦法,將新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活動中,可以促進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對農業經濟發展和社會現代化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
1 ? 農業技術推廣的概念
1.1 ? 農業技術推廣的狹義概念
農業技術推廣狹義的理解是指推廣種植業和改良農業技術,從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具體來說,通過合理的方式向農民介紹和傳授科研機構的研究成果,從而使農戶快速掌握新技能和知識,更有效地將這些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從而提升農作物產量和農民收入。
1.2 ? 農業技術推廣的廣義概念
農業技術推廣主要是針對農業種植人員、從事農業產業的企業,尤其是需要向農業技術部門推廣新技術和種植方式,其中主要包含傳授種植人員最先進的技術,組織農業生產人員學科技、用科技,把科技轉變為生產力,為農業生產迅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1]。
2 ? 新時期農業新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 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素質有待提升
當前,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存在工作人員流動性比較大、老齡化嚴重、專業人員缺乏、實踐經驗缺乏及學歷比較低等問題。一些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自身并沒有從事過農技推廣工作,通常是從其他工作崗位調轉過來的,并不利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
2.2 ? 農業技術推廣與科技研發結合不緊密
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要將科研成果逐步轉化為生產力,從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但是,當前我國并不能有效地將農技推廣與新科技研發充分結合起來,從而導致科研成果轉化率比較低。
2.3 ?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不合理
當前,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結構中主要包含權利、財務、人員三方面,出現了縣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嚴重脫離了鄉級推廣農技部門的業務鏈等問題。經過相關調查表明,很多區域并沒有構建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鄉級或縣級農業技術推廣的部門出現脫節等管理狀況,阻礙了農業技術人員推廣工作的順利實施,后續工作很容易出現問題。
2.4 ? 農民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在開展農業技術推廣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農戶的具體需求,從而充分發揮出技術的價值。但是,很多推廣機構和工作人員并不了解農民的具體需求,經常會出現答非所問的狀況。其次,在對農民開展技術推廣的時候,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如果只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推廣,很容易出現農民無法有效接受新技術,直接影響到技術推廣進度和效率[2]。
3 ? 新時期農業新技術推廣對策
3.1 ?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在農業新技術推廣過程中,資金問題是限制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政府部門加大了農業新技術推廣方面的資金投入,保障推廣經費,是提升推廣質量的關鍵。為此,一方面要積極拓寬經費來源,另一方面要規范經費使用管理。同時,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根據農技推廣需要,跟進對應的政策扶持,鼓勵企業、公益組織、個體等多渠道加大農技推廣的經費投入。第二,規范農技經費使用管理,確保公開、透明。在農技推廣項目的選擇上,農技站可作為第三方購買方,通過招標的形式購進推廣項目,在賬面上保證使用資金的透明、合理、高效。第三,國家下撥的專項經費應做到專款管理、專款專用,努力實現政務公開。同時,加大非法挪用專項資金的懲處力度,杜絕各種克扣腐敗現象,確保專款專用的下放渠道,顯著提升農技推廣經費的使用效率。
3.2 ? 創新科研合作模式,提高技術成果轉化速率
新時期,通過充分發揮科研合作的價值,可以擴大農業技術推廣范圍,應用新型的科研合作方式要全面分析農業發展需求,從而合理地實施科研活動。只有全面掌握農民的基本要求,才能有效轉化農業成果。從而達到預期效果。目前,農業科研機構的合作模式要進行不斷優化和創新,從而使農業新技術推廣達到統一化管理的效果,保證技術推廣和科研工作的緊密聯系[3]。
3.3 ? 提高技術推廣人員專業素質
新時期,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技術管理工作比較復雜,由于獲取信息渠道比較多,并不能全面地掌握技術管理的具體信息。因此,目前要構建完整的農業技術管理制度,確定科學的管理流程,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方式,保障農業技術管理體系的建立,從而擴大農業技術推廣范圍,提升推廣的效率。在技術推廣體系中,技術人員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全面提升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技術管理部門要積極引進綜合性人才,提升技術推廣隊伍的專業水平,從而有效地對農業生產活動進行技術指導。并且,要定期對技術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不斷提升他們的專業素質和知識儲備,防止由于人為因素限制農業新技術的推廣[4]。
3.4 ? 構建新型推廣體系
隨著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立,促進了農業技術的市場化發展,逐步取代了行政主體農業技術推廣的模式。通過相關實踐表明,以市場為主體的農業推廣方式更具有活力。因此,在構建信息推廣體系的過程中要嚴格根據市場經濟特征,根據市場具體需求制定科學的種植方案,避免出現盲目種植的情況。
3.5 ? 全面提升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質量
農業技術推廣技術直接關系到農業技術的工作效率。因此,要運用不同的方法提升推廣質量,可以通過構建專業技術協會和培養農民帶頭人等方式實現。此外,在農業技術協會中要全面培養學生的生產經驗和文化素養。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仍然應用比較傳統的農業工具和農業科技知識。然而,由于我國的面積遼闊,自然環境比較復雜,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農業中也廣泛應用到新技術,由于我國的農業科技基礎比較薄弱,農民的知識水平有限,新技術推廣逐漸受到廣泛關注。
參考文獻:
[ 1 ] 王庭建,曾顯斌.探討新時期農業新技術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7(6):173-174.
[ 2 ] 王忠.農業新技術推廣的有效策略分析[J].農家科技,2017(1):298.
[ 3 ] 者艷芬.新時期農業新技術推廣工作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工程技術,2018,38(23):15.
[4 ] 徐福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8(9):223.
(收稿日期:201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