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霽虹 張易南
張晶,長春市第三十中學校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國家級骨干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中小學外語名教師。
長春市第三十中學秉持“溫度教育”的辦學理念,堅持科技立校,信息興校,引領教師在設施建設、課堂教學、學生培養等方面進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從而使學校率先迎來了數字化教育教學的春天。
組建隊伍,加強管理
長春市第三十中學是朝陽區首批數字化校園試點學校。學校成立了以校長張晶為組長,以負責電教工作的副校長為副組長,以綜合組主任為主管領導的數字化領導小組。同時,學校調整教務處的部分職能,增設電教主任,吸納信息教師和各學科骨干教師為組員,整合建成學校的信息技術中心,并制訂《數字化校園信息管理條例》,以全面科學的考核機制,激勵教師主動使用數字化手段促進教育教學。
健全體系,拓寬視野
為加快數字校園的建設速度,在朝陽區教育局的鼎力支持下,學校完成了信息技術裝備的升級換代,并對校園網絡進行了全面改造,實現了網絡全覆蓋,通訊無障礙。目前,學校擁有計算機網絡教室、自動錄播室等專門的數字科室;擁有教學一體機、云資源數字圖書館、閱卷系統、英語聽讀考試系統等設備和資源;每位教師既有臺式的辦公電腦,又有便于課堂教學使用的平板電腦;每個班級都安裝了涵蓋電子白板、實物投影等多媒體“班班通”設備,為數字化校園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采訪中張晶介紹說。
開展活動,催生能力
學校高度重視對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多次組織課件制作培訓、班級多媒體網絡教學培訓等,并舉辦相關的競賽活動,促使全校教師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大幅度提高,達到了“以賽促訓”的目的。
據張晶介紹,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學校全體一線教師都進行了網絡曬課,先后有王麗輝、張云等多名教師獲得部級、省級和市級獎項;在朝陽區現代杯大賽、微課大賽、NOC大賽、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大賽中,先后有周麗瑩、楊紅等多名教師獲得一等獎;在學校以“信息技術與五化課堂的深度融合,打造溫度課堂”為主題的教學展示課活動中,每位教師都能熟練使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李丹、朱效達兩位教師嘗試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的探索;在“教師全員錄課和反思”活動中,更呈現出了Pad教學機“人人會用、人人在用、課課必用”的態勢。學校期待通過教師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和實踐,通過對教師教學視頻的分析,引領教師進入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深水區,得出教育技術深度應用的基本規則,尋找到卓越教師培養體系的科學支點,使課堂更有趣味性和實效性。
學校還承辦了以“融合信息技術、構建高效課堂、助推教育發展”為主題的長春市信息技術應用現場會及長春市中小學教師智慧教育研究培訓會和朝陽區基礎教育信息化平臺應用現場會。
另外,張晶介紹說,2016年6月學校迎來了國外的第一批客人,他們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產生了濃厚興趣,并對數字化校園工作十分認可;一周之后,他們再次來校參觀,并以最快的速度、最誠懇的態度與學校結為國際姊妹校。這正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給學校教育教學帶來的福祉!
在建設數字校園的過程中,張晶還把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她認為教育不能只顧眼前,看得遠才能贏得未來。因此,學校確立了信息技術的應用要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理解和運用;要通過信息技術的提升,使孩子靈魂的廣度和寬度得以拓展,使他們能在未來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擁有處變不驚的內心的發展初衷。因此,學校不但連續三年組織學生在網絡上進行“三防”網絡競賽活動,把學校和平臺資源對每個學生免費開放;而且把“人人通”帳號下發到班級,讓學生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學習各科內容;同時學校還組建了STEAM團隊和3D機器人社團。
在參觀學校信息技術教育成果時,張晶表示,身處教育4.0時代,為了更好地應對被互聯網“養大”的孩子們,學校將進一步完善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大數據評價體系,讓學習更有效發生,學生更科學成長,教師更迅速成熟;并將努力運用信息技術為“溫度教育”插上騰飛的翅膀,使學校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