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守愛
剛上班時外出聽課,看到大城市的學生在多媒體的教學環境中學習數學興趣盎然,那時候就想如果自己有幸擁有這樣的設備進行教學,那該有多好。隨著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現代技術正在不斷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自己所在的學校也在多年前就擁有了多媒體設備,自己在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時候,也有著諸多感悟。
一、在趣味的多媒體教學中,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小學生年齡小,生性好動,自控能力差,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使學生對數學望而卻步,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思維的發展也將被抑制。而形象生動的多媒體教學能使抽象的數學問題生活化,枯燥的數學問題趣味化,靜止的數學問題動態化,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下,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情緒愉悅化。這些特點,對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以發揮有著顯著作用。
如在教學“正比例和反比例”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我設計了幾組不同的實驗。第一組是幾個底面積一樣的杯子,通過多媒體課件往杯子里倒入不同體積的水,讓學生感受到杯子的底面積不變,水的高度變了,體積也隨著變化,從而生動形象地理解了什么是相關聯的量。學生在觀察,分析討論后得到了“圓柱體積∶圓柱的高=底面積(一定)”這一關系式。再讓學生在書上找正比例的定義,讓學生自己判斷這兩個相關聯的量成什么比例。我設計的第二組課件就是往大小不同的杯子里倒入同體積的水,讓學生觀察底面積和高這兩個相關聯的量是不是還是成正比例,從而順利地進行反比例教學。在這樣動態地教學中,讓學生經歷了觀察、分析、討論這種探究過程,從生動形象直觀的角度上讓學生直面正比例和反比例概念的本質,建立了數學模型。讓學生在找變與不變的本質的時候,體會到變化的規律中隱藏著不變的道理。使正比例和反比例這種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活中的知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數學感興趣了,學生就會喜歡思考與數學相關的知識,那么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會得到不斷地發展。
二、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具體情境,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讓數學學習走進學生的生活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我們學習數學的終極目標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與生活有關的問題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促使學生的思維發展,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發現。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形象生動地創造出與現實生活相關的生活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身邊到處有數學,讓他們認識到學習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數學的學習就是為了服務于人們的生活。
如在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設計包裝箱”的教學的時候,我帶領學生進入學校的電腦室上課。我先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了學生們常用來包書本的書皮,問問大家這樣包裝的好處,然后出示了一份某牛奶公司征集牛奶包裝箱的設計郵件,并告知學生在討論之后就可以在電腦上將自己小組的設計呈現出來。學生在電腦上操作,并不是簡單的操作,他們要將自己的想法在電腦上呈現出來,通過他們的設計就能看出他們的思維過程,信息技術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在繪制過程中,使數與圖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發展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又如在教學“圓的認識”的時候,我先設計了一組騎單車比賽的教學情境,但是每輛單車的車輪是不一樣的,有長方形的,有正方形的,有橢圓形的,有三角形的,有圓形的。先讓學生猜想哪輛車坐得最舒服,而且有可能獲得第一。在學生充分的猜想之后,再出示比賽騎車的畫面。接著和學生一起討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很自然地進入到了新知的教學。
三、在探究新知時,利用多媒體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教學中的重點,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多媒體教學可以在學生學習中將難懂的知識得以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感覺到知識的深奧性,能夠在直觀的情境中掌握知識的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只有當學生掌握知識的重點,突破難點的情況下,才能談得上提高教學質量。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使學生清楚地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概念,獲得正確的結論,樹立學習信心。
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時,這節知識的難點是將圓柱進行切割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之后,拼成的長方體和圓柱之間的聯系。如果不借助多媒體教學,憑著學生的想象,大部分學生無法理解將一個圓柱拼成一個長方體,圓柱和長方體體積及表面積之間的聯系。通過課件演示,學生不僅知道了拼的方法,還找出來它們體積和表面積之間的聯系,突破了教學中的難點,為后續學習提供了方便。
但需要強調的是,在應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時,教師事前要做好備課工作,充分地了解學生,讀懂教材,教師要找準多媒體的運用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設計出切實可用的多媒體教學課件,發揮信息技術在我們教學中的最大功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使學生能夠通過多媒體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輕松,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