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
人生路上,踏過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支教生活,留下的每一處足跡都是一段美好的歷程。
——題記
“蘇陜協作”心相系,“山海有約”情相連。2018年10月,因為蘇陜扶貧協作,我和支教小伙伴從江蘇如東南黃海邊飛越千里山水,來到了人杰地靈、底蘊深厚的陜西漢中南鄭區支教,人生因此有了一段不同尋常的歷程。
一、山海有約,播撒愛的種子
來到南鄭的第一天,我們就組建了臨時黨支部,策劃了“山海有約”送教活動。第一站來到胡家營鎮中心小學,撲面而來的是老師們如火如荼的教育熱情,還有山里學生燦爛可愛的笑臉,像映山紅那樣火熱,立刻溫暖了我的心。我不禁默默地思考:短暫的支教生活,我能為他們留下點什么呢?
給學生們上完課,我找到了答案。我送教的是六年級語文《跑進家來的松鼠》。課堂上,我緊扣語言文字的建構與運用,通過品味、勾連、比較、拓展等閱讀方式,巧妙引導學生在富有情趣的語言實踐中發現文字密碼,學習言語表達。下課了,學生們依然沉浸在故事接龍的快樂之中,不舍得散去。他們的語文老師馬瑩激動地說:“聽了您的課,我才發現課堂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平時我上課,就是自己一味地‘講’,很少關注學生的興趣和思維發展,難怪學生感到無趣!”聽了她的話,我豁然開朗:短短半年的時間,我們可以留下的不只是知識的傳授,更應是努力轉變山區教師、家長的教育觀念,去引領山區學生人文素養和人格養成的教育。下午,我特地和老師們分享了基于兒童立場的語文教學觀,鼓勵大家關注山區學生的生命成長,讓學生們站在課堂正中央。講座結束,老師們紛紛提出希望能把講座內容發給他們,我也現場和馬瑩老師結為師徒。
后來,每至一處,我們不僅上課、做講座,還會組織教師座談,參與聽課、點評,與青年教師簽訂幫扶協議,無私地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和體會。
2019年3月,在工作中我腳部受傷,導致左腳掌骨裂,醫生讓我臥床休息,不能下地行走。恰巧第二天、第三天要到紅廟鎮、牟家壩鎮送教,南鄭教體局科長吳建勤打電話給我,準備把語文送教活動取消。想到老師和學生們失望的眼神,我婉言謝絕。
看到我一瘸一拐地走上講臺,老師和學生們都格外專注和投入。課后,高家嶺完全小學的裴蕾老師感慨道:“趙老師的精神令我感動,這是我入職以來最寶貴的一次學習體驗。我會把此次的收獲融入今后的教學中,堅定信念,朝著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方向努力前行。”情真意切的話語,讓我覺得自己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現在,我的手機里多了一個特殊的微信群——“山海有約,牽手語文”,這里是我和南鄭語文人為山區學生攜手共建的語文家園。
二、鴻雁傳書,綻放愛的芬芳
離開如東前,雖然一再隱瞞,但我要到陜西支教的消息還是在班里傳開了,家長和學生們都流露出眾多不舍。來到南鄭,山這邊、海那邊的學生,都成了我心頭的牽掛。我把支教生活的圖片、視頻發到QQ動態和微信朋友圈,家鄉的師生家長都特別關注,這讓我怦然心動:山海之間,不一樣的人文風情,不一樣的學習生活,我不正是兩地文化和友誼的使者嗎?
我連線家鄉的學生,一起為漢山的學生精心準備了一份視頻禮物。視頻里不僅有美麗的南黃海風情,更有千里之外的如東縣洋口小學501班學生的熱情問候。2018年11月28日下午,我帶著禮物走進漢山街道辦事處中心小學五年級教室。由此,一場跨越山水的“兩地書·山海情”書信文化交流活動正式拉開了帷幕。
欣賞著海風海韻,漢山的學生不住地問:“海是不是特別大?”“跨海大橋是不是特別長?”……看到海邊小伙伴的歡迎視頻,他們更興奮了,提出要寫信把南鄭的風景、美食、漢文化介紹給對方。王剛華、程會英、王瑞玲三位任課教師也一起加入到書信指導活動中,我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山海之間的信使。
很快,一封封回信像一朵朵五彩的云霞,從海的那邊飄進了漢山的校園。李昊冉同學把信紙遞到我面前,高興地說:“趙老師,你快聞聞,這信紙上有海鮮的味道!”雷云璽同學高舉著漁港照片,興奮地說:“哇,好漂亮的海啊!”馬文樂同學驚喜地喊道:“快看,我這兒有條貝殼手鏈!”……
暖暖的視頻,熱情的問候,甜甜的笑容,傳遞著深深的情意;清香的信箋,溫馨的話語,貼心的禮物,綻放著愛的芬芳,架起兩地友誼的橋梁。
三、千里捐贈,傳遞愛的力量
初到南鄭,山區貧困生的學習生活讓我一直很牽掛。每次送教活動,我們都會去看望他們。記得去南鄭區湘水鎮中心小學送教,我們一路顛簸,好不容易來到大山深處的貧困學生小文的家:泥坯房的門窗破破爛爛,墻壁縫隙能伸進去兩根手指;屋內地面坑坑洼洼,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這樣的生活場景觸動了我們一行人,我們把嶄新的學習用品和愛心捐款交給小文,勉勵他好好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
在漢山街道辦事處中心小學,羅暉校長告訴我學校現有建檔立卡的貧困生42名。在如東縣閱讀者協會會長孫陳建的指導下,我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對貧困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調研,初步了解了這些學生的閱讀現狀。在答卷中,學生們有的希望學校的圖書角能增添更多新書,有的希望能有更多的閱讀時間,還有的希望老師多推薦一些優秀讀物……學生們強烈的閱讀需求帶給我深深的震撼,我決定為他們做點什么。
正趕上回如東參加活動,我立刻把山區學校的情況介紹給班上的學生,學生們紛紛提出要把自己的書贈送給他們。這是個好點子!我們一起向全校發出“好書共讀”的倡議,呼吁全體師生喚醒“沉睡的書籍”,與漢山的學生一起品味共讀的快樂,傳遞心中的愛和夢想。2019年元旦過后,十多箱滿承著濃濃深情的書籍飛越千里,來到了漢山街道辦事處中心小學學生們的手中。我還利用課余時間輔導這些學生閱讀和寫作,盡自己的力量,成就學生們心中的夢想,他們的習作也相繼發表在各類刊物上。
山海有約、鴻雁傳書、千里捐贈,開啟了一段又一段愛的旅程。那一張張美好的笑臉,都深深地映照在我心里。轉眼,半年的支教生活就快結束了,但一個美好的愿望卻始終綻放在我心里——我愿做山海之間的使者,讓愛在青山綠水間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