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典福
“小學英語課堂活動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中心,以創設學習英語的氛圍,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的,旨在建立以活動促發展的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是單純的說說、唱唱或跳跳等某一個環節的教學活動,也不是單純的活動課程,而是面向全體學生。全方位、全感官和全過程的促進師生多元互動的一種教學模式。
“小學英語課堂活動教學”力主改變以知識為本位、以教師為中心的創造和灌輸的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的自主活動和主動探索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全面參于多樣的實踐活動,形成一個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全面發展,筆者把課堂教學活動分為以下兩類:
這類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形式:各種語言技能的融合活動。這種活動主要是只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的互相融合。在課堂教學中,筆者注重了聽、說、讀、寫之間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并適當地提升了讀和寫的地位。
筆者在訓練語言技能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不提倡單純機械化的字母、單詞、或句子的抄寫或不切實際的全能培養;而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結合教材中的知識點和生活中發生的事,為學生提供范本,讓學生自己寫句子和短文。學生在寫的過程中按照“說出單詞——認讀單詞——運用單詞——書寫句子——朗讀句子”的步驟,所寫出的句子由少到多,由短到長,一些基本的語法規則在寫的過程中極易掌握和鞏固,一些日常對話也能在寫的過程中脫口而出。
聽說讀技能的培養也能促進寫的技能的培養。例如單詞接龍,學生在聽說的過程中注意了單詞結尾字母的發音,掌握了發音和字母的聯系(例如,b和t);在書寫和聽寫的過程中培養了根據發音寫單詞的習慣。注重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出發,剛開始寫句子時可以采取圖文并茂的形式,讓學生看圖寫話或看畫插圖,并注意收集學生的好作品。培養學生讀和寫的興趣還可以根據單詞的形象特證來記憶單詞,例如;“eye”是兩只眼睛在旁邊,中間一個大鼻梁;里面有兩只好奇的眼睛;加強認讀記憶。又如:我編了一個順口溜來記憶單詞,“hand手,foot腳,leg,leg快快跑”學生很容易接受。據有關資料記載:一個人一生的記憶的85%都是靠視覺得來的,11%是靠婷覺得來,其余的3%到4%是嗅覺和觸覺。當然,學習者個體不同,這個數字比例會有差異。比如,畫家的視覺記憶力遠遠超越于音樂家,而聽覺記憶力則大大遜色于后者。就一個人而言,不同的年齡階段,各種記憶力也不相同,學生時期聽覺記憶占據重要的地位,但離校后的學習主要靠視覺記憶。然而,無論是何種人,在任何年齡段,廣泛采用多種記憶,其記憶的速度、深度準確度都會優于單一的記憶方法。就是說,在記憶英語詞匯時,要眼耳手腦多感官并用,用眼睛去閱覽,用口去讀音,用手指去指示,用心去記憶。這樣一來,通過多感官并用,觀其形,讀其音,明其義,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學生整體運用語言的能錄也會大大提高。
創造性活動主要體現在學生床行的運用語言上。筆者采用的做法主要有:
(1)課本劇改編。在改編過程中,學生可利用已有的經驗,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學生在改編的過程中,結合了本國的文化,既提高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又加深了對英語的認識。
(2)對話表演。對話表演涉及劇本賞析、劇本改編、道具使用、語音、語調、表情等。學生通過表演對話可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又可以打破原有的語言限制,適當的擴展語言,對話表演不僅能使學生之間用英語進行交流,還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3)猜謎游戲。猜謎游戲各種各樣,在教學中簡便易行。我在教學“My schoolbag”課文時,我首先在包里放了一些東西,讓學生反復用英語猜。集體競技游戲是在熱烈的氣氛中進行的,一般有男女生搶答、分組搶答、連鎖搶答等。又如,說要表現“I am cold”時,我做出發抖的樣子,邊做邊說“I am cold”.”I am very cold等句子,然后在穿上衣服,假裝很暖和的樣子,再說:”I am not cold,讓學生模仿表演。看似簡單的游戲卻能給學生帶來很愉悅的享受。
在此教學活動模式下,學生的思維靈活性日益增強,學習效率不斷提高,從而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營造了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學英語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