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鵬 王勇
摘要:隨著不可預料的火災的不斷發生,我國正在進一步提高消防隊伍的工作能力。然而有時在救火的過程中消防員只是注意到火災的撲滅,不可避免對環境造成了污染?,F在,因為救火導致的土壤污染、水污染等事件已然存在。本文將通過討論在救火過程中發生的環境污染的問題,然后提出有關的改革措施,保證消防工作的有效開展,為人們打造良好生活環境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消防滅火;救援;環境污染;措施
一、消防滅火救援中造成環境污染的原因
(一)消防人員環境保護意識不夠
一旦有火災首先要做的就是救人于水火之中,由于這樣的意識和法律規定,就致使消防人員在救火的過程中首先關注的是人的安全,而忽視了環境保護。在一些污染物的爆炸過程中,沒有注意到這是污染物的爆炸,滅火之后沒有對廢棄物進行處理,這些污染物滲透到土壤中就會對土壤造成污染。一些發達國家在救火過程中的環保意識比較強烈,而且對此有著明確的法律規定,假設在救火的過程中污染了水資源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但我國現在對消防滅火救援導致的環境污染還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消防人員關于環境保護意識不夠,對于在滅火過程中造成環境污染的后果也沒有明確認識。
(二)未建立起完善的應急機制
現在的消防部門對人的重視程度在逐漸加強,發生火災首先考慮的就是人的感受,但是忽視了環境保護。滅火之后,怎樣處理滅火之后的廢棄物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但是在我國還沒有相應的規定該怎樣進行廢棄物的處理。另外,政府也沒有對滅火應急方案進行有效的監控,即使存在這樣的應急監控但是沒有相應的技術支持也是不行的。
(三)消防滅火產品比較落后
現在我國的滅火技術不是很進步,實際上很多的滅火產品質量并不是很好,也就沒有環保作用可言,市場上對這種類型的產品并沒有過多的監督和管理,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在滅火的過程中造成環境的污染。例如泡沫滅火器就是對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的一種滅火產品,在生產和使用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因此,基于保護環境的理念應該提倡使用環保滅火器。
(四)設備設施的不完善,缺少預防和處置污染的專業性
消防員在進行滅火的過程中必然涉及消防器材的使用,只是具有一定的環境保護的意識是不夠的,消防器械的使用也需要考慮到環境保護。但是現在的消防器械有的還不具備保護環境的技術,這是我國消防事業缺少的一項技術,這就限制了滅火過程中對環境的保護。
二、解決消防滅火救援中環境污染問題的對策
(一)強化環境保護意識
完善消防滅火救援法律,是進行消防滅火過程中環境保護的基礎,我國應該加強環境保護的意識,按照我國消防救援工作的實際情況,對有關的消防工作人員進行有效的環保意識的培訓,加強其法律意識以及環保意識,在實踐中不斷加強法律制度,不斷強化有關消防的措施的科學性,盡量把消防對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對于石油、化學等造成的火災,要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把火撲滅。
(二)健全消防聯動機制
首先,國家應該建立健全有關的信息資源共享的制度,保證火災事件能夠快速擴散,保證消防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對于火災事故的處理辦法應該體現出靈活性和實用性,時人們面對火災時可以從容應對。
(三)創新研發科學環保的消防產品
現在我們在救火過程中所使用的消防產品有的對環境是有一定的破壞作用的,但是仍然還在使用。針對這樣的情況,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首先,加大資金的投入,研發具有環境保護功能的滅火產品。其次,加強對滅火的科學性的規劃,把滅火中對環境的污染降到最低。最后,制定應急的滅火措施,合理使用滅火的設備,避免給環境造成污染。
(四)完善消防滅火救援環境保護設施
首先,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利用資金或者政策支持的方式,去鼓勵進行保護環境的消防設施的研制和開發,加強消防的安全性。其次,消防部門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和有關的環保部門進行密切的配合,環保部門應該積極加入消防滅火的救援指導工作中來,對有關的消防滅火工作進行環保指導,加強對環境保護的力度。最后,要經常開展防火救援的培訓工作,加強他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
三、結語
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在進行現代化的建設中應該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力度,保證滅火工作和環境保護工作的同時進行。
參考文獻:
肖振邦.消防滅火救援中的環境污染問題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19).
胡寒曉.關于消防滅火救援中環境污染的問題和對策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