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虎,張澄瑩,許琨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12-0100-01 ? ? ? 中圖分類號: G725 ? ? ? 文獻標志碼: B
摘 ? 要:由于一些地區種植技術的落后以及氣候影響導致病蟲害增多等原因,使得水稻質量受到影響,造成農民生產積極性下降?;诖?,國家制定相關的政策以減輕農村勞動壓力和提高水稻產量等問題。通過對種植水稻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進行詳細分析,從而為提高水稻產量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規?;N植;病蟲害;防控技術
綠色防控是指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準則,其被廣泛應用于種植水稻中,這樣做不僅可以促進生物的多元化發展,而且還有利于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因病蟲害帶來的經濟損失[1]。過去的水稻種植模式比較分散,不能對病蟲害進行規模性控制,因此需要推廣規模化的種植方式,這樣有利于集中管理,可以更好地促進水稻病蟲害的綠色防控,從而提高水稻的產量。
1 ? 農業治理技術
1.1 ? 采用抵抗性品種
經過大量農業學家研究發現,在種植早晚水稻時,應該選擇品種良好、抵抗性強的水稻,從而減少病蟲害對水稻造成的傷害。
1.2 ? 深水滅蛹技術
農民通常都會在每年的3月下旬到4月上旬使用5~8次深水滅蛹技術,在水稻田中采用深水灌溉技術,可以淹滅大量的害蟲和蛹。根據實際情況,還可以結合雞鴨放養方式進行,滅蟲效果更為理想。
2 ? 原生態控制技術
可以利用生物多元化控制和利用病蟲害天敵進行綠色防控,從而提高規?;镜淖匀豢刂颇芰涂购獠∠x害的能力。
2.1 ? 利用害蟲天敵
在對水稻螟蟲進行控制時,可以放入螟蟲的天敵赤眼蜂。
操作方法:釋放20萬只/hm2螟蟲放入赤眼蜂,并且每次放蜂時間為7~15 d。水稻經過移植成活的時間間隔為8~11 d,在水稻田中放養16只/660 hm2雞鴨,因為雞鴨活動會導致稻田水變渾濁,因此在水稻抽穗時收回16只雞鴨,放養雞鴨的目的是捕食水稻中飛虱等有害病蟲,從而能夠保護水稻的生長環境。除此之外,還可以在水稻田周圍種植豆類植物引誘天敵,從而達到殺蟲的任務。
2.2 ? 人工控制
在水稻種植時,合理安排水稻田格局,從而保障水稻能夠健康生長。除此之外,在對早晚水稻進行種植時,應選擇一些品種優良、抗病性良好的水稻品種,減少適應能力差、容易患病的水稻,進而從根源上杜絕病蟲的影響[2]。
2.3 ? 定期清除雜草
水稻田中病蟲害增多也有可能是因為雜草多的原因。因此就需要種植戶對水稻田定期進行雜草處理,防止環境惡化,對水稻田造成嚴重影響。在水稻成熟時期,應對水稻采取統一、規范化的收割,并做好翻地工作。
3 ? 物理控制技術
3.1 ? 使用太陽能殺蟲技術
燈光技術指的是在水稻田中利用燈光來進行滅蟲。為了保證能夠有良好的誘殺效果,應將殺蟲燈設置離地面高度1.6~2.0 mm處,在2.6~3.6 hm2安裝1~2盞太陽能殺蟲燈。通過太陽能殺蟲技術對二化螟蟲、稻飛虱等進行滅蟲。每年的5月初到10月底為最佳滅蟲月,每天晚上19:00到隔天早上6:00為最佳滅蟲時間。
3.2 ? 利用工具引誘技術
在二化螟蟲初期放入捕獲工具,羽化結束時取回捕獲工具??梢栽谒咎锢?00~810 m2放置捕獲工具,在捕獲工具中設置1個誘芯,20~30 d換1次誘芯。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捕獲工具的使用率,可以將捕獲工具高出水稻高度10~20 cm,并且隨著水稻的增長而改變捕獲工具的高度。
4 ? 化學控制
4.1 ? 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
水稻在播種之前,應先對水稻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從根本上減低病蟲害的發生率。種植戶可以選擇3 mL濃度為25%的氰烯菌酯加上5~6.5 kg的稀釋液進行調配,再放入4.5~5.5 kg的種子進行攪拌,并充分浸泡60 h[3]。
4.2 ? 采用藥物殺蟲
控制水稻中的螟蟲和飛虱,可以使用5 g濃度為16%的咪鮮·殺螟丹和8 g濃度為25%的吡蚜酮。此外,還可以采用60 g/L的乙基多殺菌素的治療方法,從而達到防治水稻病蟲害的效果。
5 ? 結束語
總而言之,水稻的產量關系著國民經濟的增長,為了保障水稻的安全質量,就要對其進行有效管理。水稻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在水稻種植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且有利于環保概念的深入貫徹落實。將病蟲害綠色控制技術應用于水稻病蟲防護中,能夠實現生態農業的目標任務。規模化種植水稻可以使得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更加標準、統一化,能夠提高水稻的產量,因此值得廣大水稻種植戶全面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參考文獻:
[ 1 ] 沈承慶.推行規?;N植促進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J].農民致富之友,2018 (10):47.
[ 2 ] 高維學.淺談規?;N植促進水稻綠色防控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7(9):70.
[ 3 ] 韓加坤.濟寧市水稻種植全程綠色防控關鍵技術集成初探[J].中國農業信息,2015(20):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