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統計廳發布的《2018年出生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韓國總和生育率僅為0.98,即平均一名女性終生生產不到1名子女,是1970年統計以來的最低值。早在2016年,牛津大學人口學教授大衛·科爾曼就曾預言,韓國將成為第一個因人口減少而從地球上消失的國家。當時聽到這話,可能覺得是危言聳聽,現在看來,這個預言很可能變為現實。
消費已經進入分級時代。根據不同的人群,依照不同的消費需求、消費習慣甚至是年齡、興趣愛好等產生不同的消費理念、消費場景和消費行為。而人群經濟就是指以人群基本屬性、行動預判或者心理活動來劃分商品或服務。例如基本屬性方面,身體問題、興趣愛好、職業等分類方式。
消費分級使邊緣化人群迎來了春天。人群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小眾化,對于過去的消費市場來說,小眾化群體是被市場忽略的一部分群體;可當“90后”“00后”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小眾文化在他們之間流行開來,隨之被廣泛接受,于是出現了這樣一部分群體:他們年輕,有個性,覆蓋面廣,群體強大;包容性強,創新思維活躍,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強;消費能力高且穩定,具備良好的自我傳播,他們就是二次元群體。
二次元群體追求“極致美”,二次元的動漫人物大多是現實生活中無法找到的,他們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是虛擬的人,因此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從外貌、身材到性格都是完美的,既讓人賞心悅目,又讓人心生佩服;就如當年所有女孩都將流川楓、工藤新一等動漫人物作為自己心中的白馬王子,所有男孩都將雛田、娜美作為自己的女神;男孩子欣賞櫻木花道的無所畏懼、旋渦鳴人不服輸的那股勁、柯南的聰明睿智……
二次元群體粉絲黏性高,付費能力強,他們會買二次元周邊產品,例如抱枕、杯子、衣服等;喜歡收藏手辦,最近比較火的炒盲盒,就是基于二次元群體;很多炒盲盒的人為收集全喜愛的卡通人物,不惜花大價錢購買盲盒;像Molly、獨角獸、畢奇、吾皇萬睡、actoys貓鈴鐺、lego迷你人仔、sml盲盒都很受歡迎,盲盒最高溢價超過40倍,二次元群體著實令人驚訝的消費能力,也足以證明他們能為市場帶來巨大的消費價值。
二次元群體雖宅但不自閉,大眾觀點中的二次元群體大多是超級宅男宅女,其實不然,大多數二次元群體都愿意參加線下活動,如動漫展、音樂會、COSPIAY等活動。日本虛擬二次元偶像——初音未來,利用全息投影技術開演唱會,2011年7月美國洛杉磯演唱會,到場人數多達6000人,預售票兩周之內全部賣完。2013 年8月,日本舉辦初音未來魔法未來 2013演唱會,僅一天時間就吸引了1.4萬人參加。
邊緣化人群更加被市場所關注,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消費需求的改變。從前人們的消費習慣和心理是從眾心理居多,市場所供應的產品就是滿足這些具有相同消費審美和習慣的人群。可當消費群體轉移,經濟需求發生改變,個性化、差異化需求增大,母嬰兒童人群、銀發人群、藍領人群、小鎮青年人群、單身人群、養寵物人群、二次元人群等邊緣化人群進入市場的主舞臺,這些人群穩定的消費能力和專一的消費興趣,創造出更多經濟新機會。
日益增多的單身人群催生新消費——單身經濟。目前中國超2億的單身人群正成為拉動消費升級的主力軍,這些單身人群比起其他人群更有消費沖動和消費能力,“買我所愛,花我所賺”是他們的主張,更加注重自我享受、自我投資,花錢不手軟,自己高興就行。
不用羨慕國外的單身人群被商家各種寵愛,我國各商家也是為單身人群提供更多樣的服務。
迷你家電:海爾推出單身貴族迷你冰箱、迷你洗衣機,容量不大,身材小巧,節能效果非常好;瞄準單身消費人群,一人食堂開始火爆:吃火鍋最怕一個人,海底撈推出陪伴服務,如果在海底撈火鍋店內一人用餐,店家會為獨自用餐的消費者提供毛絨玩具作陪;外賣的興起為單身人群帶來了福音,自己不想做飯,又怕一人在外吃飯的尷尬,單身人群在外賣上貢獻了太多消費……
單身人群不僅推動了一人經濟市場活躍,更是連鎖反應衍生出寵物經濟和銀發經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帶來了新的商機。
小眾人群產生小產業,小產業下蘊藏著大市場。2019年是人口紅利消退的一年,卻是人群經濟的元年,中國正處于經濟升級轉型時期,人群經濟能夠拉動內需增長,給予了人群經濟更多發展空間,人群經濟所表現出的巨大市場潛力,要想使小眾人群的產業釋放出無限潛力,就要不斷進行創新。
創新改變世界,微創新創造偉大產品。人類的進步、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創新,如果想要從小眾人群中找到商機,我們就需要談到一個概念——微創新。
微創新是什么?微創新不是單純的技術創新,而是更注重用戶體驗驅動的應用創新。在微創新的邏輯中,技術并不重要,用戶體驗才是王道。小眾人群的崛起,正是基于微創新的幾大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小,小是微創新的關鍵點,360董事長周鴻祎談到微創新時稱:“你的產品可以不完美,但是只要能打動用戶心里最甜的那個點,把一個問題解決好,有時候就是四兩撥千斤,這種單點突破就叫‘微創新’。”
近幾年,中華文化自信心增強,國潮風大熱,許多國貨品牌搭乘國潮風煥發生機;漢服文化大軍崛起,目前全國漢服市場的消費者已超過200萬人,漢服產業急速膨脹,產業總規模約為10.9億元。
第二個特點是反向思維,創意方法,打破框架內思維定式。小眾人群具有的個性化消費觀念,使消費模式也在發生改變:結婚不一定要有婚禮,也可以旅行結婚;戒指不一定非得是愛情的象征,更是時尚的代表;電影一人看更舒心;男生也可以敷面膜涂口紅化妝……打破常規,反向思維,不同角度,商機就多一種可能。
第三個特點是市場下沉。微創新的產品核心功能是用戶體驗,而三、四、五線市場潛力正崛起,雖然三、四線城市不及大城市經濟發達,但是畢竟大城市是屈指可數,小城市無數,從商業布局上看,下沉市場的優勢凸顯。因為在這些三、四、五線城市的消費人群中,又有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正在崛起,那就是小鎮青年群體。
小鎮青年,是指那些年齡在18-30歲,生活在三、四、五線城市的人群。“小鎮青年人群”曾被定義為一個貶義詞,因為在人們眼中,他們是“土”的代表,收入不高,眼界有限等。然而,隨著中國教育普及程度提高,現在小鎮青年人群大多是有著本科及本科以下學歷的;他們在畢業后回到家鄉,有著穩定體面的工作,雖然工資不及大城市,相應的沒有房貸車貸的壓力,不用承受高物價消費,消費能力與大城市白領相差無幾;再者他們工作環境相對輕松,有更多閑暇時間,有著不錯的生活質量。
微創新就是找到用戶痛點,引爆用戶口碑營銷。下沉市場已經成為各大電商的必爭之地。像拼多多的用戶以三、四、五線城市人群為主,它的痛點就是“便宜”。數據顯示,6月,拼多多在下沉市場月活躍用戶同比凈增7220萬,同比增幅達59.4%,位居電商第一,全網第二,成功衛冕“下沉之王”寶座。當以微創新思維找到小眾人群的痛點時,就會發現巨大的市場機會。
李光斗
中國品牌第一人,中央電視臺品牌顧問,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互聯網金融委員會首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