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未來在我國政務、金融、民生等相關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區塊鏈領域相關投資機會比較多。
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
本次政治局會議對于“區塊鏈+”新定調有“三個最”:一是規格定調最“高”:國家管理層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首次明確“區塊鏈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二是“區塊鏈+”含義拓展最“廣”:突出區塊鏈和實體深度融合,涵蓋20余個重大領域,三大重要改革支撐;三是全產業鏈推動措施最“實”:全方位涵蓋“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市場、監管”,預計全產業鏈均將迎來機遇。
一方面,各領域標準將密集出臺,構建區塊鏈主權鏈網。區塊鏈技術發展必須在國家主權范疇下,在法律監管下,從改進與完善自身架構入手,以分布式賬本為基礎,以規則與共識為核心,實現不同參與者的相互認同,進而形成共有價值的交付、流通、分享及增值,建立主權區塊鏈。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的趨勢來看,其應用范圍和規模會持續擴大,必定會帶來監管的滯后。監管科技創新也是全球技術新形勢下的必經之路。
另一方面,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區塊鏈技術未來在我國政務、金融、民生等相關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比如,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政務數據的分布式共享;再比如,供應鏈上的龍頭企業可以通過區塊鏈將自己的信用傳導到小微企業,進而部分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區塊鏈領域的相關投資機會:一是關注區塊鏈主題投資下的相關機會。從投資輪次來看,我國區塊鏈行業整體還處于初級階段,融資輪次也以B輪以前居多。2018年,我國區塊鏈相關企業共計發生397起投資事件,其中種子輪30起,占據全部投資事件的7.56%,說明投資者更加理性、產業逐漸進入早期階段的尾聲。隨著政策加持、資本和需求驅動,行業迎來發展良機。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先進數通、暴風集團、易見股份、東港股份等上市公司。
二是關注受區塊鏈技術應用驅動的金融創新機會。當前,區塊鏈在國內應用主要集中在金融、貿易、醫療、公共管理等行業。其中,金融領域的應用落地案例占80%以上。預計未來3-5年仍將以金融行業為主,逐漸向其他實體行業輻射,更切合實際的場景加速落地,行業從“1到N”發展到包括娛樂、商品溯源、征信等。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工商銀行、蘇寧已購、江蘇銀行、中國平安、浙商銀行等機構未來在區塊鏈領域中的應用創新。
三是持續關注以硬科技引領的科技創新類企業。未來,區塊鏈除了自身運用側鏈、閃電網絡、跨鏈等技術外,更需要與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從而提升技術性能和鏈下數據質量并減少資源浪費。
不過,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區塊鏈(尤其是大型公鏈)還需要面對交易性能偏低、安全性隱患、標準尚未統一、監管政策不完備等諸多技術、商業與監管方面的挑戰。這正說明技術本身仍然處在“從0到1”的初始階段。投資者要持續關注行業本身具有的技術及監管風險。
郭曉蓓
經濟學博士,高級經濟師、高級工程師。現就職于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