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松
摘要: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傳統報業媒體開始探索媒體融合的轉型之路,新聞的媒體融合還處在一個粗淺的認識階段,甚至有的人還將媒體融合理解為簡單的報紙與網站、新聞客戶端的融合,這些認識主要是受傳統思維和運行模式的影響。
關鍵詞:媒體融合;傳統報業:媒體轉型:研究
一、傳統報業深入推進媒體融合的優勢
在多元化的傳播和多渠道的背景下,傳統媒體的優勢表現在傳統媒體有專業的內容生產優勢,這是互聯網新媒體所缺乏的。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其要鞏固自己的優勢地位,重視自己專業的內容生產。在媒體融合趨勢的影響下,傳統報業已經開始重視全渠道、跨平臺體系建設。基于報網構建的跨平臺體系建設,將加快傳統媒體向互聯網轉型的適應期。
傳統報業已經開始重視全渠道、跨平臺體系建設。媒體融合的發展背景,有利于傳統媒體的多渠道發展,傳統媒體的受眾也開始從報紙擴展到了手機、網絡方面。由于受眾群體發生了改變,傳統媒體獨特的優勢就是強大的社會公信力,這是區別于自媒體的,也是自媒體沒有的。
二、媒體融合視域下傳統報業媒體轉型策略
(一)構建多元化的媒體格局
媒體發展要關注受眾能否接觸到信息,網絡平臺作為新媒體的形式之一,如今日頭條、微信等,對比傳統媒體,顯然更有受眾,若傳統媒體建設與之相近的平臺,在技術與資金方面顯然處于劣勢,因此,為了保持自身的競爭力,其要考慮到的是用內容去占領和利用這些平臺。
媒體融合使得新聞信息的呈現方式更多元,利用率更高。借助多元化媒體布局,傳統報業能加大剖析新聞信息、從多元化視角來開展新聞報道工作,既拓展信息擴散渠道,又能提供出色的新聞產品。隨著媒介融合發展成為一種趨勢,傳統報業應以報紙媒體為核心,建設數字報紙、網站,開發手機APP,借助微博、微信公眾號平臺,及時擴散重點、核心新聞,擴大和加深影響面。同時,報社編輯也可借助自媒體平臺與讀者進行互動交流,從而更接近讀者。
(二)完成立體化的平臺布局
傳統報業雖然面臨著來自媒體融合的壓力,但依然要在轉型的過程中做到精準定位,清晰明白自身的價值。傳統報業指引新聞和輿論,作為新聞界的權威,它的地位即使在新媒體涌現的時代下也不可撼動。傳統報業媒體要對自身做出清晰明確的定位,保持平靜的心態轉型。傳統媒體為網絡提供了優良的內容,將價值觀和正能量通過文字傳達給社會。新媒體平臺承載文字,將平臺的布局立體化,有助于將更多優質的新聞向社會擴散。
例如,某新聞網站對內容進行規劃:引入多元思想,卻依然以報道時事政治為核心,用通俗易懂卻很獨特的文字去敘述內容,用較為開放的平臺將新聞傳播開來。這些就是澎湃新聞最突出的地方,它采取的措施是;
一是利用社交化融合發展傳統報業媒體與新媒體。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方便用戶閱讀,并要隨時更新,滿足社交傳播對內容的需要;
二是讀者可以利用新聞追蹤和追問兩個按鈕,進行互動交流;
三是對新聞進行深度挖掘,權威解讀。搜集新的新聞,發出優良的新聞報道。
澎湃新聞的品牌效應以及傳統報業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的潛在能力從內容的生產,精準定位產品,采用互動交流的模式三個方面展現出來。
(三)面向互聯網的內容形式創新
新聞內容生產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除了傳統的圖片、文章以外,還包括短視頻、H5、VR、MG動畫等立體式內容。在當前形勢下,信息的數據化需要進一步加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全媒體”概念,其中全息媒體就是對信息數據化的深度闡述。因為新聞的時效性,傳統媒體在做專題研究時,除了要關注新聞本身的過程之外,還應該重視新聞現象對其他方面的引導,新聞內容也應該逐漸向全面性發展。
三、結語
在新聞傳播領域,傳統報業媒體要想繼續保持自己的領頭地位,轉型是必然的。相比新媒體,傳統報業媒體雖然在新聞信息擴散的速度和內容呈現的方式上,還有很大的不足,但是,傳統報業媒體可以通過深挖新聞事件背后的原因,提供有深度、有價值、有品位的新聞報道,從而實現自己的轉型發展。本文通過對我國傳統報業媒體的認識,結合新媒體媒介融合的特點進行了研究分析,希望可以為眾多傳統報業媒體轉型,提供一定的經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