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陶行知是中國本土的教育家,其一生都在為改造中國教育、服務人民大眾而不斷奮斗,在其一生的教育實踐基礎上,陶行知構建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論體系,勞動教育思想是其生活教育理論的基石。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強調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性,與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一脈相承。重溫陶行知的勞動教育思想,深入剖析其特點,有助于理解生活教育理論,對當前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園教育有重要借鑒意義。
關鍵詞:幼兒園 游戲文化 勞動教育
一.解放幼兒天性,正確指導游戲
陶行知先生指出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會想;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們會做;解放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會看;解放孩子的嘴巴,讓他們會表達;解放孩子的空間,世界那么大,讓他們到處走走開闊眼界;解放孩子的時間,讓他們能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幼兒天生喜歡游戲,在游戲中得以解放天性。解放頭腦和雙手,其實就是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去創造。在幼兒園,老師想方設法把時間和空間歸還給孩子,孩子們在越大的空間里,越沉入游戲。但是全然的“放手”必然會帶來規則的欠缺,或者安全的隱患等問題。老師可以怎樣指導游戲呢?智慧的老師,總能提供一些有效的手段措施或者媒介平臺,幫助自己更好地了解幼兒的游戲目的、游戲實施、游戲評價等,進而去指導幼兒。如投入“幼兒記錄單”或“一日游戲計劃”等游戲記錄,引導幼兒參與游戲計劃。
1.促進老師的針對性指導
幼兒游戲記錄的運用,是老師游戲指導的一種有效手段。比如在開展游戲的時候,加強老師了解幼兒的情況:瑤瑤在建構區設計了天安門;燃燃在科學區玩了豆子游戲;婷婷制作了折紙步驟圖。在不同游戲中就可以有針對性指導幼兒,比如更進材料、豐富工具、因材施教。還如加強幼兒記錄表的管理和分享交流,能夠發現不同幼兒在游戲中的進步和需求,為游戲評價提供依據。
2.促進幼兒的自主性參與
孩子喜歡自由地活動,投入記錄表不是為了約束幼兒,也不是要讓幼兒記錄或設計多么厲害的表格、計劃。而是希望用不同的記錄形式,如:繪畫、打鉤、涂色,鼓勵孩子對他們的游戲及時地、積極地進行記錄,留下他們的游戲軌跡。
3.促進幼兒的全方面發展
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思維異?;钴S,好奇心強,勇于探索不同的游戲。在記錄中,幼兒運用各種符號、方式來表達對所玩游戲的操作結果,促進了幼兒抽象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老師對游戲記錄的定期投入和整理,幫助幼兒生成檔案,有利于促進幼兒游戲經驗、游戲綜合能力的發展。
二.重視勞動價值,培養勞動能力
勞動是人類特有的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活動。勞動作為創造世界、創造未來的根本,教育更應與其及社會實踐相結合。為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幼兒園勞動教育除了引導和鼓勵幼兒參加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和產生對勞動工具的基本認識外,還要通過勞動教育去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培養幼兒自我服務意識和為他人服務的能力,使幼兒從小養成勞動的好習慣。陶行知的勞動教育思想中體現了“手腦并用”、“行知行”等內涵特征,在幼兒園中可以促進勞動教育的實施和發展。
“手腦并用”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具體目標之一,也是其勞動教育思想的目的。在幼兒園,老師注重勞動對幼兒發展的價值。自理方面(自我服務),幼兒學習整理玩具、分發圖書等。公共勞動方面(為他人服務),幼兒需要老師準備勞動環境和創設勞動的機會,如戶外游戲時一起準備體育玩具,幫助傳遞物品等。自我服務或為他人和集體服務的勞動,不僅培養幼兒的勞動能力,而且培養幼兒的勞動態度和獨立自主性,幼兒的思想品質和社會情感得到滋養。
三.實踐勞動課程,勞動也是“玩”
3-6歲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要培養幼兒對勞動的熱愛和勞動成果的尊重。勞動在幼兒園的教育價值顯而易見,激發幼兒園嘗試園本勞動課程的開發實施?;谡n程游戲化理念,幼兒園的勞動教育應內容豐富化,形式多樣化,體現游戲精神。
1.來園活動,觀察勞動
在一日活動中,依據各年齡段幼兒的學情和發展目標,合理改進勞動實踐活動。一日之計在于晨,勞動在晨間來園活動中的有效滲透,開啟幼兒在園有趣又充實的一天?!袄蠋?,早上好!”走進大一班的靖軒邊大喘氣,邊把游戲插牌插進自己心儀的“快樂小工地”。東張西望的小眼神告訴我他可能在尋找著什么,于是我走近他,俯下身子詢問:“靖軒,你在找什么?”他湊近我的耳朵說:“老師,昨天你說過,早上來得早的小朋友可以去自然角喂小烏龜。”我聽明白了,靖軒是想去自然角參與勞動了?!翱梢园?,我們一起去!”說罷,靖軒快步走向自然角。每天放學前,我們會和孩子們談話,說說一天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借此契機,我還會和孩子們聊聊自然角的小動物和植物,鼓勵幼兒能主動去照顧動植物,參與到觀察與勞動中去。
班級的自然角有許多的小烏龜,因此在這個小角落我們叫它“烏龜之家”,在以往的活動中把孩子們經常來自然角照顧小烏龜的精彩瞬間拍成照片,制作成展板掛在“烏龜之家”的墻壁上。在展板上不僅有孩子們和小烏龜的合影,還有烏龜喜歡生活在哪里、烏龜喜歡吃什么、每天給烏龜喂食的次數和分量、烏龜的水臟了怎么換水等一系列照料小烏龜的疑惑和答案。通過這樣一份展板的提供,一方面是搜集孩子們勞動過程性的資料照片,發現孩子們在照料烏龜中的不同收獲和成長;另一方面是幫助孩子們全面認知烏龜的生活習性,掌握科學、正確照料烏龜的方法。久而久之,孩子們養成了自愿、自主、喜歡去自然角勞動的習慣。
2.游戲活動,服務意識
我園的游戲活動主要分為了角色游戲和其他游戲。角色游戲時幼兒一邊想象角色,一邊扮演,創造性地表現自己對生活的印象。角色游戲常常體現主題性,如快樂小工地、愛心大藥房等,所以又稱主題角色游戲,它是幼兒期最典型的一種游戲。其他游戲在我園主要包括了體育游戲、生活游戲、智力游戲等這類有規則游戲。它以規則為中心,常常由成人編制,大多帶有實物或有情節的游戲。其他游戲是我園基于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游戲活動的補充,制定的彈性游戲環節,根據不同年齡段發展和班級實際情況的需要,老師自主安排內容。在各種不同形式的游戲活動中,我們通過實際操作提升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和意識。這就需要老師提供適宜的材料,給孩子更多的服務機會,還需要老師準確引導與幫助。
角色游戲“快樂小工地”開始了。靖軒戴上“安全帽”開工了,他和幾個小伙伴為今天“上班”制定了任務:“我們今天要造兩個大樓和一座橋?!庇谑牵鞓欠吭诙6.敭斨虚_始了。一段時間后,靖軒和伙伴們完成了作品:兩座高高的樓房中間架起了一座長長直直的橋,我趕緊用照片記錄下他們的作品。在分享中,我出示作品,靖軒喊起來:“這是我們造的!我和包子合作把大樓用積木搭高,禹鑫幫忙固定,最后我們一起連接橋梁。雖然有點辛苦,但我們很開心。的確,從孩子喜洋洋的臉上看出他們對“小工地”、“建筑師”、“小工人”的充分感受,在建構過程中遷移了他們對辛勞的體會,萌發勞動最光榮的情感。三個伙伴之間分工合作,他們對彼此有謙讓和幫助的意識,主動退讓成全他人的服務意識也逐步形成。
3.室外活動,創造能力
為了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和時間參與游戲,提高創造能力。我園充分開展室外活動,其包含了室外區域游戲和專用教室活動,室外活動在這兒是指幼兒班集體教室以外開展的活動。室外區域分為運動拓展區、種植區、涂鴉區、野戰區等。創設的專用教室有生活操作室、科學探索室、建構室等。動手能力與創造能力密不可分,多動手幫助幼兒激發創造欲望和靈感。充分的空間和平臺是幼兒進行創造的保證,解放幼兒空間促進他們接觸大自然和“活物”,拓展視野。
文雯和小伙伴在戶外種植區游戲。文雯拿著水桶走到菜田邊要挖泥巴,請浩田幫忙拿了一把小鐵鍬,瑤瑤拿著水壺跑到盥洗臺取水。文雯說道:“看呀,我們上次種的胡蘿卜長高了;咦,這顆小辣椒真可愛!浩田你快看?!焙铺铮骸罢娴挠行±苯?,我去把它畫下來?!闭f著浩田拿著筆在記錄本上畫一個橢圓形+兩個三角形,代表了一顆辣椒?,幀幪嶂粋€小籃子,彎著腰在幫菜園鋤草,她認真地清理枯葉。幼兒選擇種子或幼苗,運用工具如牛奶盒、塑料瓶、水壺等澆水……能夠想辦法解決遇到的困難,能夠經常來觀察,做好植物的護理和照料。通過這些勞動,孩子們掌握了勞動的技能,對植物有了豐富的認識和想象,在解決問題中發散思維,開發創造力。
陶行知是中國現代教育史上較早提出將教育與勞動相結合的教育家,“六大解放思想”、勞動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當前勞動教育是黨“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之一,在思想高度上已經確立了其重要地位,而在具體實施和開發上,還需要更多的研究與探索。游戲和勞動就是不斷地解放幼兒,讓幼兒再一次次突破中激發潛力,學會生活,快樂成長。重溫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可為幼兒教育提供諸多的啟發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吳昕春,孫德玉.陶行知教育思想與實踐[M].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肖靜華.創設幼兒園勞動實踐園本課程[J].福建教育,2018.
[3]何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M].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
(作者介紹:李夢竹,江蘇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