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

【摘要】目的調查我院門診西藥房中成藥與西藥的聯用情況,促進臨床的合理用藥。方法對我院門診西藥房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間使用的3000張中成藥和西藥聯用處方進行回顧性分析,并用統計學處理。結果中成藥和西藥聯用的處方占據抽取處方總數的32.43%,在抽取的3000張處方當中有21張中成藥和西藥聯用不合理,占據總數的0.70%。結論我院門診西藥房中成藥和西藥聯用的處方大多數是合理聯用,同時也存在極少部分的不合理聯用現象。
【關鍵詞】門診處方;中成藥和西藥聯用;不合理用藥
近些年來,醫院的臨床用藥逐漸出現了一定的變化,尤其是門診西藥房的用藥變化較為突出,中成藥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因此中成藥和西藥的聯合使用情況在臨床上越加廣泛,合理的聯合用藥可以增加藥物的療效縮短病程,不合理的聯合用藥不但會造成藥品資源的浪費,而且還會給病人帶來其他的疾病,對于這種現象,本文就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間門診西藥房中成藥和西藥聯合的應用情況進行研究,以期為我院臨床的合理用藥提供依據。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間門診西藥房的3000張用藥處方為研究對象,其中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抽取的1000張處方當中兩種藥物聯合使用的有386張,三種藥物聯合使用的有341張,三種以上的藥物聯用的有273張;抽取的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期間的1000張處方當中兩種藥物聯合使用的有390張,三種藥物聯合使用的有342張,三種以上的藥物聯用有268張;抽取的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間的1000張處方當中兩種藥物聯合使用的有388張,三種藥物聯合使用的有345張,三種以上的藥物聯用有267張,這三年中聯用藥物種類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將3000張處方中涉及的中成藥和西藥聯用的比例、中成藥和西藥聯用處方的科室分布、處方藥物不合理聯用情況作詳細統計和對比。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1.0進行統計處理,計量的資料使用t檢驗,計數的資料使用卡方檢驗處理,P<0.05視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3年中成藥和西藥聯用比例統計
在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期間的1000張處方中成藥和西藥聯合使用的有268張,占據總數的26.8%,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期間的1000張處方中成藥和西藥聯合使用的有321張,占據總數的32.1%,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間的1000張處方中成藥和西藥聯合使用的有384張,占據總數的38.4%,其中不合理聯用處方共21張,其中祖卡木與氨咖黃敏聯用處方有4張,祖卡木與新康泰克聯用處方有5張,其余不合理聯用處方個1張。
2.2中西藥聯合使用的典型處方
醫師將中成藥和西藥聯用是為了治療病人的多個癥狀,中西藥聯合使用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增加藥效的同時降低藥物的副作用,典型的處方見下表1.
表1中成藥和西藥聯用的典型處方
處方編號 西藥 中成藥聯用處方介紹
1阿莫西林顆粒 銀黃沖劑 后者可以增強前者的抗菌效果,可以有效縮短病程
2阿莫西林分散片 雙黃連口服液二者聯合使用一方面可以增加藥物的抗拒作用,另一方面還可降低阿莫西林的副作用
3頭孢克洛干混懸劑 復方鮮竹瀝 后者具有顯著的止咳、化痰的作用,與前者聯合使用可以發揮更大的療效,進而減輕感冒癥狀
4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 六味地黃丸 后者主要的效果是滋陰補腎,與前者聯合使用可以有效減輕患者因長期服用六味地黃丸造成的腎功能損害
5日夜百服寧 西瓜霜含片 后者的主要用于清音利咽,并且可以消腫止痛,與前者聯合使用共同發揮作用可以迅速減輕患者的感冒中癥狀
6頭孢克洛干混懸劑 羚貝止咳糖漿 與3號處方作用相同
2.3中成藥和西藥聯合使用的科室分布情況
通過統計可以發現,三年來中成藥和西藥聯用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內科,其次是兒科和婦科,內科的使用比例明顯高于其他科室的使用比例,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具體對比情況見下表2.
3.討論
近些年來,隨著中成藥種類的逐漸增多,其在臨床治療中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因此醫學界針對中成藥在臨床中使用情況的相關研究越來越多,特別是近幾年,中成藥和西藥聯合使用的研究十分普遍。中成藥因為其較高的安全性被廣泛用于臨床治療當中,而西藥的不足之處就是針對疾病的治療效果較慢,因此醫師開始結合兩種藥物的優點進行使用,而隨著中成藥和西藥聯合使用情況的增多,其中存在的不合理情況逐漸顯現出來,所以在我院開展中成藥和西藥聯合使用情況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有些醫師對中成藥聯合西藥使用之后的相互作用了解不全面,給病人的身體和病情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雖然中成藥和西藥的聯合使用在同一機體當中,但是其藥理作用是非常復雜的,例如:含甘草的中成藥與阿司匹林聯合使用之后,會增加病人消化道潰瘍的發病率。
我院門診西藥房中成藥和西藥的聯用處方大部分都是合理的,但是也存在極少數的不合理現象,因此在實踐工作中,醫師只有充分了解兩者聯用之后產生的效果,充分發揮兩者各自的優勢,才能切實提高療效,避免二者不合理的使用給患者帶來的不良反應或者其他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