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向陽
李鋼的寫作始于詩歌。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他在虎門軍港當水兵時,開始在筆記本上寫下分行的句子。在那個年代寫詩是一件不合時宜的事情,社會上流行的是寫決心書和思想匯報。老李鋼曾經深情款款地追憶水兵歲月初涉寫作的情景:剛在筆記本上寫好一首詩,就有戰友拿走傳抄。幾個女兵制作有李鋼詩歌的抄寫本,她們常常把李鋼的名字捂在被窩。李鋼有一段時間專注于寫愛情詩,寫好后交給同營房的戰友,戰友謄寫后寄給遠方的她。李鋼通過替戰友寫愛情詩,幫助戰友贏得了愛情。其時,按照李鋼的表述,他自己還沒有談過戀愛。
1973年李鋼從部隊回到重慶,先是在鐵道線上當手提鐵榔頭的檢修工,然后去大學當手提漿糊桶的宣傳干事。這期間李鋼的寫作事業乏善可陳,好在很快遇到了改革開放的開始以及詩歌黃金十年的到來。李鋼輕車熟路地恢復了寫作的激情,先是長詩《白玫瑰》引起關注,隨后大型系列詩歌《藍水兵》引得洛陽紙貴。有批評家認為寫《藍水兵》的李鋼是“新時期軍旅詩歌的先行者”。在軍隊的時候,李鋼是愛情詩人;離開軍隊十年之后,倒成了軍旅詩人了。這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李鋼寫詩,獲評“當代十大青年詩人”和“最受喜愛的當代十大中青年詩人”等,不贅。
李鋼的詩歌才情來得快去得快,進入90年代,李鋼漸無新作。說李鋼是詩人,說的是70年代和80年代的李鋼。這時,李鋼開始寫散文。
李鋼由詩而散文,從李鋼這方說,是因為他已經無心寫詩,從閱讀市場這方說,那時各個城市的都市報如雨后春筍直往上冒,同一個城市可能有兩家、三家,甚至四家都市報。都市報不一定需要詩歌,但肯定需要散文。李鋼被裹挾著開始寫散文。
李鋼寫散文,是換了一種方式在繼續寫詩。他早期的散文篇章,如《高原隨想》《仙境》,詩歌的影響還很重,分成行可以當成詩歌來讀,比如:
卓瑪在高原上,就像云在天上
卓瑪在高原上走著,就像云在天上飄
只有高原上才有卓瑪,因為高原離天空更近
我管所有的藏族女子都叫卓瑪
卓瑪從村莊走出,卓瑪從山上走下
卓瑪在冰河旁背水,卓瑪在泉邊洗衣服
其實她們各有各的名字
有的叫央宗,有的叫旺姆
但內心卻都是卓瑪。
這是從《高原隨想》中摘錄并分行排列的句子。這根本就是詩。
如果說李鋼在寫散文之初,有過短暫的文體上的迷糊,那么很快聰明的李鋼就悟到了門道。他選擇了冷靜地敘述,不再抒情,甚至擯棄文字中的抒情成分,把感情狠狠摁在文字背后,當感情偶然從文字的縫隙中露出頭時,卻有很強的力量:“我奶奶是纏著小腳的女人,到死也未走出過老家半步。她的名字叫晉氏,在中國,這幾乎是一個沒有名字的名字。”這是李鋼懷念奶奶的《大紅棗,黑布鞋》一文的結尾,是全篇的高潮,我們讀到的是李鋼的隱忍,當然,還有隱忍中強烈的感情。
始終不變的是李鋼文字的機智和幽默。這在詩歌中已有體現,在散文中保持下來,并達到收放自如的境界。他的機智讓閱讀者會心一笑,他的幽默是機智的自然體現。如果說散文李鋼還是那個詩歌李鋼的話,李鋼的識別度倒是在機智和幽默上。
李鋼大量地寫他曾經的軍旅生活,像《幾塊表,一些人》《過生日,吹蠟燭》《兩舷風浪一船書》《宰牛》《看人吃鼠》《戰友》……當然不是寫什么英雄業績,李鋼不像會寫英雄業績的那類作家,況且在和平年代哪就那么幸運撞上英雄業績呢,但李鋼把水兵的日常生活寫得活色生香,讓人耳目一新。李鋼以一首《藍水兵》而獲稱“軍旅詩人”,這么多散文名篇卻沒讓他成為“軍旅散文家”。我不解。
有近十年的時間,李鋼的作息規律是,晚上寫就一篇文章,早上睡一個懶覺,醒來后親自送到報社。倒不是李鋼舍不得那點郵資,是因為編輯部等著他的稿子排版。他的稿子是手寫,字漂亮,整齊規范,沒有錯別字,編輯們放心。李鋼一去,稿子一交接,就差不多飯點了,這樣他就可以搭著編輯們上館子打牙祭(李鋼說是編輯們搭著他上館子打牙祭,如果沒有作者上門,編輯們只得去食堂)。那年頭報社的日子過得是很紅火的。李鋼一篇散文可以換回一頓免費大餐,外加100元以上的稿費(90年代初,我的每月總收入是300元左右),這些因素無疑讓李鋼長期保持了寫散文的動力。壞處有一點,為了適應報紙的篇幅限制,李鋼的散文以千字出頭的短制為主。
李鋼開始畫漫畫,純屬偶然。1996年的一次酒局上,重慶晨報的副刊某編輯趁著醉倒之前的最后一絲清醒問李鋼,李鋼你畫過漫畫沒有?李鋼說,沒有。問,敢不敢畫,敢畫我給你開專欄?李鋼說,敢。第二天,李鋼提著一幅漫畫到了報社,酒醒后的編輯兌現酒醉前的承諾,每周兩期,為沒有經過任何繪畫訓練的李鋼開辦漫畫專欄,時間長達六年。
李鋼由詩而散文,散文是詩的延伸,由散文而漫畫,漫畫是散文的延伸。李鋼是聰明人,知道如何揚長避短、避重就輕。寥寥數筆羊毫,勾勒出大致的形態或神態,不糾纏細節。所配文字卻頗為考究,長的像小品文,短的像格言。舉數例短的:“替人保密的感覺,就像女人偷偷懷上了別人的孩子”,“在聽到發言者念了三個白字之后,就開始對會議產生興趣了”,“逃避現實的人,總是把自己反鎖在夢里,將鑰匙扔在夢外”。
同時出版過詩集(《白玫瑰》)、散文集(《時間升起》)、漫畫集(《北窗漫畫》)的作家不多,李鋼算其一。李鋼現在的興趣是攝影,搞得有模有樣。我猜測他的下一本書是攝影集。書名我幫他想好了,《北窗以及時間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