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波 王國祥



摘要:在蘭州地區露地條播栽培條件下,對2個蘇子品種進行了播期試驗。結果表明,特早熟品種永昌蘇,3月下旬到6月下旬播種,在蘭州均能成熟。早播營養生長較旺,產量較高,晚播植株矮小、低產。晚熟材料94系選A,5月下旬以前播種時枯霜前基本成熟,但播期對成熟期影響較小。在霜前能成熟的前提下,晚播較高產,品質也好。早熟品種低產,晚熟產量較高。
關鍵詞:蘇子;播期;露地栽培;蘭州地區
中圖分類號:S565.8?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001-1463(2019)11-0054-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9.11.013
Comparative Morphological on the Male External Genitalia of 16 Species of Lady Beetle
LEI Ting,HU Changping,CHEN Yue,CUI Jiajia,YANG Linkai,WANG Guoli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Gansu Agriculture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Samples of male genitalia of lady beetle were dissected and made. The male genitals of 16 species of Lady beetles belonging to 10 genera of Lady beetles, including Chilocorinae, Epilachma, Afissa, Macroilleis,? Vibidia, Aiolocaria, Harmonia, Oenopia, Menochilus, Lemnia were observ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le external genitalia of lady beetle, especially the curved tube, lateral lobe and middle lob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species and genera. The male external genitalia of lady beetle were diverse in morphology and complex in structure, and had obvious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s, which could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especially for identifying similar species.
Key words:Lady beetle;Externalia;Morphological description;Middle lobe;Curved tube
蘇子別名荏、紫蘇、白蘇等,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自花授粉植物,以籽葉兩用,是我國傳統的藥食兼用的重要經濟作物,為衛生與健康委員會第一批規定的既是藥品又是食品的60 種作物之一[1 - 2 ]。蘇子生長期為90~130 d,生育期需要10 ℃以上有效積溫為1 900~? ?2 300 ℃。蘇子前期生長緩慢,中后期生育進程加快,具有耐旱、耐澇、耐癮,喜陰濕,適應性強,對土壤氣候及栽培條件要求不嚴的特點[3 - 4 ]。蘇油中α-亞麻酸含量高達60%~70%,是人們在已發現的油料作物中含量最高的。蘇子還含有豐富的其他營養物質和藥效成分,也是食品、藥品、化工、化妝品、香料的加工原料[5 - 6 ]。蘇子在我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西北以及臺灣地區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甘肅省隴東地區是紫蘇屬植物物種起源中心地,有3 000 多年的栽培歷史,甘肅省天水、慶陽等地區有大面積種植,其中蘇子年種植面積為1.0 萬~1.3 萬hm2,是國內蘇子種植面積較大的地區之一。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蘇子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趨勢,種植蘇子經濟效益較好。為探討不同播種期蘇子的生長發育特點,確定適宜的播種時間,我們進行了蘭州地區露地條播栽培條件下蘇子播期試驗,現將結果初報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指示品種為早熟品種永昌蘇和晚熟材料94系選A。
1.2? ?試驗地點及試驗條件
試驗地點為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蘭州農場。試驗地為川水地、前茬小麥,麥收后機耕、澆冬水,春季施磷酸二銨225 kg/hm2后用圓盤耙耙地,小平整、鎮壓待播。
1.3? ?試驗方法
設4個播期處理,處理Ⅰ,3月26日播種;處理Ⅱ,4月22日播種;處理Ⅲ,5月22日播種,處理Ⅳ,6月22日播種。每期分別播種永昌蘇和94系選A各4行,行長5 m,行距50 cm,按株距40 cm定苗。小區面積10 m2,順序排列,不設重復。為保證各播期出苗,除第1期外,其余3期播前對試驗全田淺澆水,澆水后對本期及已播小區中耕松土,不追施肥料。收獲期每小區選取長勢均勻的樣區1 m2,測定株高、分枝數、主穗長、單株粒數等,取樣測定產量、千粒重、含油率。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
早熟品種永昌蘇,在各播期處理下均能在早霜前正常成熟(表1),早播生育期長,晚播生育期短,各處理依次為130、114、93、86 d。晚熟品系94系選A在早霜前,前3期播種的基本成熟,第4期未成熟。前3期播種的生育期依次為192、168、143 d。不論播期提前或延遲,成熟期均在10月下旬,即調節播期促成早熟的效果不明顯。
2.2? ?生長狀況
早熟品種永昌蘇,按播期先后株高分別為82.8、64.6、60.2、49.8 cm,早播營養生長較好,隨著播期的推遲營養生長依次遞減。晚熟材料94系選A,前2期播種的植株高大,營養生長旺盛,第3期和第4期播種的營養面積下降。不論早播或晚播,開花期都要等到進入9月份以后,在播期相差近90 d的條件下,開花期只相差13 d,說明晚熟蘇子從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時需要短日照條件,早播延長了營養生長的時間,生長更旺盛,晚播縮短了營養生長期。
2.3? ?產量
早熟品種永昌蘇早播的產量較高,隨著播期的推遲產量依次遞減。晚熟品系94系選A,5月22日(第3期)播種的折合產量? ? ?1 636 kg/hm2,產量較高,提前播種產量遞減,第4期(6月22日)播種的不能成熟,明顯減產(表3)。
2.4? ?千粒重及含油率
永昌蘇5月22日播種的千粒重4.3 g,明顯高于其余播期處理;含油率33.78%,高于其他播期,可能與單株成穗數偏少,開花期高溫干旱,每穗結粒數少,而營養較少集中供給籽粒有關。94系選A為4月22日播種的千粒重及含油率較高;6月22日播種的因種子不飽滿,千粒重及含油率明顯偏低。
3? ?小結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特早熟品種永昌蘇,從3月下旬至6月下旬播種,在蘭州地區露地條件下均能成熟,早播營養生長較旺,產量較高,晚播植株矮小,低產。晚熟材料94系選A,5月下旬以前播種的早霜前基本成熟,但不同播期對成熟期影響較小。在霜前能成熟的前提下,晚播較高產,品質也好。早熟品種低產,晚熟產量較高。
結合多年來對甘肅省蘇子品種資源研究結果的分析,甘肅省的蘇子地方品種多數在蘭州晚熟,這些材料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才能開花結實,早播促早熟很難奏效。這些材料,短日照特點明顯,向低緯度區引種早熟,向高緯度區引種晚熟。
永昌蘇在蘭州稈矮早熟,對短日照要求不嚴,在6、7月份長日照條件下也能正常開花結籽,但產量低,含油率低,在生產上直接應用的意義不大。近年來從遼寧引進品種,在蘭州的生長發育規律與永昌蘇相似。可以推斷從高緯度區向甘肅省低緯度低海拔區引種或選擇早熟品種可以解決蘇子復種的問題,但經濟效益不及利用中晚熟品種春季育苗、麥后移栽種植。
參考文獻:
[1] 劉大川,王? ?靜,蘇望懿,等.? 紫蘇植物的開發研究[J].? 中國油脂,2001,26(5):7-9.
[2] 韋保耀,黃? ?麗,泰建文.? 紫蘇屬植物的研究進展[J].? 食品科學,2005,26(4):274-277.
[3] 楊崇慶,陸俊武,曹秀霞,等.? 14個油用蘇子品種在固原地區的引種初報[J].? 甘肅農業科技,2017(8):18-22.
[4] 劉月秀,張衛明.? ?紫蘇屬植物的分類及資源分布[J].?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1998,17(3):1-4
[5] 王佛生,蓋瓊輝.? 紫蘇屬植物分類芻議[J]. 甘肅農業科技,2010(10):50-52.
[6] 史志鋒.? ?隴東麥收后復種紫蘇栽培技術[J].? 甘肅農業科技,2011(2):54-55.
(本文責編:陳? ? 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