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守疆 趙欣楠 楊君林 張旭臨



摘要:采用農戶抽樣和文獻查閱相結合的方法,調查了河西走廊灌區谷子種植區施肥現狀。結果表明,調查區復合肥使用比例極高,N平均施用量248.2 kg/hm2,P2O5平均施用量186.5 kg/hm2,K2O平均施用量為128.0 kg/hm2,較為合理,且大部分種植戶采用基肥+追肥的施肥方式。不足之處在于有機肥的比例較低,基本無中微量元素的施用。
關鍵詞:冷涼灌區;谷子;施肥;調查與評價
中圖分類號:S515?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001-1463(2019)11-0057-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9.11.014
Research Summary on Seed Vigor of Corn
LIAN Caiyun 1, MA Zhongming 2
(1. Institute of Soil, Fertilizer and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2.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genetic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seed vigor of corn were summarized.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seed vigor of corn were expounde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seed vigor of corn was also forecasted.
Key words:Corn; Seed vig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Genetic factors; Research
谷子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以其抗旱、耐薄瘠的特點成為北方地區的主要雜糧作物。脫殼后的小米因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和礦物質使其具有食療功效,營養價值極高[1 ]。河西冷涼灌區是甘肅省河西走廊的三大生態區域之一,主要分布于海拔1 700~2 600 m的廣大區域,長期以來以種植小麥、雜糧為主[2 ]。其獨特的地理環境(遠離城區、工礦區、交通主干線、工業污染源、生活垃圾場等)、優良的自然條件(屬高海拔區,病蟲害少)、豐富的光熱資源、天然大片的富硒和鍶的土壤帶為發展綠色小米生產提供了基礎,該區域生產的小米因品質好、營養價值高,深受消費者青睞,生產的“金花寨”小米2010年通過國家有機食品認證,2012榮獲中國綠色食品暢銷產品獎和優秀商務獎,2013年榮獲甘肅省名牌產品稱號。但由于谷子是該區域的小作物,在科學施肥技術投入方面還顯不足,影響了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1? ?材料和方法
1.1? ?調查方法
采用農戶抽樣調查及查閱《甘肅農業統計年鑒》的方法。2017 — 2018年,采用統一問卷的方式,對河西冷涼灌區谷子種植區山丹縣、民樂縣、花寨鄉和安陽鄉等 4個典型種植區共計 110個農戶(含種植大戶)進行實地調查。
1.2? ?調查內容
主要包括谷子種植品種、面積、產量、肥料投入種類與施肥總量、基追肥投入比例、施肥方法。
1.3? ?化肥和有機肥的計算方法
化肥養分含量氮(N)、 磷(P2O5)、 鉀(K2O)按包裝袋上標識的量計,有機肥養分含量按《中國有機肥料養分志》提供的數據計。
1.4? ?數據分析
數據統計采用Excel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河西冷涼灌區谷子的生產概況
2018年,河西冷涼灌區谷子種植面積發展到0.8萬hm2 [3 ],已成為該區域脫貧致富的主要產業。該區域的谷子平均產量由原來的2 250 kg/hm2增加到了6 750 kg/hm2以上,平均收入達到30 000元/hm2以上,輻射帶動了31個鄉鎮的9 635戶農戶。
2.2? ?施肥種類
由調查結果(表1)可知,該區域谷子生產過程中施用有機肥的比例為24.55%,不足1/3。尿素的使用率為70.91%,過磷酸鈣的使用率為14.29%,復合肥的使用率為100%,基本不施硫酸鉀和中微量元素肥料。說明該區域在谷子種植過程中已經能考慮到氮磷鉀肥的配施,但對有機肥的施用認識不足,對中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屬于無認知狀態。
2.3? ?河西冷涼灌區谷子種植施肥方式
由表2可知,該區域谷子生產過程中施肥方法主要以基肥+追肥的方式進行,所占比例為65.45%,單施基肥的農戶占30.0%,單施追肥的農戶所占比例極低,僅為4.55%。
2.4? ?河西冷涼灌區谷子種植的養分投入量
在谷子種植養分投入量統計分析過程中,N、P2O5、K2O只對采用基肥+追肥的農戶進行了統計分析,有機肥只對施用有機肥的農戶進行了用量統計。該結果(表3)可以看出,純N養分的平均施用量為248.2 kg/hm2,其中基施162.8 kg/hm2、追施85.4 kg/hm2。P2O5養分的平均施用量為186.5 kg/hm2,其中基施172.6 kg/hm2、追施13.9 kg/hm2。K2O養分的平均施用量為128.0 kg/hm2,其中基施112.4 kg/hm2、追施15.6 kg/hm2。中微量元素肥料無任何投入。有機肥中農家肥的投入量為15 000 kg/hm2,商品有機肥的投入量為600 kg/hm2。
3? ?小結與討論
采用農戶抽樣調查和文獻查閱相結合的方法,調查了河西冷涼灌區支柱產業谷子的施肥現狀。河西冷涼灌區復合肥使用比例極高,N養分的平均施用量248.2 kg/hm2、P2O5養分的平均施用量186.5 kg/hm2、K2O養分的平均施用量為128.0 kg/hm2也較為合理,且大部分種植戶采用基肥+追肥的適宜施肥方式。不足之處在于有機肥的比例較低,且無中微量元素的施用。
有研究表明,長期單施化肥會導致作耕地質量下降,有機肥富含有機質及一些生理活性物質,可以滿足供給作物根系養分和改良土壤的雙重要求[4 ],考慮養分的有效供給,采用有機肥和無機肥配施或有機-無機復混肥更適宜該區域谷子種植過程中的施用。
中微量元素是植物健康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元素,若土壤中缺乏中微量元素或中微量元素與大量元素間的平衡被打破,將限制作物產量和品質的提高[5 ]。中微量元素營養調控正逐漸成為現代高效集約化農業必不可少的技術措施之一,注重中微量元素在河西冷涼灌區谷子種植過程中的應用,是當下提高肥料利用率及農作物微量元素含量、實現減施增效、改善作物品質的重要的途徑[6 ]。
參考文獻:
[1] 袁宏安,劉佳佳,郭? ?瑋,等.? 施肥對不同谷子品種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 山東農業科學,2015,47(9):90-93.
[2] 黃? ?濤,包興國,王? ?婷,等.? 河西綠洲灌區小麥綠肥間套種植模式研究[J].? 甘肅農業科技,2012(6):9-11.
[3] 甘肅農村年鑒編委會.? 甘肅農村年鑒(2018)[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8.
[4] 王? ?婷,李利利,周海燕,等.? 長期不同施肥措施對雨養條件下隴東旱塬土壤氮素的影響[J].? ?土壤學報,2016,53(1):177-188.
[5] 秦? ?征,邵建華.? 中微肥的生產及其應用[J].? ?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11,18(2):20-33.
[6] 張素素,齊英杰,沈彥輝,等.? 我國中微量元素肥料應用現狀與前景分析[J].? 磷肥與復肥, 2019,34(1):34-36.
(本文責編:陳? ? 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