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近來已成為社會的重要議題,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系列關于養老的政策和措施。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更多人開始認真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養老壓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關注養老問題。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于全國兩會期間,對1876名18~35周歲青年進行的調查顯示,89.3%的受訪青年關注養老問題。78.8%的受訪青年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86.1%的受訪青年擔心父母的養老問題。交互分析發現,90后(80.6%)是最擔心自己未來養老的群體,85后(87.0%)是最擔心父母養老的群體。59.6%的受訪青年擔心“空巢老人”出現緊急情況得不到及時救助;52.6%的受訪青年擔心經濟上恐難支撐未來的養老開銷。
天津某私企職員王媛媛(化名)的父親去年做心臟病手術,花費了十幾萬元,“父親一生務農,積蓄不多,絕大多數治療費都是我們做兒女的承擔,現在就盼著父母能有個好身體。”
現定居北京的90后公務員楊嬌(化名)希望,父母能有個幸福的晚年,也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水平有保障。“我是獨生子女,不在父母身邊,沒辦法時常照顧陪伴二老。如果他們生病需要照顧,我壓力會很大。”
崔霞(化名)是一名80后,正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父母的養老和子女的教育讓我們兩口子壓力很大,感覺已經沒有多余精力和資金再去考慮自己的養老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董克用分析,在老齡化社會,如今的年輕人主要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兄弟姐妹少,誰來幫助照顧老人。“當年說的‘421’模式,現在形成了。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是獨生子女,誰來照顧父母就成為一個問題和挑戰”;二是年輕人未來的養老金問題,需要他們早做準備。如今人口老齡化,在職的這一代繳費供養退休一代人的現收現付模式,壓力很大。
(摘自《中國青年報》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