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權

摘要:報紙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傳統報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而傳統報業想要實現長久發展,必須要打破傳統經營策略,進行轉型與創新。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國傳統報業轉型的探索渠道,闡述了傳統報業在轉型中存在的誤區,詳談了傳統報業在融媒體背景下的發展新途徑,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融媒體;傳統報業;發展路徑
一、國內傳統報業轉型探索渠道
在互聯網以及多媒體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報業面臨著極大的挑戰。目前,現代讀者通常都是以互聯網為渠道來獲取信息,很少再通過報紙媒介獲取信息,而這也導致了傳統報業的未來發展成為一個未知數。在當前融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與發展是大勢所趨,因此,傳統報業也要積極與新媒體融合。現階段,報業界在不斷探索新的轉型方向,并開展了多種實踐。
(一)手機報
在進入21世紀以后,通信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隨著手機的產生,一種新型的數字化產物出現,即手機報。在21世紀初,手機報通常都是短信版、手機版,而在智能手機出現以后,手機報的類型再次增加,如WAP版、IVR版等,手機用戶也越來越多,而手機報的時效性、互動性以及傳播法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但是在5G時代,手機版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如新聞內容虛假、單一、千篇一律等,而手機報新聞編輯的容量也比較少,受眾閱讀的內容比較狹隘,進而導致手機報的訂閱量越來越小,讀者也越來越少,發展形勢不容樂觀。
(二)門戶網站
在新媒體發展之初,傳統報業就已經開展尋求轉型之路,而門戶網站則是最早的一個形式。如《人民日報》下所開展的人民網,《光明日報》下所開展的光明網,這些都是門戶網站,并且十分成功。時至今日,傳統報業還在不斷探索符合自身發展特點的門戶網站。我國傳統報業在向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與百度、騰訊、網易以及新浪等門戶網站相比,報業網站不僅規模小,形式也十分單一,并且在經營的過程中還沿用傳統的思維與手段,導致傳統報業的收入較為單一。而商業門戶網的經營與收入主要是來源于廣告費、游戲、增值服務等多元化業務。雖然傳統報業網站也在通過各種途徑提高本網站的點擊率,以吸引更多的廣告商投資,但是在融媒體的沖擊下,報業網站所吸引的讀者少之又少,這樣也就難以吸引更多的廠告投資商。
(三)APP客戶端
APP主要是通過手機、IPad等媒介進行運行,隨著智能手機與IPad的廣泛普及,APP也得到廣泛的使用,越來越多的用戶在手機或者IPad上下載APP客戶端,而傳統報業也在大力開發APP客戶端,如人民日報、看楚天、澎湃、并讀等新聞APP。APP將視頻、圖片、音頻、文字、動畫等融為一體,以更新穎的方式將新聞內容傳播給讀者。另外,APP客戶端所具有的時效性強、互動性強、形式豐富等優勢,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傳統報業的改革。但是因為傳統報業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與互聯網新聞APP相比還處于劣勢,競爭力也比較薄弱,騰訊新聞、新浪新聞、今日頭條等以憑借其所具有的較強的綜合能力而占據大量的市場。為此,傳統報業在融媒體時代下,也要積極與新媒體相融合,打造屬于自己的高質量APP客戶端,提高報業的吸引力與影響力,吸引更多的讀者和用戶。.
(四)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
新時期微信與微博得到廣泛使用,其不僅是用戶相互交流的軟件,更是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目前我國傳統報業都已經開通了微信與微博,并在此平臺上發布新聞內容,用戶在瀏覽新聞內容的時候不需要再搜索,只需要關注報業的微信和微博平臺即可,并且在瀏覽的過程中還可以轉發、評論,相互探討自己的觀點。微信與微博具有傳播范圍廣、發布速度快等優勢,在使用的時候非常便捷,而這也使得用戶的數量呈上升趨勢,再加上用戶之間的互動頻率越來越高,為新聞內容的快速廣播提供更多支持。對于一些熱門事件,可以通過用戶在微信與微博上發布,然后利用他們所發布的碎片化信息構建成一個完整的新聞,有效改變了傳統用戶單一、被動接受新聞信息的情況。此外,在當前融媒體時代下,用戶的參與積極性越來越強,傳播方式也發生了轉變,從單向轉變為多向,該傳播方式不僅符合讀者的現代需求,還符合融媒體的發展形態。傳統報業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與微博了解并掌握用戶的需求,并以此收集、挖掘相關信息,從而吸引大量忠實的粉絲,促進傳統報業的長久發展。
二、傳統報業融合轉型過程的誤區
(一)傳統報業“消亡論”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傳統報業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和影響,其中最顯著的現象就是報紙出版量減少、廣告登刊額下降、報刊停辦、讀者流失等,而看到這些現象以后,社會讀者都在傳言傳統報業要走向“滅亡”。但是該結論并沒有任何充分的理論依據和數據支撐。所有事物的存在都各自具有各自的價值,新媒體的發展并不是說要取代傳統報業,新媒體之所以得到快速發展,主要是因為其所具有的優勢與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相符合,但是“人無完人”,新媒體也是如此,其相較于傳統報業也存在一些缺點,如廣泛傳播虛假信息等,而這恰恰是傳統報業的優點,其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并且審核嚴格,因此所傳播的新聞信息也更加真實、可信,價值更高。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報紙專業性強,且符合讀者需求,那么其一定會得到良好的發展。如國外的《紐約時報》,國內的《解放日報》《人民日報》等,他們都具有鮮明的特色,再加上在讀者心中所具有的權威性,所以在新媒體的沖擊下依然保持良好的發展。由此可見,傳統報業在融媒體背景下,要認真了解和分析讀者的需求,將自身的優勢徹底發揮出來,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而不是與社會大眾一樣唱衰報業的發展,認為傳統報業會走向消亡。
(二)傳統報業盲目轉型
在當前大環境下,轉型是傳統報業的一個發展趨勢,但是有部分報業轉型之后的發展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這個時候“報業必將消亡”的聲音越來越高。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并不是傳統報業要走向消亡,而是這些報業沒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轉型,盲目跟風,出現這樣情況是必然的。報紙轉型主要是改變了讀者與報紙之間的關系,但是有些報業雖然建立了屬于自己的APP客戶端、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但是終端讀者仍然屬于一個孤立的狀態,這些報業沒有深人分析讀者的實際需求,也沒有整合相關資源,導致讀者的需求依舊得不到滿足。還有一些報業簡單地認為轉型就是技術轉變,只需要建立APP客戶端、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這些平臺即完成了轉型,而這樣肯定是失敗的。報業轉型十分復雜,所涉及的內容也比較多,如報紙內容、經營機制、用戶需求等,因此,傳統報業在轉型的時候不能隨意跟風,看別人怎樣做自己就怎么做,要根據自身特點實施轉型策略,從而真正實現報業轉型發展。
三、融媒體'下傳統報業的發展新途徑
(一)創新經營管理機制
第一,要結合實際創新經營管理機制。傳統報業可以嘗試開展“項目孵化”制度,具體如下:1.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創建新媒體部門,鼓勵工作人員研發新媒體項目;2.對“項目孵化基金”進行設置,鼓勵工作人員不斷創新;3.通過所具有的經驗推動報業多元產權模式的實現,促進報紙在經營管理上的有效創新,從而創造出更多的新媒體項目,提高報業的競爭力。
第二,隨著“中央廚房”的提出,要求各傳統報業單位在當地建設“融媒小廚”,進一步完善傳統報業管理機制與融媒體的融合,促進報業新聞生產力的提高。目前“中央廚房”在《人民日報》得到實施,并取得了成功。
(二)提高報紙內容質量
第一,傳統報業在轉型發展的過程中,要在自身所具有的權威性、公信力等優勢的基礎上堅持新聞制作原則與新聞傳播的底線,從而制作出更高質的報紙。同時,報紙媒體在報道新聞的時候要加強對社會民生新聞的重視度,從而將傳統報業的價值與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報業在挖掘新聞信息的時候要從獨特的視角開展,給社會讀者呈現出更多正能量、高價值的信息,從而有效提高報業的競爭力。
第二,加快傳統報業與數字化的融合步伐。傳統報業在開展主業的同時還要利用互聯網技術不斷豐富內容,與其他報網進行聯合,創新今日頭條推送、原創新聞客戶端、官方“微”平臺等平臺,拓寬報紙的網絡市場;另外,還要創新報紙產品,使得報紙從傳統的“紙質”走向“客戶端”,并根據讀者的多元化需求開展多種傳播方式,如直播、網上問答、視頻等,實現客戶端APP的個性化推送。這樣一來,報紙的內容更加豐富,吸引的讀者也更多,進而有效提高自身的經營效益。
(三)加強與讀者的互動
在當前融媒體時代下,傳統報業需要轉變自身的觀念,通過新媒體所具有的雙向性優勢加強與讀者之間的交流,并建立相關平臺,讓更多讀者可以在平臺上暢所欲言地交流,積極參與到傳統報業的發展中。另外,傳統報業還要對報紙內容生產體系進行開放,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讓讀者參與到新聞的制作中,這樣不僅可以制作出更多符合讀者需求的新聞,還可以增強讀者的忠實度。除此之外,傳統報業還要通過多種形式針對讀者進行調查和研究,如專家訪談形式、問卷調查形式、讀者反饋形式等,這樣報業對讀者的需求有更加深人、全面的掌握,為讀者量身定制新聞、信息等服務內容與形式,并將多種媒介信息聯系起來,發展互聯網用戶成為報紙的忠實讀者。
總而言之,新時期傳統報業在不斷探索新事物的過程中,每往前走一步都是一個全新的高度。尤其是在融媒體背景下,傳統報業正在經歷一個新的轉型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必定要開展大量的實踐,只有這樣才能找到一條有效的發展途徑,從而實現傳統報業的長久發展。
(作者單位:安徽商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