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顯軍
摘要:本文針對地市黨報當前存在的問題,將新聞革新與改革的方法作為前提條件,探究問題出現的原因,進一步歸納經驗教訓,為地市黨報的發展與革新提出建議。
關鍵詞:新聞改革;地市黨報;政務新聞
一、地市黨報所存在的問題
如今,打開一份地市黨報,多數的頭版內容都會以大篇幅的形式呈現企事業與某機關單位組織所召開的會議,繼續翻閱也是以某領導出席或參加某次會議,或針對某個議題展開研究討論,最后做出重要的決策,希望大家可以對會議的精神進行學習,將會議的決策與精神進行貫徹落實,或者是有關專業的專家學者針對該議題展開探討交流,并作出專題報告等。
大部分報道文章都對領導出席的活動和會議的召開進行了報道,該體裁的新聞報道具有很強的說教性,大部分都在報道工作,極少提到生活;報道領導的內容多,報道百姓的內容少;與政策有關的內容多,涉及新聞資訊的內容少。
一份報紙其核心是為生活服務的,目前地市黨報存在的問題就是注重宣傳,這導致報道脫離了群眾的日常生活,產生了種種缺陷,難以吸引讀者,由此也降低了地市黨報在當地的影響力。
地市黨報在新聞報道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不同的報道內容有著各自的報道方式,而其本質屬性即持續進行宣傳。比方說,在地市黨報上經常會刊登這樣的內容:大篇幅的領導人講話圖片,接著內容為隆重召開了某場會議,哪些人參加并出席了會議,會議的進程等。領導講話的內容在正文中占了較大的篇幅,最后對會議的順利召開表示慶祝等,不同的會議采用了相同的報道形式。這樣單調的報道形式缺少創新,難以長期吸引讀者的關注。在多媒體技術的普及之下,新媒體和都市報擁有了更多的受眾。
二、地市黨報改革的實現途徑
政務新聞必須實行革新,因為,地市黨報革新的過程中需要對自身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進行強化,這一過程必定會與政務新聞產生沖突。為了對政務新聞“大而空”“多而濫”的狀況進行處理,必須實行革新。
荊門日報社于2001年上半年代表市委宣傳部門草擬《關于會議報道、領導人活動報道等有關問題的意見》,實施時經由市委重要領導的批準之后正式執行。《意見》內容要求不能對普通活動進行報道,應該嚴謹報道具有新聞價值性的文章,規范了領導人活動、會議等政務新聞的報道。
之后,荊門日報社站在新聞版面的角度規范政務新聞,公布了《關于政務新聞的采編、版面安排的實施意見》。市委、市政府高度支持與看重這部分革新舉措。
市長下廠下鄉時以身作則不讓記者跟隨,偶爾有記者打算跟隨時,會被市長“勸走”。為此,《荊門日報》削減了很大一部分的材料式報道、普通會議報道以及領導人活動報道等。報紙上的主角逐步轉變為鄉鎮、區、縣、市的新聞。
對積極調整、革新的鄉鎮,半年之內實現30篇以上的用稿,80%的鄉鎮用稿10篇1以上,基層的新聞頻繁上報。
應該對政務新聞采取的舉措,首先是壓縮,其次是改革。將程序性內容進行篩選后,新聞政務具備新聞價值特征,與地市黨報一樣會具備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地市黨報應該處于公眾的立場與角度考慮問題,將新聞事實利用群眾的角度來體現,必須時刻關注與民眾的生活生產相關的以及民眾關心的事物,想民之所想,思民之所思。地市黨報必須言簡意賅、靈活地報道我國實行和頒布的與國計民生相關的政策,剖析過程中必須運用簡單明了的表述語言方法。
三、結語
地市黨報必須實行改革,對人民的需求、社會的進展、時代的發展進行滿足,黨報是當前社會中媒介迅速發展的一部分。黨報為了成為民眾與黨的耳目喉舌,達成耳目喉舌的重要價值,必須在革新的過程中,重視民生、民眾,跟隨時代的趨勢,順應社會的進展,報道民生新聞,獲取更多的讀者以及高關注度,提升自身的影響力。
(作者單位:荊門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