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瑋 蔣海銀
[案例] 浙江溫州的葉女士的孩子今年剛滿14周歲,這次過年,親戚們給了孩子幾千元壓歲錢。之后,孩子拿著壓歲錢到一手機專柜購買了一部價格為1069元的智能手機。葉女士認為自己的孩子尚未成年,還沒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便帶著手機找到專柜要求退貨。而商家則認為,自己的商品沒有質量問題,拒絕退貨。于是,葉女士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釋法] 根據《民法總則》,葉女士的孩子剛滿14周歲,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而花費上千元購買手機,顯然超出了其能力范圍。此外,此次消費行為也沒有征得孩子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因此,孩子購買手機的行為是無效的,商家理應退貨。不過,葉女士的孩子購買手機后將手機識別碼撕掉了,包裝及說明書等配件也已遺失,影響了手機的二次銷售。經調解,商家同意以600元的價格回收這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