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霞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力的日益增強,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的同時也對居住條件有了更高的要求。住宅作為人民居住的場所,加強住宅建筑設計,滿足社會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的需求是當前建筑設計人員需要認真探索的課題。本文主要從實例出發,探討現代住宅建筑設計的要點以及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關鍵詞:住宅;建筑設計;設計問題;建議
一、項目概況
某地區一住宅樓項目,項目總建筑面積為5.8萬平方,建筑高度56m,地上18層為住宅(其中,1層為住宅門廳和物業辦公室,2~18層為住宅用房,層高標準為2.8m),地下1層,主要為停車庫,發電機房、消防、專變及公變電房,層高為3.8m;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
(一)設計理念
在進行住宅建筑的設計思路的制定過程中,首先我們要考慮滿足人們的正常生活需要,在功能上達到相關的標準,從功能布局、戶型、外墻造型、景觀、道路等方面綜合考慮其他方面。其次,完善居住區的商業配套、休閑活動和服務設施,形成完善、便捷的公共服務體系和寬松、健康的生活環境;最后,考慮到建筑的經濟性,經濟指標不僅決定了建筑設計的成本,而且也決定了舒適性的設計。只有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舒適性標準。
(二)建筑設計要點
1、功能布局
功能設計作為住宅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布局的合理性影響著建筑的整體質量。現代住宅設計標準應該是吃與睡、住與睡、工作與學習的分離。本項目采用公私分開的原則,住宅中各種空間可分為私人區域和公共區域,臥室、工作室、衛生間屬于私密區域,客廳、餐廳、廚房屬于公共區域。在住宅設計中,根據公私分開的原則設計不同的生活單元,用餐功能與臥室分開,生活功能與臥室分開。在區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優先安排生活、餐飲和睡眠分開的專用餐廳。用餐空間也可以連接到起居空間或形成廚房中的餐廳廚房。這些部分的功能分區應清晰、不相互兼容,并妥善處理它們之間的關系,以發揮各種空間功能的作用。同時,要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保證公私分開和潔污分區不相互干擾。
2、戶型設計
根據目前的市場需求,小戶型住宅作為最大的需求之一,需要合理規劃和配置。例如,在小戶型配置的基礎上,配置部分3-4戶的戶型,以便于更加合理的利用空間,減少公攤使用面積。同時,應考慮住宅電梯的合理配置。在建筑單體的選擇應保證建筑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實用性和舒適性。本項目住宅的戶型設計面積為40-140平方米,以滿足不同家庭的各種需求,在戶型設計上采用為蝶型設計,主要有3個房間為主,2個房間為輔,并配置少量的4個房間。采用經典戶型,合理配置面積和功能。住宅樓內所有居民的綠色景觀都比較好,而且所有的單元都沒有被覆蓋,確保具有擁有良好的隱私性。同時,住宅塔樓與周邊建筑的間距滿足日照和防火要求,通風采光效果較好。
3、外墻造型設計
外墻造型設計中,主要受建筑平面布置的影響,因此除了注意布置的合理性外,還應考慮立面的處理。在住宅立面處理中,裝飾主要通過風格設計、色彩搭配、藝術裝飾等方式進行。本項目建筑的外立面是以簡單的現代風格設計的,色彩選擇以暖色調為主,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在建筑造型設計中,不僅要展現建筑的自身特性,同時也要滿足地域建筑的要求,保證美觀、經濟、實用的外觀。在外墻材料的選擇上,屋頂主要采用輕質高效的屋面保溫材料,墻體外殼采用輕質空心材料,大部分住宅建筑均為南北向,實現了安全、高效、節能的戰略。同時,還要考慮建筑的整體性,處理好外墻的線條、顏色和材質的關系,使建筑具有現代的氛圍。
4、景觀綠化設計
一般來說,景觀綠化的規劃設計應盡量避免過于注重人工建筑和建筑小品的狀況,主要從改善綠地面積入手,注重充分發揮綠色植物的生態環境保護作用。因此,在住宅景觀綠地設計中,應注意草地和植物的應用。在選擇植物的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合理選擇樹木、灌木、地被和草地,控制其比例。在居住區植物景觀設計中,要做到密度和緊湊性。在植物配置上,應在密林中配置成層次的植物,在疏林中配置成完整的草坪,形成層次對比。此外,建筑物轉角處的廠房配置應妥善處理。同時,應考慮植物的季節變化,使居住環境全年具有不同的植物景觀,為人們創造一個美麗的生活環境,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5、道路交通與豎向設計
道路是住宅小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住宅區當中起著疏散交通流的作用。本項目居住區主要采用外環交通系統,可使進入居住區的車輛直接進入地下車庫或到達各種地面停車位,避免車輛通過居住區。居住區行人流線主要分為商業步行系統和綠色休閑步行系統兩部分。商業步行系統是指居住區外的商業道路系統,而綠色休閑步行系統主要是指從建筑到居住區主入口通過核心綠地的公園綠地。本項目住宅主要出入口位于市政公路旁,地下設有車庫出入口,使社區內的人車分流。此外,道路設計也是住宅設計的組成部分。在居住區道路設計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道路的寬度、直線度、分隔和綠化,設計出形式美的道路。例如,彎曲的道路可以相對于筆直的道路創建不對稱的景觀圖片。隨著人們觀點的不斷運動,它可以呈現出不同的景觀效果,因而具有一定的含蓄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設計中使用的彎道太多,會給人一種人造的感覺。同時,道路兩側植物搭配時,應采取高低錯落、排列整齊、色彩搭配的方式。
二、現代住宅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住宅設計要注意市場需求的多樣性
從目前的市場供求情況來看,已經逐漸商業化。為不同經濟收入、結構類型、生活方式、職業、文化水平和社會地位的家庭提供相應的面積、設施、裝修標準、布局和空間布局。此外,建議根據深灰色的風俗習慣和個人習慣以及氣候差異,選擇社會住房市場需求,以增強企業對住房設計的重視。
(二)住宅設計注意室內空間的可改性
根據戶主對房屋結構的要求,可根據其規模和需求的變化進行調整,但同時應符合國家規定和原則。室內空間的可行性主要是為住宅提供較大的空間,建立合理的結構體系,保證可持續發展。常用的結構形式有大柱網框架結構和大開間剪力墻結構。此外,還有可拆卸的分離器和靈活的設備系統,它們集成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可進行廚房、衛生間采用管束和配套管井修改,滿足靈活性和可修改性要求。
(三)住宅設計要注意家居科技的智能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民住房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保證了住房的質量,滿足了人民住房的需要。住宅技術進入了“新技術、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的新時代,同時不斷完善,住宅區形成了智能化系統。在這方面,我們要腳踏實地地發揮開發項目的經濟效益,努力實現務實、先進、經濟、綜合的效益,走向國際化。
(四)住宅設計要注意建筑風格的地方性
建筑風格是功能與藝術相結合的結果。它需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文化傳統、居民習慣、地理、氣象等因素。住宅建筑的設計風格應借鑒歷史傳承的建筑文化,借助國際建筑形式,形成多元性與整體性的結合。設計具有文化內涵、時代精神、民族傳統和地方特色的住宅建筑風格。
三、結語
總之,住宅建筑質量關系到人們的切身利益,因此,作為設計師,在住宅建筑設計中要樹立正確的設計概念,加強專業知識技能理論學習,還要在實踐中理性總結經驗,住宅建筑安全性、適用性、耐久性、經濟性和環境性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進而設計出滿足社會發展的精品住宅。
參考文獻:
[1]葛長川.住宅建筑規劃設計與人居環境探析[J].居舍,2018(21):95
[2]黃瑞.當前住宅建筑設計分析與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