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春燕
【摘要】? 在2017年,教育部頒發了《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德育教育要堅持學校與家庭、社會進行結合,以完善中小學德育教育長效機制,提升中小學德育水平。家校合作是德育教育重要方式,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用科學的方式打開家校合作的新格局,通過開放式教育理念使家校合作邁向更高的層次,以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提高德育教育質量。
【關鍵詞】? 家校合作 共同教育 良好氛圍
教育在人類發展歷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承擔著傳承歷史和文化的作用,承擔著培養社會需求的人才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將個人的德育素質放在了首位,學校作為學生教育的主要陣地,需要加強德育教育,通過學校與家庭的合作,減少家庭德育教育與學校德育教育的局限,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氛圍,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
1.家校合作進行德育教育的優勢
家庭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基礎,家庭思想決定學生的學習思想及學習態度。家長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家長與學生的血緣關系及家長對學生的陪伴決定了家長對學生的成長有重要影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不自覺的模仿家長言行,家庭教育是學生最初進行潛意識學習的性格陶冶的教育方式。在學生進入小學前,最早接受的德育教育即為家庭教育,家長在學生心中的形象是家長進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優勢,家庭教育會陪伴學生一生。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可以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
2.家校合作進行德育教育的措施
2.1.拉近家校距離的基礎上為家校合作奠定基礎
家長對學校有畏懼、感激、抵觸、無奈等多種情緒,但是家長更多的是對學校的服從,這使得家長與學校像上級與下級的關系。要實現家校合作進行德育教育就要拉近家校的距離,通過家校有效溝通實現家庭與學校無心靈距離,以奠定合作基礎。家校合作進行德育教育應以學校為主體,學校在面對素質不一的家長時要創新家校合作新途徑,通過與家長的有效溝通,啟動家長與學校合作的熱情。家校合作的前提是家長與學校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以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氛圍。在德育教育目標上學校與家庭是一致的,都是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優秀德育素養的人才。學校管理者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制度,使家長能參與到學校德育教育過程中來。
2.2.樹立正確德育教育觀念,完善德育課程體系
學校和家長都是學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二者要共同明確德育教育觀念。家校要了解學生的德育素質對學生的積極影響,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和學生相處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為學生做好榜樣,并積極營造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圍。教師在學校中要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并對學生提供一定的指導。
目前學校的德育課程體系還不夠完善,德育教材的開發并沒有受到重視。教材內容單一,沒有結合區域特點和學校特色進行案例編寫,難以起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學校要重視德育教育的開發,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及學生需求,邀請家長一起參與到教材編制過程中,使家長了解學校的德育教育課程體系,能夠在家庭教育中配合課程體系對學生進行德育指導。
2.3.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對家長的培訓
德育教育要從家庭開始,家庭由于缺少系統的教育方法學習,是容易出錯的地方。為實現家校德育教育合力,學校要有針對性的對家長進行培訓和指導,以形成家校合作的新格局。
首先,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提升家長教育的方法。學校可以邀請家長參加學校的開學典禮,邀請家長參加學校公開課,請家長做一天的班主任、請家長參與學校的監考工作,家長和教師一起為學生準備午晚餐等活動,使家長感受學校教育的氛圍,提升自身的教育方法。家長參與到學校活動中可以感受到教師對學生平等的愛,可以看到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教育策略,可以看到學校如何培養學生的素養。每一次參加學校的活動,對家長來說,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使家長意識到自己是學生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人,從而有意識的積極配合學校德育教育,使家校合作落到實處。
其次,通過多種聯絡方式打通家校合作途徑。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微信、QQ、校園安全平臺等現代化的聯絡工具成為家長和教師的日常生活必備。教師在進行學生德育教育過程中可通過微信群、QQ群等將學生的表現與收獲進行告知,并表達家長對學校工作支持的感謝;在天氣突變時及時提醒家長關注學生的穿著;在假期不定期對學生進行關心,并及時發送教育方法,以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微信群和QQ群的傳送視頻及圖片的特點可以提升家校合作的溝通效果。學校要根據教育規劃和家校合作不同時期的要求召開好家長會,為家校合作構建平臺,打開家校合作的新局面。
再次,學校要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因為學生在學校和家庭的表現會大相徑庭。學生在家庭中由于受到的約束少,會表露出真實行為方式,家長與學生相處的時間較長,能深入理解學生的行為。教師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對學生有一個全面了解,以有針對性的制訂教育計劃。
總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學校和家庭的共同責任。學校要加強與家庭的合作,引導家長參與到德育教育過程中來,家長要了解并理解學校的德育教育計劃,實現家校全面合作,以填補各自教育的空白。學校要重視與家庭的有效溝通,以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制訂有針對性的教育計劃,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
[ 參? 考? 文? 獻 ]
[1]孔維明.基于教師角度下課堂教學公平問題及對策分析[J].基礎教育,2011.
[2]樊未晨,紀小林.朱永新:父母是最容易犯錯的老師[J].基礎教育論壇,2013,(20):48-49.
[3]蘇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張麗競.農村中小學“家校合作”的障礙及其對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