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再東
摘要:網絡輿情是社會輿情在網絡環境中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網絡上的參與者圍繞著某些社會上或者網絡上事件的產生和發展而進行的一種觀點和態度的表達,情感或意見的抒發。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輿情管理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何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網絡輿情管理工作的重點。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網絡輿情管理;機遇;挑戰
一、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輿情管理的挑戰
(一)輿隋監測的挑戰
由于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輿情傳播的碎片性和分散性,導致普通大眾既是輿論信息的接收方,也是輿論信息的發送方和傳遞方。輿情信息在各類軟件和平臺傳播的速度過快,傳播的信息量極大,想要在這些海量的信息中搜集到有用的信息非常困難,即使搜集到相關信息,對輿情信息傳播的未來形勢預判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根據最近幾年的輿論事件案例來看,盡管政府及相關管理機構在輿論信息的萌芽階段就能夠發現并關注到相關的信息,但是這些信息從萌芽到產生巨大影響力的時間和過程往往是難以預料的,輿情的爆發可以說是無法預估、無跡可尋。
(二)輿情防御的挑戰
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輿情的傳播相較于傳統的輿論傳播更為容易,網絡輿情的傳播往往事先不會受到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的審查和批準,即使信息受到了審查,也是機器后臺按照某種規則進行的一種簡單篩選,這種模式會造成輿論信息的多點開花。并且新媒體環境下輿情的傳播多是以網民在社交平臺的分享、評論、轉發的形式進行。輿論信息的發送方和接收方往往是比較親密的關系,彼此信任,使得輿論信息的傳播極其隱蔽,有非常高的信任度。并且往往一個人不僅僅是一個社交平臺的使用者,他可能擁有非常多的社交平臺賬號,這就成為了輿論信息在多個社交平臺傳播的中間節點,就像在土地上播下了一粒種子。新媒體環境下不同節點之間的聯系是多方面的,輿情防御無法完全切斷傳播節點之間的聯系。并且新媒體環境下輿情的傳播往往是實時、互動的狀態,傳播節點的切斷和鏈接、輿情的爆發和蔓延往往是在同時完成。
(三)輿情控制的挑戰
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輿情控制的主要方向和方法是發布正面的輿論觀點去對輿論信息進行引導,使得輿論信息可以被管理機構進行掌握并且進行控制。在傳統媒體時代,正面的輿論觀點可以由報紙、新聞、期刊等主流媒體和管理部門的新聞發布進行引導。但是在新媒體網絡環境下,網民對報紙、新聞、期刊等主流媒體以及管理部門新聞發布的關注程度降低,開始傾向于在無數個社交平臺內部去尋找與自己相同或相似的觀點,主流媒體的正面觀點以及管理機構的觀點只能是在與多數網民的觀點達成共識的時候才能對輿論信息起到引導作用。
(四)輿情恢復的挑戰
隨著新的輿論信息的出現,或者網民對當前輿論熱度的下降,網絡輿情的傳播開始度過危機時期,慢慢開始恢復。并且,輿論信息在恢復正常的同時也會出現反復變化的現象,原因是雖然上一次網絡輿情中的負面信息被刪除了大部分,但是依然會有少量的信息以文字、圖片等其他方式繼續存在。它們都是網絡輿情變化的不穩定因素,這就導致輿論信息的徹底消失會經歷一個反復的過程,比較長的時間。
二、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輿情管理的機遇
(一)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對技術的支持
新媒體環境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網絡輿情的管理提供了技術的支持和保障。“科學是一切生活的基礎,如同一把鑰匙,為我們開辟前進的道路”,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輿情管理注入了新的能量,使得管理機構能夠智能、及時、有效地對輿論信息進行管理。
(二)政府部門的重視提供了制度的支持
新媒體環境下,政府部門提供的制度支持和保障為網絡輿情管理工作的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條件。政府部門對輿情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并且建立健全了相關法律法規。這些規章制度的建立,使得輿情管理部門在開展工作時找到了突破口,使得輿隋管理工作能力顯著提高。
三、結語
在當今時代,信息傳播迅速、輿情傳播泛濫,各級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以及廣大群眾對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輿情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都要上一個臺階,輿情管理工作需要順應時代潮流,在創新中不斷提高,在提高上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