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敬曉崗
摘要:本文對偏遠地區消防管理特征進行分析,總結了偏遠地區面臨的消防安全問題,提出了網格化管理概念并針對偏遠地區實踐進行優化的思路,介紹了網格化管理系統在甘肅省實施的效果。
關鍵詞:偏遠地區;消防安全;網格化
當前我國在社會基礎建設和社會管理建設方面,偏遠鄉鎮、農村地區相比于城市地區依然存在明顯滯后,特別在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設施方面問題尤為突出。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偏遠地區各類“三合一”和“九小”場所日益增多,火災頻次和損失也在不斷增加,同時火災撲救更為困難,防火形勢十分嚴峻。本文以甘肅省為例對偏遠地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策略并介紹其實施效果。
一、偏遠地區消防安全現狀及問題
(一)火災誘發因素復雜
偏遠地區房屋建設規劃較為隨意,建筑材料、耐火等級均低于城鎮水平。房屋附近經常堆放大量干草、柴火、風干農產品等易燃物,不僅火災隱患較大,還使得防火間距難以滿足規定,發生火災極易擴散。
偏遠地區用電情況不容樂觀,私拉私接電線現象較為常見。電路設施年久失修,線路老化情況普遍,隨著近年來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功率電器如冰箱、空調、洗衣機等逐漸普及,進一步加大了電氣線路負荷,多種因素導致電氣火災風險呈明顯上升趨勢。
此外,偏遠地區的一些古老風俗、民俗,也是誘發火災的重要原因,如婚喪嫁娶活動中燃放煙花爆竹、燒紙錢、點長明燈等活動,日常使用柴火做飯,特定季節焚燒秸稈等等,都是有別于城鎮地區的火災隱患。
(二)基礎設施建設落后
由于轄區面積大,專職消防人員數量有限,很多偏遠地區在鄉鎮一級未配備消防站,由縣城消防站統籌負責,但隨著縣城城區自身不斷擴大,消防力量不足的問題日益嚴重。
偏遠地區消防統一規劃工作不如城鎮地區,基礎設施落后,房屋建設隨意性大,缺乏配套消防供水管網、水源設施,甚至連基本的防火間距都很難保證,發生火災極易擴散到鄰近建筑。由于地處偏遠,發生火災事故時消防車無法第一時間趕到,甚至由于道路狹窄、崎嶇、堵塞導致消防車根本無法到達火場,導致火災損失進一步擴大。
(三)消防安全意識薄弱
偏遠地區人口密度低,未形成有效的定期消防宣傳制度,很多農村地區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比例較大,留守人員多為老人和兒童,文化水平不高,與外界溝通少,導致偏遠地區成為消防宣傳工作的盲區。村民對消防相關法規和滅火知識了解嚴重不足,火災初期撲救自救能力差。部分村民甚至以為呼叫消防隊救火需要收費,在火災初期不愿意報警。
二、網格化系統在偏遠地區消防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一)網格化管理概念
網格化管理概念是從空間上結合行政劃分,將地理空間按層級逐層分解,以達到管理邊界劃分、責任劃分的管理手段,今年來普遍用于城市各種事務管理活動中。偏遠地區雖有別于城市的管理方式,但應盡量統一網格劃分層級,便于政府統一管理。以甘肅省為例,對于消防安全的網格化管理,無論城市還是偏遠地區,都在直接管理責任單元(消防大隊)下統一劃分為三級網格,即:大、中、小網格。
對于城市地區的消防管理,大網格對應行政街道層級,中網格對應社區,小網格對應社區中的特定獨立責任區。而對于偏遠地區,大網格的管理維度對應鄉鎮,每個鄉鎮都劃分為一個獨立大網格,中網格對應行政村,小網格對應自然村或村組。網格化的消防安全管理有如下特點:空間上逐層精細劃分,達到空間上消防管理無盲點,消防責任劃分明確,管理活動社會參與度高,不僅僅是依靠專業消防機構力量,而是將社會力量充分動員起來參與消防管理,有利于將火災隱患排查、整改、消防日常宣傳、消防培訓等活動細致化、系統化。
(二)偏遠地區網格責任區劃分
消防管理的網格劃分,既要考慮對基礎單元實際操作的空間因素,也要結合考慮人員責任劃分的行政因素,在劃分過程中要按順序和標準進行,還要注意考慮使用信息系統管理時基本單元之間的聯系。
小網格是網格化消防管理的最基礎網格,對于偏遠地區,由于地域廣袤,人口稀疏,采用城市中按小區為基礎維度的小網格劃分原則已然不適合,而是需要將空間范圍擴大化、精細化:對于含有生產經營小單位的地區,以村組為單位劃分小網格,將其中包含的小單位、三合一場所作為獨立單位錄入網格化信息系統;對于以民房、農場、牧場為主的地區,以自然村為單位劃分小網格。由于不同地區類型的網格,使用性質和人口密度差異很大,在網格化系統中應該對齊獨立設置消防檢查和消防宣傳活動的開展周期。
中網格是網格化消防管理中的基層組織網格,不同于城市地區以社區、小區或居委會為單位進行消防管理,偏遠地區一般以行政村為邊界劃分中網格,這樣有助于提高整個村的火災風險管理工作效率。不同于小網格要開展日常的消防隱患排查工作,中網格更著重從行政管理方面進行例行的正規消防宣傳,并組織相關人員開展消防工作例會,同時作為有執法權限的行政主體,中網格將對小網格上報的隱患進行復查并進行整改監督工作。
大網格是網格化消防管理中的高級組織網格,在城市地區一般以街道為主體進行消防管理,偏遠地區一般以鄉、鎮為邊界劃分大網格。大網格人員具有專業的消防職業技能,除負責組織下級人員開展工作例會外,還將定期組織下級網格員和群眾進行消防技能培訓和消防演練。
(三)網格化管理制度
1.常態化消防隱患排查
消防網格化管理的核心是動員最廣泛的基層力量參與消防管理,偏遠地區,地域分布廣,火災隱患復雜,當發生火災事故時專業消防力量無法第一時間趕到,所以日常火災隱患排查尤其重要。目前甘肅省消防網格化日常隱患檢查在大、中、小三個級別網格都有固定的制度;對于鄉鎮維度的大網格要求每季度進行一次專業的消防檢查,對于社區、村維度的中網格要求每月進行一次針對火災風險較高的小單位的消防檢查,對于村組維度的小網格要求每周進行例行隱患排查。
檢查的內容包括小單位隱患排查和消防設施檢查兩方面。小單位隱患排查主要包括農戶的用火用電情況、易燃物堆放處置、防火間距和逃生通道情況、九小場所消防安全管理、三合一場所違規情況等方面的檢查。消防設施檢查著重對基礎消防設施完好情況進行摸底,如滅火器壓力和有效期、消火栓水壓、消防水箱水位、消防取水點情況等。
對于小網格員發現的單位消防隱患,在責令單位負責人整改后小網格員應當進行復查,若隱患依然存在,應聯系上級中網格員進行復查和處置,此外該單位的火災風險評分應下調并記入系統檔案,在日后例行消防檢查工作中,應當優先抽取火災風險評分較低的單位。
2.多樣化消防宣傳培訓
由于偏遠地區人口密度低,且老人和小孩比重大,消防宣傳極為重要。各級網格應制定例行消防宣傳計劃,特別對于基層小網格,由于位置偏遠,應當在每周消防隱患排查的同時進行消防宣傳工作。消防宣傳的內容包括日常生產活動中防火知識、火災早期撲救、自救逃生方法、相關政策法規等。應當在村民日常活動中心、主要道路路口等人流較大的區域開展設置消防知識宣傳櫥窗、發放宣傳材料、組織播放消防知識宣傳視頻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同時應注意使用老人和小孩接受度較高的宣傳方式,如采用宣傳小品、漫畫等形式。此外,對于春節、秋收、清明、楊柳絮花期等特定農時或民俗活動時期,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宣傳活動。
3.制度化消防工作例會
各級網格應制定消防工作例會的具體計劃,包括季度例會、月例會,參會人員為相關網格責任人、各鄉鎮防火安全委員會成員、村消防管理小組、消防自治聯防隊成員等。工作例會主要包括總結消防隱患數據趨勢,分析隱患單位分布特征,考核相關責任人任務完成情況等內容,并歡迎消防志愿者或老年社會團體等社會力量參與。
4.網格化系統應用
為落實網格化管理制度,甘肅省已上線省級消防網格化信息管理系統,結合大數據技術,將網格劃分、責任人劃分、消防例行任務分配、小單位火災風險評分等業務自動化、智能化管理實現,既降低了網格化制度管理難度,也方便了基層網格員工作開展,達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系統分為web端和手機APP兩部分,web端主要用于網格劃分、責任指定、數據統計分析等管理工作,APP用于實地記錄消防工作。基層網格員通過手機APP開展工作,通過定期接收系統派發的單位消防隱患檢查、消防宣傳、消防設施檢查、消防例會等類型任務,在實地結合手機定位功能記錄完成任務的情況,實時上傳服務器用于web端展示和分析,此外對于突發的火災事件、消防設施故障事件等亦可以實時上報。消防管理機構和社區高級網格管理者通過web端分配網格片區和責任人,實時了解任務完成情況和單位火災隱患趨勢,應急處理并協調各類消防力量。
三、結語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環境下,偏遠地區的社會經濟水平也在不斷進步,與此同時火災風險與防火水平的矛盾也愈發尖銳,這就需要政府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加大對偏遠地區消防設施和人員的投入力度。從甘肅省推廣消防網格化管理的實際效果中可以看到,消防網格化管理是一種直觀、高效、完善的管理方式,明確了機構和人員的責任和管理邊界,有效的降低了火災隱患,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實現了社會的安全穩定。
參考文獻:
吳振坤,胡浩,翁韜,etal.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系統設計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5(2):260-262.
顏軍生.談網格化在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消防界,2018(15):67-68.
柴妮娜.論網格化管理在居民社區消防安全管理中的應用與探索[J].消防界(電子版),2018(01):114-115.
王祝坤.消防網格化管理體系現狀[J].安全,2013(9):54-55.
王江波,茍愛萍.鄉村地區消防網格化管理策略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8,37(11):139-142.
資助基金:
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重大事故災難次生衍生與多災種耦合致災機理與規律”項目(資助號2016YFC0800100);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資助號1708085QG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