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在中印雙方高層的推動下,中印關系也隨之處于上升時期。自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以來,很多國家都紛紛搭上這輛經濟發展的順風車。雖然印度缺席這次論壇,但也參與了多項“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項目,從此可見,印度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態度也會隨著印度對其了解的加深及中印關系的改善而朝著積極的方向逐漸變化。
關鍵詞:“一帶一路”;外交;中印關系;合作基礎
20世紀末,是東亞復興的世紀,即中國、韓國、日本和新加坡四小龍經濟飛躍發展的世紀。隨著印度成為經濟強國,南亞或多或少已經成為21世紀來臨之際的話題。印度目前已成為第三大經濟體(GDP基于購買力平價(PPP)),在亞洲地緣政治中起到關鍵角色。印度與他國關系也成為戰略家和政治家的熱門話題。中印兩國在維護周邊安全穩定、共享地區發展機遇與維護印度洋航線安全等方面有著共同利益,所以“一帶一路”是兩國發展的一個契機。但由于歷史遺留問題與現實地緣矛盾,使得印度對華警惕、疑懼之心不減,于是出現“不支持、不與會”的態度。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考察“一帶一路”外交政策,及其對中印關系的影響有著重大的意義。
一、“一帶一路”倡議
2013年9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講話時宣布了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習近平主席建議,中國和中亞國家在制訂區域經濟一體化政策和法律方面應加強溝通與合作。2013年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訪問東南亞國家時,在印尼會議發表講話時提出了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提議將中國與印尼的關系升級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至此,中國新一屆政府倡導的“一帶一路”全面開啟,這是對新時期全球形勢準確把握的基礎上,對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戰略性思考,也是開創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局面的國家戰略性思考。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印兩國的困境
自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后,印度采取了“不積極”“不回應”的消極態度,說明中印兩國關系存在著現實困境。
首先,中印在邊界問題上存在爭端。由于歷史因素,中印兩國就“西藏”等問題,一直達不成共識。印度還針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自由走廊”等經濟計劃以此欲與反對。此外,還對中國與巴基斯坦的緊密關系非常皆備。歸根結底,都是由兩國邊界問題引起的。
其次,中國威脅論。雖然兩國在雙邊、多邊、區域和區域間關系等方面都有顯著改善。但必須指出,由于中國在南亞影響力不斷提升,引起印度的逆反情緒,這種矛盾心態,導致“一帶一路”提出后,中印邊界談判進度緩慢,遇上瓶頸,印度擔心“一帶一路”的發展使中國影響擴大到南亞,影響自身在南亞的支配地位。
最后,地緣政治和國家安全等矛盾處于不確定狀態。中國歷來有“四鄰安,國乃興”的區域主義思想。但是目前,印度對中印之間政治、安全等領域關系的關注,遠超對雙邊經貿關系的關注,這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影響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展開。
三、“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印兩國的利益匯合點
雖然印度對“一帶一路”存在疑慮,態度消極,但就目前而言,其對華認知和政策方面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了重大變化。
首先,安全穩定的周邊環境對兩國同樣重要。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印度發表演講,提出“中印兩國要做更加緊密的發展伙伴,攜手推動亞洲繁榮振興;中印兩國要做戰略協作的全球伙伴,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1。可見,長期穩定是兩國發展的基礎,不僅取決于國內改革成效,還要依托和諧的周邊環境。
其次,經濟回報豐厚。“一帶一路”背景下,可以深化中印兩國的經濟合作,開拓投資渠道。目前制約印度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信息通信技術以及基礎設施的落后,因此,借助“一帶一路”這一機遇,加強合作,加快信息技術升級,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將極大地推動中印兩國的經濟發展。
最后,共同維護海上航線的安全與繁榮。印度三面環海,戰略位置顯著,其對周邊海域的控制力已經得到國際普遍認可。印度洋同樣是中國與歐亞非進行國際貿易的必經之地,所以印度洋航道的安全影響著中國經濟的安全和發展。
結語
印度需要做的是大膽地參與這一倡議。印度的人口紅利只有幾十年,如果印度失去了這一機會,那么未來將變得更加復雜。因此,未來中印關系對兩國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將產生巨大的影響,而良好的雙邊關系對中印乃至東南亞至關重要。因此,應該完善高層互訪機制,進一步建立政治互信,不斷給雙邊關系注入新活力;累計共識,采取更多邊界地區互信措施,妥善處理邊界爭端,保持邊境和平;加強經濟溝通合作,深入拓展中印兩國的共同利益基礎;建立雙方海外利益的協調機制;加強兩國學術界、文藝界等的交流對話等。
課題項目:本課題研究獲得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人文社科專項)(項目編號:16JK1747)的支持。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攜手追尋民族復興之夢——在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的演講[N].人民日報,2014-09-19.
作者簡介:
任惠蓮,西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副教授。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 國際教育學院)8674193D-7E07-4DED-B955-5CF260BF97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