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平
摘要:射孔或壓裂后,油氣井若無法自噴,則需選擇合適的誘噴排液措施,將地層流體引至地面,來落實目的層段的流體性質和產能。
本文通過簡述XXX油田XXX井用制氮車油管打平衡壓配合APR測試工具緩慢造高負壓差誘噴排液的施工工藝,通過論述選擇誘噴排液法時應遵循的原則及目前常見的幾種誘噴排液工藝的優缺點,得出用APR測試工具造高負壓差誘噴排液的注意事項,即用制氮車油管打平衡壓配合APR測試工具緩慢造高負壓差誘噴排液。
關鍵詞:測試工具;誘噴排液
誘噴定義:油井完成后進入試油階段的第一步就是設法降低井底壓力,使井底壓力低于地層壓力,讓油氣流入井筒內,這一工作稱作誘噴排液(誘導油流)。目的是清除井底污物,降低井底及周圍地層對油氣流的阻力。降低井底壓力,可通過降低井內液柱壓力或井內液體相對密度來實現。
正文
1、實例:XXX油田XXX井,試油井段在5300.00m以下,層位基巖,前期措施改造后,一直未實現自噴。為了在不破壞地層的情況下,將油氣流引至地面,現場采用了制氮車油管打平衡壓配合APR測試工具緩慢造高負壓差誘噴排液施工工藝。備注:誘噴排液前,井內液體比重1.0。
(1)施工工藝:本井使用的APR測試工具有RD旁通壓力測試閥、液壓循環閥、RTTS封隔器和常閉閥。RD旁通壓力測試閥球閥關閉入井,上部油管全部掏空造高負壓差,用常閉閥建立循環通道進行壓井,液壓循環閥便于上提解封RTTS封隔器。
(2)施工簡況:①RD旁通壓力測試閥球閥關閉入井,限速下APR高負壓差誘噴排液測試工具至設計井深;②正轉管柱,加壓坐封RTTS封隔器(注氮前測試壓差約50MPa);③制氮車一部,油管內打平衡壓(約25MPa);④環空打壓,打開RD旁通壓力測試閥后,將環空壓力泄至0MPa;⑤小油嘴控制泄油壓至0MPa(緩慢增大測試壓差),直至出口見油氣。
2、誘噴排液法時應遵循得原則:
應根據油層性質、完井方式、地層壓力及經濟效應等情況選擇合適的誘噴排液法。目前常見得誘噴排液法有:替噴法、抽汲法、連續油管氣舉法、提撈法等。無論選擇那種方法,都應遵循以下原則:①把井底及井底周圍地層的贓物排除、使油層孔隙暢通,以利于油氣流入井筒。②能建立起足夠的井底壓差。③應緩慢而均勻的降低井底壓力,不破壞油層結構。④不引出地層出砂等復雜情況
3、目前常見的幾種誘噴排液工藝的優缺點對比:
4、實例井施工特點:APR測試工具下至設計井深,現場通過制氮車油管注氮打平衡壓后,小油嘴控制泄壓,實現緩慢造高負壓差,將地層流體引至地面;落實目的層段的流體性質和產能。
5、結論:
在確保APR測試工具安全及預測地層不出砂的情況下,制氮車油管打平衡壓配合APR測試工具緩慢造高負壓差來誘噴排液,落實目的層段的流體性質和產能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