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沁雪 侯君芳 李卿
摘要:智能技術作為當今時代的新型產物,在電腦精確的計算下可以完成一系列的高難度工作,同時也能減少工作失誤,提升工作效率。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科學技術的提升,電氣自動化需要人工智能的加入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這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局勢,也是時代的發展的必要趨勢。
關鍵詞:智能技術;電力系統;自動化
一、智能技術與電力系統自動化的定義
1.1智能技術的定義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智能技術主要是以人為模板,通過采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來模擬人們的行為和活動。因此,就本質內容進行分析的話,智能技術是一種與人類大腦極為相似的處理器,人們只需要對該智能機器設定相應的程序,則可以產生對應的反應。當前,智能技術已在多個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發展,尤其是在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動化控制的作業效率,且還可以減少人力、物力的支出與消耗,大大地提高自動化控制水平。
1.2電力系統自動化的定義
在電力行業的發展中,電網設置的規模趨于復雜化、規模化和系統化,僅僅依靠人工是不可能實現對電力系統的有效的調度,無法確保其正常運行,此時就出現了電力系統自動化概念。這里所提及到的電力系統自動化,通常是指在生產電能的各個環節都實現自動化。實際上,主要包括自動傳送、自動生產、電力自動調度和自動管理。與傳統的電力系統相比,電力系統自動化不僅能夠實現對電力設備的自動控制、調度和監視等職能,而且還可以就地或遠程對電力系統進行自動協調與監視控制,以更好的確保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
二、智能化技術在自動化系統建設中的優勢特征
2.1無人操控優勢分析
對于電氣工程自動化系統來說,在智能化技術的支撐下,其可以實現更加智能化的無人操控,從而滿足現代電氣工程發展中的各類應用要求。這種智能化的無人操控優勢,主要得益于其獨特的控制調節方式,借助下降時間、魯棒性變化和響應時間三者的聯合控制,進一步提高了無人操控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2.2無需控制模型優勢分析
控制模型是傳統自動化系統工作運行的重要基礎,受技術水平限制,如在控制模型構建過程中,遭遇一些過于復雜的動態方程,就容易導致控制失準、誤動等問題,相應限制了自動化系統的良性發展。如采用智能化技術進行設計,就可以從根本上避免這一環節的誤差影響,提高系統整體的控制性能。
三、智能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的應用
3.1神經網絡控制
神經網絡系統主要是由大量原本并不復雜的神經元來組合而成的,該技術的發展與人工神經網絡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它不但具備了很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同時還具備了較強的學習以及管理能力。對于該系統來說,主要是以特定的學習計算機的方法作為控制的主要方式。它主要是通過對隱藏的信息來進行調整和挖掘,進而實現非線性的一個過程。為此,在很多電力系統自動化當中,神經網絡控制方式技術具有很強的實效性。例如:在圖像的自動化、控制管理以及處理等方面,神經網絡控制技術都得到了充分的應用。此外,神經網絡控制技術還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其它領域當中,且其效果非常明顯,發揮出巨大的應用價值。
3.2專家系統控制
專家系統控制作為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智能技術來講,它在整個電力系統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系統當中,包含不同領域的專家經驗和技術知識,根據這些科學的內容可以進行模擬專家來解決一些問題,這樣可以不斷提高處理能力。這項技術是把計算機技術與人工智能融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雖然這項技術取得了一點成效,但是其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經過一些專家和學者的調查研究發展,專家控制系統自身所包含的經驗和知識還只是停留在表現的階層,只能解決一些普遍性的問題,如果遇到難度比較大的問題,還是很難進行及時處理。所以,對于這項技術還需要進行不斷創新。一般來說,專家系統控制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對系統警告狀態的辨識、緊急情況處理、提供積極有效措施、恢復控制系統等方面。此外,該系統還可以對狀態的動靜安全以及轉換進行分析和警告,進而實現配電系統的自動化,為電力系統真正實現自動化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專家控制系統在其它領域當中也得到了充分的應用,例如在人機接口方面,該技術同樣具有極高的利用價值。
3.3線性最優控制技術
目前電力系統中線性最優控制技術占有重要作用。這項技術對于實際運行中的質量與系統的控制非常注重。該技術可以在最優勵磁手段的運用下,與大型機組進行協調后運作,進一步提高那些遠距離輸電線的功率,達到改善電力系統的品質的最終目的,從根本上來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在制動電阻最優時間的控制方面,線性最優控制技術也能夠表現出優良的應用效果。在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之下,該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并且被廣泛的運用到各個領域當中,對于電力系統自動化的穩步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3.4模糊控制技術
模糊控制技術的運用價值非常高,在整個電力系統自動化當中運用這些技術可以更加科學有效地構建數學模型,而且整個建模的過程是非常快捷的,而且便于操作。在整個電力系統自動化過程當中,基于構建模式的方法較為普遍,其在操作以及性能等方面具有其他系統無法比擬的優勢。例如:在交通信號燈設置中顏色的改變以及汽車自動變速器的使用等等,都是模糊控制技術得以應用的體現。模糊控制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的應用,還可以根據自動化的發展,提出改進意見,優化自身在自動化控制中的表現,排除不利的影響因素,促使電力系統自動化建設取得可觀的效益。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將智能技術引入電力系統不僅能有效地促進發展模式、自動化能源系統,還能提高中國的電力供應水平。當然,除了中國對智能技術的深入研究,這將使電力系統自動化和智能技術之間的相互作用更加明顯。
參考文獻:
[1]張寧,電氣工程自動化的智能化技術應用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7(12):77-77.
[2]梁云舒,基于電氣工程自動化的智能化技術應用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6):67-67.
(作者單位:國網邢臺供電公司)
作者簡介:
焦沁雪(1992.06),女,籍貫河北省無極縣,湖南工程學院,助理工程師。
侯君芳(1974.04),女,籍貫河北省邢臺市,華北電力大學本科,助理工程師。
李卿(1973.05),女,籍貫江西省玉山縣,河北電力職工大學,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