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婭靜 成嘯文 孫汝佳
摘 要:現在飼養小動物的人越來越多,然而由于一些寵物的主人責任意識不強,導致流浪動物的數量增加,現在我國社會上對于流浪犬的救助主要依靠流浪犬民間救助組織,然而單純依靠個人或者社會捐助來維持生存使得從事流浪犬救助的個人和組織常常處于一種艱難的處境。
關鍵詞:民間組織;流浪動物;社會救助;生存狀況
一、背景介紹
現在飼養小動物的人越來越多,然而由于一些寵物的主人責任意識不強主動棄養寵物,導致流浪動物的數量增加,而對流浪動物的收容大多依靠民間組織,引發一系列生態問題和社會問題。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動物保護組織起步很晚,目前國家公立的流浪動物收容所很少,因此現在我國社會上對于流浪犬的救助主要依靠流浪犬民間收容中心。但愛心背后總有太多的艱難和坎坷:救助流浪動物的民間組織和個人無法得到政府的扶持和資助,面臨缺錢少人的困境;很多流浪動物保護組織的管理者多是己經退休或是沒有工作的年邁老人,每天照顧幾百只動物的工作量,讓他們沒有能力也沒有時間去進行組織的對外交流和溝通,使得組織往往固定為家庭作坊式,無法得到外界的幫助。
二、某愛心流浪動物救助收容中心的現狀
(一)流浪狗數量不斷增多,機構規模逐漸擴大
X流浪動物救助收容中心是一個民間非營利組織,目前該收容中心是山東省規模最大的流浪動物救助收容中心收容中心。由于資金規模等不符合創建非營利組織的要求,所以沒有在民政部門注冊,收容中心是主要提供管理城市流浪狗服務的社會組織。
(二)人員結構簡單
此收容中心除王春紅夫婦外,下有自己雇傭的4名固定工作人員,其余為流動性義工和志愿者,由王春紅女士實行直線管理。
經過7年的發展,來來往往到收容中心幫忙的義工能有幾千人,有工作的年輕人,也有自己家就養流浪狗的愛狗人士,還有大學生公益社團的成員……為了保證義工的安全,義工不會直接與流浪狗接觸,大多只負責清理衛生、準備狗糧、在籠舍外面投喂等工作。
這些義工都是犧牲一些休息時間,不懼路途遙遠還有收容中心簡陋的條件,堅持來做義工。據了解,煙臺大學、魯東大學以及中國農業大學等煙臺的高校都會有大學生志愿者利用周末到收容中心幫忙,筆者有一次去收容中心調研,剛好遇到從魯東大學騎行25公里來做義工的同學,由此可見,大學生志愿者這個群體也在民間救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收容中心的固定工作人員都是來自農村所以他們對工資要求不高,又能吃苦,王阿姨對工人的要求就是要能吃苦耐勞再就是喜歡狗,平時沒有規章制度和硬性規定,這些工人已經在收容中心工作3-4年了,他們都比較喜歡這份工作。
雖然這家收容中心有大量的義工,但是義工多為學生和上班族,不能保證每天都在收容中心工作,并且工作的時間有限,不能保證全天參與。
(三)資金來源渠道單一,支出項目多
在創立伊始資金主要來源于王春紅夫婦自己的積蓄,后來隨著收容中心規模和影響力的擴大,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收容中心。收容中心的運營主要依靠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捐款,依托自媒體使收容中心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不少愛心人士通過媒體宣傳后得知收容中心的困難,會自發捐款,王阿姨經常會收到來自企業或者個人的捐款,不僅如此,與收容中心經常合作的寵物醫院和狗糧廠商也會給收容中心很多優惠。
收容中心的支出主要包括地租、工人工資、狗糧、流浪狗的疫苗、絕育手術、水電費、車輛費用,每個月平均花銷在10萬左右,其中維持現在2000余只狗的吃飯是花銷最大的地方,每天需要900斤的狗糧,雖然每天都有人捐糧,但是狗的數量太多,經常斷糧。在資金籌集上,僅僅靠收容中心自己的力量,以及愛犬人士、義工在自己的社交圈內發布相關信息對資金進行籌集,覆蓋范圍和影響力有限,缺少與相關組織機構的合作,缺失了相關機構的資金援助。
(四)宣傳方式多樣,影響力待提高
煙臺X浪動物救助收容中心的宣傳工作一直在進行,筆者進一步了解得知收容中心成立之初主要依靠電視、報紙的報道進行宣傳,但隨著新興媒體的發展和各類手機應用的發展,收容中心在各類新媒體傳播平臺創立了自己的賬號,并將宣傳的重心轉移到這上面來。具有參考價值的主要有微信公眾平臺、微博、抖音短視頻、火山小視頻、快手這五個新媒體信息平臺。
綜合來看,收容中心在微博的粉絲數以及信息發布量最大,在火山小視頻APP上的宣傳較少。微信公眾平臺上的文章發送時間是隨機、不固定的;在收容中心的微博中,占較大比重的是轉發的其他博主的微博內容,原創微博較少;抖音短視頻APP中視頻最大點贊數為9215個,但各個視頻點贊數有很大的差異;火山小視頻上發布的信息最少,粉絲數量也最少且直播的時間都集中在連續的幾天內、時間不固定;在快手APP的賬號是運營宣傳效果較好的一個,基本在每個視頻后都會有人詢問相關信息及救助方式。
三、動物救助收容中心困境原因分析
(一)從收容中心自身角度分析
X流浪動物收容中心作為一個民間非營利組織,由王阿姨作為發起人形成,雖然目前擁有上文提到的資金、人員、場地等組織的必備條件,但是其并沒有在民政部門注冊,所以組織沒有法人,在進行一些經濟行為的時候不便利,面對一些糾紛事件,也難以得到政府對民辦非營利組織的扶持、享受政策優惠。
雖然目前機構的占地規模足夠大,但是收容中心的相關事宜基本上都是王阿姨一個人負責,運營內容僅限于為流浪狗提供生存下去的食物與環境,喂養機構中的流浪狗還有簡單的清掃和護理,卻沒有考慮發展與之相關的產業或特色項目,難以獲得足夠大的影響力,也就難以獲得社會的認同和維持生存所必須的社會資源,就無法使大企業和公司給其提供資金支持。最終造成組織的公共關系等社會資本不足、可調動的社會資源有限。
(二)從制度保障角度分析
民間流浪動物救助組織是伴隨著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和公民社會良性推進而崛起的一批帶有自組織、非營利特征的、有相對目標群體的民間服務組織。這類機構大多由公民個人創建,僅靠個人的力量和影響力來籌集資金發展機構是很困難的,再加上收容中心提供的是有關城市管理的服務,這種管理本該由政府負責,所以政府在制度和政策方面都需要為民間救助機構提供必要的支持。
民間組織在我國尚屬新生事物,處于剛剛起步階段,組織化程度還不高,仍然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地方,雖然很多城市都頒布出臺了寵物管理辦法,煙臺市也在2007年出臺《煙臺市煙臺市區養犬管理辦法》,但制度不足夠健全與完善、且執行力度不強導致公眾對待寵物狗的態度與責任得不到制度上的約束,在某種程度上“放縱”了丟棄寵物狗的行為,這就會加重收容中心的工作負擔,就需要更多的人力、財力維持發展,這就使本來就力量薄弱的民間救助機構更加不堪重負。
(三)從公眾意識和救助成本角度分析
首先在公眾的動物保護意識方面,通過訪談了解到許多公眾的動物保護意識并不強。一方面體現在一些已經喂養寵物狗的民眾不負責任、隨意丟棄寵物狗,致使社會上的流浪狗數量越來越多。并且隨著收容中心規模擴大,影響力也逐漸擴大,城市里越來越多的流浪狗被送到這里,甚至有人直接把流浪狗遺棄在收容中心附近;另外,有意愿喂養寵物狗的群眾缺少“領養代替購買”的意識,選擇購買而非領養收容中心的流浪狗,久而久之,收容中心就會出現流浪狗近乎“只進不出”的狀況,甚至還存在許多的販狗、虐狗的現象,收容中心就曾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解救了大批救被販運的狗。正是因為公眾缺乏保護動物的意識導致了收容中心的流浪狗數量越來越多。
四、結語
在筆者之前,已經有許多機構或大大小小的組織對這個流浪動物收容中心進行過采訪和宣傳,但收效甚微。之所以說效果不明顯,是因為他們形成的影響力都是短暫的,都不是長久的,大家可能某一個時間點看到了這樣的宣傳,就會在這個時間伸出援手,但過不多久收容中心就會被遺忘。如此循環往復下去,收容中心還是在入不敷出的邊緣苦苦支撐著。如何尋求一種持續的影響力,是收容中心以及政府、媒體和社會大眾都要去思考的一個問題。綜上所述,大家對流浪動物救助這個問題還是沒有足夠的重視,在我國的法律還沒有完善成熟的情況下,政府和媒體如何去引導一個良性的輿論環境來調動大家對這個問題的關注,也是之后的研究者需要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參考文獻
[1]班曼曼,鄭海紅,賈廣敏.淺議我國對流浪動物的管理[J].中國動物檢疫,2014,31(10):38-40.
[2]陳明媛.論對城市流浪動物的倫理審視及管理[J].管理觀察,2016(29):75-77+80.
[3]葛慎鋒,李哲,王虹,楊穎,劉長輝.流浪動物的產生和拯救措施[J].中國動物保健,2014,16(02):72-74.
[4]何倩.救助流浪動物,他們在行動[J].溫州瞭望,2009(13):70-72.
作者簡介:
陳婭靜(1997.10-),女,漢族,山東煙臺,公共事業管理。
通訊作者:喬 莉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