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近些年來的社會經濟發展,鄉村旅游已經成為了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本文首先對于鄉村旅游提質增效的內涵進行闡述,同時對于鄉村旅游提質增效路徑進行探析。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為鄉村旅游的正常發展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旅游;提質增效
1.鄉村旅游提質增效的內涵闡述
鄉村旅游在近些年以來的發展進程當中,會在不同的階段分別出現一些不同的問題。從總體上來看,在鄉村旅游發展的初始階段,存在著服務水平較差、單體規模較小、同質化、產品開發有限、缺乏營銷、利益分配不均、在線服務較差等問題。隨著我國在近些年所推出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鄉村生態環境缺乏保護以及鄉村旅游產品缺乏內涵等問題逐漸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在互聯網時代,鄉村旅游的發展存在著缺乏網絡運營以及缺乏創新性等問題。從目前來看,鄉村旅游發展已經從原有的單純追求利益而逐漸轉變為幫助協調發展鄉村環境和鄉村經濟,從而使得鄉村旅游在解決鄉村貧困、發展鄉村經濟等方面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對于鄉村旅游進行提質增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增強鄉村旅游服務功能和經濟功能的過程,從而推動鄉村環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鄉村旅游提質增效與鄉村旅游的轉型升級是不同的,鄉村旅游的轉型升級是指一種產業在發展進程中所必須經歷的過程,重點突出的是鄉村產業的屬性。通過對于鄉村產業發展的形態和結構進行關注,來實現產業規模的擴大。因此說,鄉村旅游轉型升級屬于鄉村旅游提質增效的一部分,但并不等于鄉村旅游提質增效。
2.鄉村旅游提質增效路徑探析
對于鄉村旅游進行提質增效,需要鄉村的實際條件作為基礎,并充分尊重鄉村旅游的市場規律。
2.1通過政府服務來實現價值引導
農村發展的背景較為特殊,所以在鄉村旅游發展的初始階段,會收到資金、標準、理念等多方面的問題,如果單純的利用市場力量來推動是無法確保其順利發展的。所以,鄉村旅游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正確引導。在鄉村旅游發展的初始時期,政府服務功能主要包括鄉村旅游的全面規劃和頂層設計,進而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實現農村旅游的空間分部和功能上的互補,避免同質化現象的發生。通過政府方面的調控,加上獎懲政策的推出,來確保鄉村旅游在技術和資金層面都能夠得到良好的保障。通過政府的有效監控和引導,來確保鄉村旅游的發展走在正確的路徑上,一旦發現鄉村旅游市場出現問題,政府應及時的進行干預。
在鄉村旅游發展的中期,政府應向市場讓位,從管理型職能逐漸的轉變為服務型職能,尤其是對于公共區域的服務應更好的體現出政府的價值引導作用。總的來說,政府要從全局的角度來對鄉村旅游發展進行引導,對于鄉村旅游的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將產業發展、綠化建設以及生態發展結合起來,并給與一定的優惠政策,從而為市場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
2.2培養鄉村旅游市場運營主體
農民是鄉村旅游當中的生產者,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鄉村旅游中的從業者無論是人員數量還是人員素質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鄉村振興戰略的目的在于幫助農民進行再就業,并對于農村中的剩余勞動力進行轉移。只有針對農村勞動力進行文化科技教育,才能夠使得農民更主動的融入到鄉村旅游產業當中,從而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首先,鄉村旅游從業者的主體應為15歲到45歲左右的勞動力,針對這部分勞動力來重點培養出鄉村的勞動精英,從而通過精英的示范方式來帶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為更多的農民提供可以進行借鑒的發展方向。讓農民們適當的參與到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能夠更好的推動鄉村旅游的順利發展。其次,對于農民來說,應通過培訓、習慣養成和教育的方式來解決鄉村旅游中的從業者綜合素質不足的問題。培訓過程所針對的是鄉村旅游中的住宿、經營和接待過程,使得農民能夠在短期內獲得業務上的提升。習慣養成是通過多種措施來培養農民的文化素質。教育則是解決產業升級根本問題的重要途徑。通過政府的政策引導,使得農民總體素質水平得以提升,通過與培訓中心、高等院校以及行業協會的合作來推動鄉村產業教育,進而從整體上提升農民的生產能力。
2.3增加產業深度的融合程度
消費旅游產品是發展旅游經濟的根本,旅游產品的質量和數量則是其中的關鍵。鄉村旅游想要有效的解決單一化的問題,就必須對其內部結構進行有效的調整。通過對各方面要素的合理組合,來推出新的業態和產品,從而實現產業融合,建立以旅游為主的鄉村旅游產業鏈,通過該產業鏈來推動鄉村農業、工業以及商業的發展。將鄉村旅游所產生的紅利盡可能的留在當地,從而提升當地農民的生活水平。通過將鄉村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的有效融合,來為鄉村旅游建立一個更加穩定的產品連接通道,在鄉村旅游中加入更多的功能屬性,例如醫療、商業、探險、養生以及度假等等。將靜態和動態的產品發展相結合。同時,鄉村旅游也可以對鄉村觀光、生態農村以及鄉村民宿等項目進行細化,打造特色鄉村旅游產業,實現鄉村旅游產業的縱向和橫向發展,從而更加有效的去帶動消費。
結束語
針對鄉村旅游發展的不同階段,要積極的找到與之相適應的發展方式。在鄉村旅游的發展初期,應對其商業模式和經營方式進行創新,并建立新的投資和融資平臺,從而使得市場運營主體能夠與當地農民形成良好的協商發展機制,實現鄉村自組織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謝舒婷.P縣鄉村旅游盈利模式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9,(9):26-27.
[2]孫娜,劉政永.保定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7):46-47.
[3]鄉村旅游如何助推鄉村振興[J].農村百事通,2019,(3):15-18.
作者簡介:
倪紅雨 女 197203 漢 副教授 本科 旅游地理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作者單位: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