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誠 劉國亮 周志
【摘 要】公路交通基礎設施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命脈,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公路建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事業的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公路建設里程持續增加,公路建設為經濟發展提供交通運輸保障的同時,也帶來了較大的環境影響,不利于我國綠色發展理念的落實。文章分析了公路施工對環境的影響,提出公路施工的環境保護策略,為綠色公路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公路施工;環境影響;環境保護;綠色公路
【中圖分類號】U415;X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8-0171-02
公路施工不可避免地給周邊環境帶來不利影響,對生產、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擾?,F階段,在公路施工中落實環境保護措施,是踐行綠色交通,實施綠色公路建設的基本要求。
1 公路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分析
公路施工具有施工周期長、工程量大并且施工作業帶長的特點,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施工人員、施工機械及筑路材料,以保障公路建設可以順利進行。在公路施工過程中,若不及時采取合理的環境保護措施,會對當地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甚至產生不和諧的社會影響,這不符合環境保護管理要求,不利于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的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念的落實[1]。
1.1 對水環境的影響
水環境污染源主要有生產廢水、生活污水、水土流失等。施工生產廢水主要來源于施工現場、建材、各種施工機械的清洗及混凝土養護等,主要污染物為懸浮物等,施工廢水的隨意排放,會造成水環境受到影響[2]。此外,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氨氮等,若不經處置而隨意排放也容易導致污水匯入地表水體,造成水環境污染。公路施工期間,開挖形成的裸露地表、邊坡較多,在強降雨條件下,會使大量水土流失而進入周圍水體,從而對水環境造成不利影響??绾訕蛄汉退淼朗┕み^程中產生的泥漿廢水若不及時進行收集處理,也會造成水環境污染。
1.2 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公路施工期大氣污染物主要有TSP、NO2、CO和THC等。路基挖填、筑路材料運輸、灰土拌和等環節均可產生大量粉塵散落到周圍大氣中;堆料場地如無遮蓋等防護措施,也可產生相當的粉塵污染,尤其在天氣干燥、風速較大的情況下,粉塵污染將更嚴重,對臨近施工現場周邊的大氣環境將產生不利影響。施工運輸車輛路面行駛揚塵,將會對運輸路線兩側環境空氣造成一定影響。瀝青熬煉及攤鋪過程中排放瀝青煙,含THC、TSP及苯并(a)芘等有毒有害物質,會對周邊大氣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尤其對操作人員及臨近排放源人群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1.3 噪聲污染分析
公路施工期噪聲污染主要源自施工機械噪聲和運輸車輛交通噪聲,施工噪聲影響是暫時的,但公路施工期較長、施工機械多且一般都具有高噪聲、無規則等特點,若不采取措施控制,會對附近居民等產生較大的噪聲干擾。
公路施工過程中,裝載機、平地機等設備噪聲影響最大,施工機械噪聲在無遮擋情況下,場界處一般出現施工噪聲超出《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的情況,當多種施工機械同時作業,尤其夜間作業,超標情況將更嚴重。公路施工中需要大量的筑路材料,在運輸施工材料的過程中,運輸車輛噪聲會對運輸路線沿線居民區等環境敏感區產生噪聲污染,影響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
1.4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在公路施工過程中,需要清除占地區的地表植被,如森林、草叢、農作物等。施工形成的裸露地表遇雨水沖刷,容易引發水土流失。公路施工過程中對動物的正常活動將產生一定影響,主要表現為土地占用及清除植被、施工噪聲、水質污染、施工人員捕殺等,可能會導致一些對人類活動敏感的種類在工程影響區內暫時減少。
2 公路施工的環境保護對策
根據上述分析,公路施工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施工單位要及時落實環境保護措施,減少公路施工對周邊環境的不利影響。
2.1 水環境污染防治
在公路施工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對水環境尤其飲用水源的保護,應做好科學施工、文明施工,避免對水環境造成污染。禁止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設置臨時用地,避免公路施工影響飲用水安全。
在公路施工中,應規范施工廢水和生活污水的處理方式,避免施工廢水直接流入河流或者水庫[3]。其中,施工生產廢水應經沉淀、隔油等處理達標再排放,隔離出的油類物質集中收集后交由專門機構處置。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可用作農肥。施工形成的裸露地表尤其是高填深挖邊坡應及時硬化或覆蓋等,防止水土流失造成水環境污染;施工場地的雨水匯水處應多開挖沉淀池,地表徑流經沉淀后用于外排或回用。施工材料如油料、化學品等不宜堆放在地表水體附近,涉水工程盡量安排在枯水季節施工。
2.2 環境空氣污染防治
公路施工期間,在易產生揚塵作業時段、作業環節可采用灑水、遮蓋等方式減輕揚塵污染。公路施工的堆料場、灰土拌和站應遠離居民區或其他人口密集處,置于較為空曠的地方,選址下風向300 m內不應有居民區、學校等敏感目標。拌和設備應進行密封,并配有除塵裝置,同時加強施工生產區內的灑水降塵措施。施工散料運輸車輛采用加蓋篷布和濕法相結合的方式,減少揚塵對大氣的污染,物料堆放時加蓋篷布。
對于公路施工機械尾氣的處理,可通過對機械設備使用來控制,如加強對環保型設備燃料的使用,減少機械設備的廢氣排放量。瀝青拌和站應采用集中場站拌和的方式,拌和站應遠離集中居民區等,同時有關部門應加強公路施工中環保型材料的研發,減少瀝青、油類材料等含有刺激性氣體材料的使用。
2.3 施工噪聲污染防治
公路施工使用的機械設備種類較多,且源強高,容易對周邊聲環境造成不利影響,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措施防止或減輕噪聲污染,減緩施工噪聲對周圍生活環境的影響。
公路施工噪聲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優先選用低噪聲施工機械、設備和工藝,加強施工機械的保養和維護;{2}合理安排施工時序,在靠近噪聲敏感建筑物的路段盡量避免夜間進行高噪聲施工;{3}合理設置施工生產區,拌和站、預制場等盡量遠離集中居民區、學校等敏感建筑物;{4}合理安排輸運路線,施工物料運輸應盡量避開集中居民區等敏感建筑物。
2.4 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公路建設期間應采取適宜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生態破壞,減少對生物及其棲息環境的影響,維護生態平衡。
主要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1}嚴格控制施工占地,拌和站、預制梁場及施工駐地等臨建設施優先利用地方建設用地、公路用地,減少新增臨時占地數量;{2}取、棄土場等臨時用地及時進行植被恢復,高填深挖路段應及時做好水土保持、植被恢復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3}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植被與表土資源保護和利用,落實環境保護、水土保持要求,做好臨時用地的生態恢復[4];{4}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環保教育工作,禁止施工人員隨意破壞植被和捕殺野生動物。
2.5 加強環境保護監測
公路建設過程中要做好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環境保護教育,提高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做好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在公路施工期的環境保護工作中,落實環境保護監測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開展環境監測工作,對施工現場進行全方位的施工監管,將環境保護理念融入公路施工的全過程中[5]。同時,通過監測還能夠及時發現施工中環境污染的情況,以便及時治理,避免對周邊環境產生更大的影響。
3 結語
公路建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其建設過程中要貫徹我國的綠色發展理念,切實落實環境保護工作,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支持,加快綠色公路建設的進程。
參 考 文 獻
[1]嚴樂中.高速公路施工過程中與環境保護問題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21):101-102.
[2]陳靚.公路工程施工中環境保護問題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25):138.
[3]周鵬.公路建設跨越長城遺址的環境影響與環保措施[J].
公路,2017(4):298-299.
[4]交通運輸部.關于實施綠色公路建設的指導意見[Z].2016.
[5]王學武,王孝勇,馬瑞.基于環境保護的沙漠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8
(11):277-278.
[責任編輯:陳澤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