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星,徐世棟,盧文軒,盧俊康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 廣東廣州 511434)
目前新能源汽車按動力主要分為5種:燃料電池(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混合動力(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插電式混合動力(Plug 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增程式純電動(Extended Range Electric Vehicle,EREV)、電池式純電動(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受技術成熟度和政府積分、補貼、牌照等政策引導,我國新能源汽車形成了以PHEV和BEV為主導、兼顧燃料電池的技術路線。電動汽車逐漸從局部探索期過渡到大規模應用爆發期。燃料電池歐美日處于領先地位,我國尚處于探索期。本文作者主要探討新能源汽車中電動汽車的平臺化生產線。
PHEV產品一般與燃油車共平臺設計。EV產品設計平臺從與原來傳統車型平臺(俗稱油改電,如大眾MQB平臺中E-Golf車型),過渡到電動車專屬平臺(如大眾MEB平臺)。專屬平臺采用全新頂層設計,突破燃油車型限制,帶來更長續航里程、更好的人機體驗。產品平臺的革新要求產線平臺與時俱進,均衡協調發展。
總裝平臺化產線是指將盡可能多的車型采用相似的工藝方法,在同一產線平臺上混流生產。提高生產平臺的兼容度有利于縮短工藝開發和產品投放周期,降低產線投資費用,簡化與統一工藝方法,經驗共享,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從而提升產品競爭力。
由于傳統燃油汽車仍將和新能源汽車在一段時間內共存,同時汽車產業在制造業中技術含量和智能化程度較高,將成為工業4.0的先導陣地。能源革命、互聯革命和工業4.0智能革命共同驅動總裝產線全面重構[1]。
HEV、PHEV多采用與燃油車共線生產,BEV車型由于各主機廠的發展歷程、產品策略、產能分配等因素,形成以下4種電動汽車生產線技術平臺:
第Ⅰ類,存量工廠改造成燃油車和PHEV、BEV車型共用。細分為:未規劃電動車型,工廠進行產線改造兼容;或一次規劃預留了BEV接口,工廠后期分批改造。
第Ⅱ類,存量工廠改造成只生產BEV車型。如大眾輝騰透明工廠改造成生產E-Golf純電車型工廠,不再生產原燃油車型。
第Ⅲ類,增量工廠只生產BEV車型。細分為:大汽車集團新規劃工廠只生產BEV車型,如廣汽新能源工廠;或蔚來汽車等造車新勢力工廠只生產BEV車型。
第Ⅴ類,增量工廠兼容生產燃油和電動車型。由于我國2016年起原則上不再新建燃油車工廠,原政策下規劃工廠建好后,新建工廠很難通過兼容生產燃油和電動車型審批[2]。
經驗積累和最優工序、設備共用、工時平衡等原則形成圖1平臺化主線工藝流程。

圖1 某主機廠新能源汽車平臺化主線工藝流程示意
內飾線→底盤線→外裝線→完成線→儀裝線→檢測線→路試→淋雨→交檢→入庫已成為目前主流主線工藝流程。天窗、儀表、前端模塊、頂棚、風擋、合裝、前后懸分裝、座椅、輪胎、加注等關重模塊工序流程根據產品結構不同,各廠家略有不同[3]。
各廠家在平臺化工藝流程基礎上,根據精益、高效、柔性、標準化原則和廠區面積、地域形狀因地制宜布局,典型布局有h形、T形、十字形、K字形。車間物流配送主要以SPS(Set Parts Supply)為主時,需要考慮避免物流交叉問題。如果車間前端模塊、保險杠、前后懸、座椅輪胎、儀表等大件均為模塊化空中輸送,地面輔助自動化物流,對車間布局限制較小。
在平臺化工藝流程和平面布置基礎上,對可靠性、實用性、經濟性等綜合評估后選型。形成類似圖2的某主機廠平臺化主輸送線。
內飾線主要分為板撬式和滑板式。板撬式即車身在滑撬上由板帶輸送,便于滑撬和PBS線形成閉環。滑板式即車身擺放在滑板上,根據滑板作業高度是否調整分為固定式、機械升降式和電動升降式。滑板線一般兩條線平行布置與兩端移載機構構成口字形回路。目前滑板式內飾線人機操作性更友好,成為主流選型。

圖2 某主機廠新能源汽車平臺化主輸送線示意
底盤線按結構形式分為H形和L形,按驅動形式分為積放鏈、摩擦線和EMS自行式,按翻轉形式分為可翻轉和不可翻轉式,按升降機構分為不可升降和可升降式,按柔性化程度分為支點固定式和支點可移動式。
外裝線按工藝不同分為板帶式、板鏈式和滑板式,類似內飾線。
完成線和儀裝線主要有板帶式、板鏈式和滑板式。板鏈式應用越來越廣泛。
主輸送線發展趨勢為環保、智能、人性化,近年來尤其注重優化人機,產線多為可升降結構。內飾外裝無基礎化,減少基礎施工時間,便于后期產能擴展;內飾外裝空中無吊點,整個車間看上去更加通透[4]。目前寶馬i3等產線正在探索整線AGV輸送。
目前乘用車主流電池按材料分為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按電池封裝外形分為圓形、方形和軟包。部分主機廠電池成品外購,部分主機廠在車間內部或外部配建PACK線。模組來源分為自制模組和外購模組,外購模組的PACK線直接從模組開始封裝。
PACK線按生產區域分為存儲區、上線前檢測和裝配區、下線檢測返修區。但由于各廠的技術路線、投資、產能不同,產線布局、輸送線和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差異很大。但生產工藝流程大致相同,類似于圖3。

圖3 某主機廠新能源汽車PACK線示意
新能源汽車的“理想化產線”是精簡、集約、高效的“6S”產線:“Short”主生產時間最短,“Small”工廠面積最小化,“Simple”精簡化,“Slim”節省投資;“Smooth”車型導入平準化,“Smart”數字化管理。本文作者通過項目實踐和對標研究,對新能源汽車平臺化的關鍵要素進行解析,希望能對構建新能源汽車理想化產線提供參考。